關於脫硫廢水零排放,這些你不可不知!

更多關注公號:環保水處理(hbscl01)


隨著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日臻成熟與完善,2006年,國家發改委頒佈《火電廠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廢水水質控制標準(DL/T997-2006)》,標準中要求脫硫廢水必須經適當處理達標後才能外排。

關於脫硫廢水零排放,這些你不可不知!

但是,即使經過了傳統處理,脫硫廢水依然具有高含鹽量、高腐蝕性等特徵,無論直接排放還是併入市政汙水廠都會對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隨著“十三五”以來國家環保政策的不斷趨嚴,尤其是“水十條”的出臺,使脫硫廢水零排放成為必然趨勢。


一、什麼是廢水“零排放”?


廢水“零排放”是指不向外界排出任何對環境有不良影響的水,進入電廠的水最終以蒸汽的形式蒸發到大氣中,或者以適當的形式封閉、填埋,系統內的水不斷進行循環或處理後複用,最大限度地保護水環境。


二、脫硫廢水“零排放”市場現狀



目前國內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市場增量巨大,應用案例非常多,但是達到設計預期,長時間運行的零排放案例卻偏少,

2009年以來,真正建成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並投入運行的僅有廣東河源電廠、三水恆益電廠、湖州長興電廠、焦作萬方電廠、國電成都金堂電廠、國電漢川電廠、國投北疆電廠等,且在實際運行中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

而大多數電廠還處在觀望狀態,特別是老機組的改造工程。

還有部分環保公司與一些集團公司或科研單位合作,以老電廠為依託正在做各種工藝路線的中試試驗。


與幾年前電力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的“如火如荼”不同,脫硫廢水“零排放”進程稍顯緩慢。


市場釋放之下很多企業看中這塊兒大蛋糕,各種處理手段與技術路線應運而生,都極力想分得一杯羹。


然而,由於政策的不甚明朗使許多電廠小心謹慎不去貿然上馬,目前火電廠的廢水排放是按照GB8978-1996《汙水綜合排放標準》進行控制的,但該標準規定的控制項目和指標也不能完全適用於脫硫廢水。


與此同時,脫硫廢水具有成分複雜、水質波動較大等特點,處理起來相對棘手,不是投資太大就是工藝設計上有缺陷,這也使許多電廠“望而卻步”!畢竟,在政策導向的時代大家同樣關注性價比。


三、脫硫廢水“零排放”相關政策



目前國家對於脫硫廢水“零排放”並未出臺強制性治理政策,一些相關政策梳理如下:

關於脫硫廢水零排放,這些你不可不知!


四、脫硫廢水的來源及特性




電廠脫硫廢水的來源是鍋爐煙氣溼法脫硫過程中吸收塔的排放水。

在超低排放改造後,為了保持較高的脫硫效率和保證石膏品質,需要控制脫硫漿液中的 Cl-濃度(一般在 15000~20000 mg/L 以下),因此需排出一部分漿液,從而產生了脫硫廢水。

特性:

(1)高含鹽量:

TDS在20000-60000mg/L;

(2)高懸浮物:

SS>10000mg/L,受煤質及工況影響大;

(3)高硬度:

Ca2+在1500~5000 mg /L,Mg2+在3000~6000mg/L,並且CaSO4處於過飽和狀態;

(4)水質呈弱酸性:

pH為4-6.5,容易腐蝕管道;

(5)重金屬超標:

含有重金屬多為汞、鉻、鎘、鉛、砷等物質,部分超標;

(6)水量波動範圍大:

影響設備穩定運行


五、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比選



國內大多數燃煤電廠基本採用三聯箱工藝優先處理,早期初步處理後的脫硫廢水,主要回用於幹灰調溼、灰場噴灑、煤場噴灑、水力除渣等工藝系統,其次較多的老廠配備了蒸發塘/池,用於蒸發減量處理。

與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相關的技術較多,主要包括預處理(除重金屬、硬度等)、膜濃縮減量以及蒸發結晶、煙道蒸發、低溫閃蒸、濃液乾燥等技術。

通常情況下,採用一種或幾種技術組合使用。

脫硫廢水零排放多種工藝路線

關於脫硫廢水零排放,這些你不可不知!


脫硫廢水零排放各種工藝路線比選

關於脫硫廢水零排放,這些你不可不知!

六、脫硫廢水“零排放”應用案例一覽


關於脫硫廢水零排放,這些你不可不知!

本張圖片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