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十八怪:早餐吃酒不吃菜

喜欢金庸武侠的人想必没有不知“射雕三部曲”的,其中,郭靖黄蓉全家都在襄阳城破时殉国(除了靖蓉的二女儿郭襄以外),是后来在《倚天屠龙记》里重要交代的情节,可谓是中国武侠文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集中体现。

襄阳十八怪:早餐吃酒不吃菜

襄阳,被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而说到“兵家必争”就不得不提三国,上承汉末下启魏晋在近百年群雄争战、风云际会的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谋划《隆中对》襄阳成为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源头,以羊祜镇守襄阳、杜预上表灭吴方略为标志襄阳成为晋灭吴、完成统一大业的策源地。

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刘表领荆州牧公元190—209年“爱民养士从容自保”把襄阳治理得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成为乱世中一片安宁的“绿洲”,数以千计的士人纷纷来到襄阳,诸葛亮、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徐庶、崔州平等一批谋略精英,经学家宋忠、文学家王粲、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等一批杰出人物汇聚襄阳。

襄阳十八怪:早餐吃酒不吃菜

在《三国志》86卷中有18卷写到襄阳,《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故事发生在襄阳,现存有50余处三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司马荐贤、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三国故事发生在襄阳,诸葛亮更是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品格为世人尊崇。

那襄阳为什么会成为“必争之地”的呢?

襄阳处于汉水(汉水是中国古代内河最便捷、最畅达、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中游,东西交汇、南北贯通,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城市,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襄阳成为历史上的区域性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成为汉水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和代表性的区域。

襄阳十八怪:早餐吃酒不吃菜

说完“兵家”,再来说说“文化”,东晋高僧释道安在襄阳长达15年之久,研究佛学讲经弘法,统一佛教姓释,确立僧律戒规,首创中国僧制,编撰中国第一部佛经目录,奠定了印传佛教中国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儒释道格局的形成,乃至整个汉传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使襄阳一度成为全国的佛教传播中心。

襄阳人宋玉和王逸是《楚辞》的主要作者,宋玉推动了楚辞向楚赋的转变,王逸编撰了《楚辞章句》。这里产生了大量吟诵襄阳山水之胜和美丽传说的古代诗歌,出版清晰、有据可查的达2500多首。襄阳是中国文学史家公认的唐诗高地,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张继、皮日休、白居易等唐代所有著名诗人都有吟诵襄阳或涉及襄阳题材的诗歌。《唐诗三百首》中就收有涉及襄阳的诗27首。

襄阳十八怪:早餐吃酒不吃菜

襄阳也是“中国书法名城”,历史上代表性人物有三国时期的梁鹄、邯郸淳隋唐时期的丁道护、杜审言。北宋时期的米芾、米友仁、张友正等。米芾世称“米襄阳”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他的画以“米点山水”著称于世,他的《研山铭》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习书临摹的法帖。

襄阳的汉水文化影响深远,如果说汉水上游的汉中地区是西汉源头的话,那么汉水中游的襄阳地区就是东汉的源头。刘秀在舂陵发起中兴汉室成为东汉开国皇帝,使襄阳在汉水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影响力。韩国至今沿袭汉朝建制,设有襄阳郡保留有岘山、汉水、鹿门、太平门等襄阳的地名。

襄阳十八怪:早餐吃酒不吃菜

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自西周初周成王封熊绎于荆山丹阳到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定都鄢郢历时300多年,从定都鄢郢到迁都纪南城又历时186年。

苞茅缩酒是古代楚人的祭祀仪式,方法为将酒浇灌于直立的包茅之上,表示让祭杞的对象享用了。类似于现在把酒浇在地上,以祭奠先,把酒洒在江上,表达一种心情。"苞茅缩酒"中的"苞"在古书中通"包","苞茅"是产于湖北荆山山麓南漳、保康、谷城一带的一种茅草。

襄阳十八怪:早餐吃酒不吃菜

相传楚王在这一带立国之初,环境非常艰苦,周天子优待楚人,让楚人上缴的贡品就有这种廉价的茅草。用这种茅草过滤酒浆,以祭祀祖先。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齐桓公纠合诸侯讨伐楚人,问罪的两条理由之一,就是楚人不向用天子贡奉苞茅,周天子"无以缩酒"。"苞茅缩酒"的遗俗,现演变成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至今在湖北南漳犹存。

在襄阳,荆楚酒文化根深蒂固,不管在家里待客还是在餐馆里宴请,不管客多还是客少,只要是宴席那酒是必不可少的。在“襄阳十八怪”中,第十一怪就是“早餐吃酒不吃菜”。而最后一怪“请客怪酒不怪菜”,也是关于酒的,足可见酒的“主角”地位。

襄阳十八怪:早餐吃酒不吃菜

现在,襄阳人喝酒豪爽的风俗习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重健康,能喝就喝,不善饮酒也不勉为其难。喝酒图的是热闹喜庆,而不再搞“站着进来,躺着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