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屋檐下,原生家庭是我們永遠的家

我不追劇,一是怕浪費時間,再則也難有確實值得追的東西。

鋪天蓋地的《都挺好》熱潮襲來,各種形式的圖文漫畫表情包,街談巷議,餐間茶歇,微信群裡圈中,都是它。

一日稍有空閒,懷探索之心點開,感覺節奏有些緩慢,看不進去,掐頭去尾速看了六集。一眾好友恰在群裡討論,我來了句節奏太緩慢了,我怎麼看不進去。群裡霎時鴉雀無聲,我知道沒有一個同意我的觀點,聳聳肩,保留了。

第二天和自己較勁,又速看了六集,還是無感。和二飛聊天問她看沒看,好傢伙,說不但看了,而且特別認真地對照,還熱烈開展家庭討論,我滴個神啊,還說很多臺詞原話都曾在她家生活中真實呈現。

一個碼字的,對待爆文熱劇該有天生的敏感啊,還真沒有。這越發激起了我的好奇,大家在追什麼,為什麼而著迷?

第三天,不知不覺停不下來,追到凌晨。

可能很多人都在劇中人身上找到了一種熟悉的代入感吧。每個孩子不同的外貌,相異的脾氣秉性,多子女的家庭裡重男輕女,父母偏心,這的確是客觀存在,只要不過分也可以理解。但很多孩子因此產生各種心理障礙畸形,性格缺陷,人格缺失分裂,也的確源於原生家庭問題種種。

明玉對母愛渴望與記恨的矛盾,對父親的懦弱不作為,對二哥的恨怕交加,讓她給自己的心裹上厚厚的殼,她以決絕的語言武裝著自己表面的冷酷,放出狠話,你們蘇家的事和我無關。但每一次,家裡的誰遇到什麼難關,縱然咬著牙恨著,痛心的回憶哭著,也還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遺餘力。一家人,心連著心,打斷了骨頭,連著筋。

明成純屬被母親溺愛毀掉了自己的年輕時代,其實成年以後他對家庭對父親的照顧拋開啃老用了家裡這麼多錢來看,還是說得過去的,在真實社會里他對父親的態度也在平均水平之上。他最不幸的是有這樣一位母親,最幸運的是娶了個好老婆,遇到善良的麗麗。最愛的人告訴他以啃老為恥,給他的品質糾了偏,一個家庭的風氣福祉很大程度取決於家庭的女主人。命運對明成不薄,媽坑了他,媳婦又救了他。

明哲有一種大多數讀書人的通病,虛榮心強,死要面子活受罪。沒錢裝大款,失業隱瞞不出聲,瘦驢拉硬屎,打腫臉充胖子,這種人傷害的是最親近人的直接利益,要委屈自己付出更多來維護他所謂的面子。我要是遇到這種人一定會毫不留情直指痛處,痛快給我醒過來,少拿別人的付出強撐自己那可憐的自尊心。真正的自尊是自己強大,實事求是。

父親這個角色幾乎全劇遭人恨,他的極端自私和無恥並不是僅僅因為懼內,是本質裡就有這樣的因素,想以懼內為藉口掩蓋而已,任由偏頗失端的妻子苛責虐待女兒默不出聲,著實枉為人父。最後編劇想渲染一個完美的結局,讓父親清醒心性,用心動情寫了有情入理的遺書,再以阿爾茨海默症之下的垂暮老人惦記給女兒買一本遲到了二十年的練習冊,讓觀眾流下唏噓的淚水原諒了他。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遇到很多在原生家庭受到傷害的孩子,成年後不能提自己的母親,他們常常求助諮詢該如何與母親相處,內心有一種深深的痛楚和恐懼,而這樣的孩子或多或少性格上也有所缺陷。

幸福家庭中的孩子常會有天使般善良的內心,陽光清泉般的性格。我曾接觸一位奶奶帶大的留守兒童,小小年紀特別懂事成熟自立,雖然是留守兒童,但她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沒有一點缺失愛的陰影,我誇她的優點她說可能像媽媽,言談間流露出對媽媽的思念與欽佩,很欣賞這個孩子,也為她的健康成長而開心。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老一代子女多的家庭合則聚,不合則適當保持距離,少計較,多包容,做到比陌生人近,沒知己親,對方有事都能搭把手,不做仇人冷眼旁觀,足矣。

現代家庭大多三口之家,近年剛又開始放開二胎三胎,願所有父母先學會做好父母再成為父母,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幸福生長,成為有益家庭有益社會的一份子,讓每一個家庭都能樂陶陶共享天倫。

無論何時,我們總會記得所有的孩子曾和父母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無論稱職與否,是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原生家庭是我們永遠的家。

同一屋簷下,原生家庭是我們永遠的家

我愛收集家庭照片,有一次和妹妹吵架她把有她的都抽走了,後來她也找不著了,幸好這張老媽最上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