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而入道-太極站樁說

樁法之學,在昔日即使在門內也是秘傳!自上世紀一代宗師王薌齋教人以樁法療疾養生,這種源自道家性命雙修法理的絕學心法、才漸為世所知。

考樁法以站為體、以靜為本、以松為入手之基、以不動為得意之訣,松中求靜,靜中致寂,寂而生慧,去形而存神、得意而忘形,一體和諧,萬象歸真!

樁法既然如此重要,自不免群起而效,王師身後,濫觴久矣。

有學生問起學太極拳練無極樁每次以多長時間最好,因為他聽教意拳站樁功的老師說:“想要出功夫,每天不能低於六個小時。”

站樁增長功力,這在各門各派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實。每天不低於六個小時的練習,能保證功力的增長,也是合理的。但關鍵是這六個小時有多長時間是在樁裡呢?換句話說:自身有多長時間符合要求呢?只有身心處處符合拳學樁法的要求,才能叫做練功!否則只能是學、是玩、是票,如此便一天站上二十四小時,仍然是一根不開竅的死木頭,又何功之有呢?

該如何使身體符合要求呢?無事時,隨便的一站,不須筆直,卻要輕鬆!然後逐一以正確法理的要求檢驗自身內外上下每一處,如肩部符合松肩的要求沒有?肘部符合垂肘的要求沒有?虛靈神頂做了沒有?等等都要完全依“九松十要一虛靈”、擺調自身(詳見《詳析無極樁》),做到了身自在境中,自然身心舒暢、輕鬆愉快,自然能夠久站下去,因為是在享受!

如此久站始能為功,反之周身上下左石內外,不是頸項僵硬、就是腰痠背疼,真正是自顧不暇,如何久處?更談何內功?好比一個生了病的人,你讓他在有態中保持越久,只會加重病情,難道會因此而治好病嗎?

也有在站樁時要求做到:心息、身息相依的。其實你把自身安排的好,處處符合樁法要求,自然可達到心息、身息相依的要求。若是單求身、心和息的相互關聯,而不顧自身其他的要求,即是所謂捨本逐末、倒果為因,何時能有功效?

提醒學者:分清自己是在學的階段還是已經會練了,如果是還在學,那麼就不要長熬時間,一天三、五、七次,每次三、五、七分鐘足矣!上乘功夫當求漸入佳境,宜勤修體悟,決不可貪功久行,致生變故。

此調身訣要!

打坐亦同此理,不能調身,則息不由己,自難入境中,致坐臥不寧,何談清淨致寂?又如何能於寂中生慧、得識本性?

也有要求於站樁時不生雜念,這又談何容易?人有雜念,由來已久。越不讓有,其念愈熾!惟有不禁思想,任他雲舒雲卷,沒意思了,自然不想。

無論站樁或是打坐,首先求的是一個心平氣和、身靜神閒,這入手功夫若做不到,惶論其他?

能心平氣和,始漸得安靜,此處佛語平常,道稱無為。

於乎!大道質樸!先賢曾開示曰:內練之道,至簡至易,惟欲降心火而入丹田耳!入手築基即是降心火功夫;心火能降則腎水上升,龍虎交會則性命雙修!大道法理雖奧,循理升階不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