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軍入朝首戰,發明坑道戰,貓耳洞作用大,志司推廣各軍

說到359旅,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當年八路軍120師359旅挺近南泥灣,既戰鬥又生產,被譽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模範,創造了光芒四射的南泥灣精神。

47軍入朝首戰,發明坑道戰,貓耳洞作用大,志司推廣各軍

359旅官兵在南泥灣生產勞動

47軍的前身部隊之一,是359旅。抗日戰爭爆發後,359旅東渡黃河,與日軍展開了長期艱苦卓絕的戰鬥,曾在晉東南的邵家莊,伏擊日軍戰地觀察團,擊斃日軍長岡寬治少將,一舉摧毀了日軍北線指揮中樞。

朱老總曾經為47軍的戰鬥小報題寫刊名“猛進報”,47軍所屬3個師各自都辦了戰鬥報,分別叫《猛擊報》《猛攻報》《猛衝報》,所以人們又將47軍稱為“猛進部隊”。抗日戰爭勝利後,47軍前身部隊北上東北,南下湘西,轉戰川東,湘西剿匪,為解放事業立下赫赫戰功。

47軍入朝首戰,發明坑道戰,貓耳洞作用大,志司推廣各軍

《湘西剿匪記》劇照

47軍在湘西剿匪1年,依靠群眾,徹底剿滅湘西匪患,曾經熒幕上的熱播劇《湘西剿匪記》《湘西往事》……都是根據47軍湘西剿匪的經典戰例改編的。1951年元旦,湘西人民徹底告別了提心吊膽、雞犬不寧、哀嚎遍地的日子,到處都洋溢著平靜祥和的新氣象。

47軍官兵與湘西父老鄉親一起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大家一起聯歡,載歌載舞,一起慶祝。47軍的領導卻沒有沉溺於勝利的喜悅之中,經過長期戰爭洗禮的軍人對戰爭的嗅覺特別敏感,他們在思考47軍下一步的任務會是什麼,他們總覺得可能會有重大任務,但就是一時說不清楚到底是什麼任務。

47軍入朝首戰,發明坑道戰,貓耳洞作用大,志司推廣各軍

1951年2月,志願軍第47軍召開“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動員大會

1951年2月的一天早上,47軍幾位領導不約而同來到作戰室,作戰室裡不再像往常一樣熱鬧,略顯寂靜。幾位領導碰了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啥。軍長曹裡懷突然說,這幾天我總覺得有什麼重大任務等著我們,今天我突然想明白了,那就是抗美援朝。志願軍在彭老總的指揮下,已經對敵人發起了4次戰役,把美軍趕到了38線附近,真了不起。但是志願軍用小米加步槍,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與世界最強大的對手作戰,火力方面肯定不如美國佬,傷亡大是在預料之中的,想要最終取得勝利,北京還會派部隊入朝參戰。

47軍入朝首戰,發明坑道戰,貓耳洞作用大,志司推廣各軍

志願軍第47軍出國前夕,組織部隊進行光榮歷史教育,圖為141師421團組織官兵參觀榮譽展覽

長期的戰爭經驗告訴他們,這並不是妄自猜測,實踐證明了他們的分析是正確。2月12日,第四野戰軍司令部轉來北京命令:北京決定採取輪番作戰的方針,組織第二批志願軍入朝參戰。令47軍於2月底在武漢集結,3月北上。當時47軍所屬部隊分散在湘西22個縣區、鄉、村之中,在通信交通不便的情況下,10多天時間把幾萬人馬收攏集結到武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曹裡懷軍長當即決定,部隊收攏不能按常規按建制收攏,各部隊就地收攏集結,個別連隊個別班一時不能與連隊會合的,按照就近原則,由距離最近的連隊負責收攏,到達集結地域後再行分配。這個辦法為部隊收攏節約了很多時間。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部隊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圓滿完成了剿匪任務,現在要離開湘西,47軍政治部主任陳發洪建議,這是47軍第三次離開湖南,不應該悄無聲息地走,應該與湘西群眾打個招呼。曹裡懷軍長覺得陳發洪主任的建議十分有必要,於是決定由陳發洪主任以47軍全體指戰員的名義起草了一封《致湘西人民的一封公開信》,這封

公開信表達了47軍對湘西人民大力支持的感謝,也對駐守湘西期間的過失和錯誤向湘西人民道了歉。

47軍有情有義,湘西各界向47軍全體指戰員對湘西解放事業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2月15日,湘西群眾分別在各地含淚送別47軍官兵,他們盼望著47軍官兵早日凱旋,鄉親們說,47軍官兵把“神仙也不行”的事兒辦了,400萬翻身人民會像不會忘記自己的名字一樣,永遠不會忘記47軍的好。

47軍入朝首戰,發明坑道戰,貓耳洞作用大,志司推廣各軍

志願軍第47軍部隊開進途中,部隊領導向行軍模範班授予錦旗

根據四野最新的命令,1951年2月底,47軍在長沙、湘潭集結後,對部隊進行整編,師、團兩級後勤供給部(處)、衛生處(隊)合併為後勤處,師整編補訓團,每個團編3個營,每個營4個連。

47軍部隊到達遼寧安東和長甸河口集結後正式啟用志願軍第47軍番號,代號為志願軍57部隊,47軍下屬139師代號為239部隊,第140師代號為240部隊,第141師代號為241部隊。1951年4月11日至14日黃昏,志願軍47軍部隊分批次開始渡江入朝。

47軍入朝首戰,發明坑道戰,貓耳洞作用大,志司推廣各軍

志願軍官兵的坑道生活

6月22日上午9點,美軍騎1師第5團1個加強連、1個坦克連,在10多架飛機2個重炮群的支援下,向140師420團3營8連5班“張有班”堅守的230.4高地陣地發起試探性攻擊,這是47軍入朝第一仗。

47軍入朝首戰,發明坑道戰,貓耳洞作用大,志司推廣各軍

志願軍戰士誓與陣地共存亡

戰鬥打響後,美軍先是炮轟,後是飛機沿陣地掃射,美軍投擲凝固汽油彈將230.4高地這個並不大的小高地變成火海。“張有班”的戰士也不是蓋的,當年8連5班在東北阻擊廖耀湘兵團先頭部隊的戰鬥中,身負重傷的戰士張有,為掩護戰友撤退,與敵人同歸於盡。戰後,5班被授予“張有班”榮譽稱號。

此次,入朝第一次與美軍作戰,“張有班”戰士打出了“張有班”的威風,創造了新的榮譽。美軍炮火準備過後,約摸1個排兵分2路向230.4高地陣地摸了上來,他們認為在烈度如此之高的炮火轟炸之下,這個小高地不可能有生命跡象。當這些自以為是的美軍爬上陣地時,“張有班”的戰士們,立馬從小坑道、貓耳洞中鑽出來,迎頭對美軍予以痛擊,美軍連滾帶爬敗退下山。

美軍騎1師5團在230.4高地上與“張有班”打開了拉鋸戰,你攻上來,我打下去,美軍屍體堆積如山,“張有班”班長蘇敦禮壯烈犧牲,陣地上除了張行忠、林方、蔣秀春沒有受傷,其餘人均光榮掛彩。直至6月22日夜,“張有班”經過一天激戰,以傷亡10人的代價斃敵50餘人,榮立集體一等功,志願軍總部授予5班“二級戰鬥英雄班”稱號。

在這次戰鬥中,140師部隊為抗擊敵炮火轟炸,發明坑道戰雛形,也就是早期的“貓耳洞”,發揮了重要作用,7月3日,志司將47軍的經驗做法通報志願軍各軍。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