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面試小技!《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說課稿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說課稿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主導,閱讀教學,特別是詩歌教學,要以讀促悟,學生在反覆誦讀中感知文本,再結合時代背景、作者背景,從而促進學生理解文本,分析文本,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獲得思想的啟示。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設計。

一、說教材

教材是我們上課的依據,同時,語文教學也要處理好與文本之間的關係,分析好教材是呈現出一堂優秀的語文課的基礎。所以,我先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是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十九課。本文是一篇俄國的詩歌,作者用清新流暢的詩句和平等自然的語調,訴說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有豐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從中可以讓人感受到詩人真誠博大的情懷和堅強樂觀的思想情緒。

二、說學情

要想上好一堂課,瞭解所教授的學生是關鍵。我們所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都應該緊緊圍繞著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本節課,我所面對的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對外國文學有一定接觸,但是數量不多,而且對外國的時代背景瞭解甚少。該年齡段的學生邏輯思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理性思維還不夠成熟,對普希金這樣大家的作品的思想內涵瞭解得不夠深刻。需要老師進行指導。學生對新鮮的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這是優勢,可以藉此激發學生探究式學習的慾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和學情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中三維目標的要求,我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1.瞭解普希金其人以及他的作品,激發學生閱讀普希金作品的興趣。

2.通過反覆誦讀詩歌,學生能夠背誦詩歌,積累名篇。

3.能從詩作的寫作背景去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結合自己的生活,領悟詩所表達的人生哲理。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普希金其人以及他的作品,能夠背誦詩歌,積累名篇。

難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人生哲理。

五、說教學方法

本節課我將採用朗讀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和小組合作探究法這三種主要的教學方法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重要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聯繫舊知,導入新課

我會採用聯繫舊有的知識的方法進行導入。我會用已經學習過的作品作為切入點導入本課:在上學期的學習中,我們曾經走進了魯迅先生的童年,一起跟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走了一遍,遊覽了魯迅先生記憶的一角。認識了百草園中講美女蛇故事的長媽媽。今天,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長媽媽的生活小事,看看她是一位什麼樣的長者。這樣把新舊知識聯繫起來,以舊知帶新知,學生易於進入到本課的學習之中。

(一)瞭解作者,導入新課

我會採用介紹背景的方式導入本節課。因為普希金是大家,而且,學生對其並不熟悉,所以,我將把普希金的簡介作為導入本課的切入點。上課伊始,我會用多媒體展示普希金的畫像和簡介,並要求學生跟老師一起讀,加深學生對普希金的瞭解,為後面理解詩歌的哲理打下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從整體上進行感知,並要求學生思考以下問題:1.從標題中,你能知道什麼信息?2.你認為阿長有什麼魅力?對魯迅先生有什麼樣的影響?學生思考之後進行回答,教師相機指導,並向學生明確:文章塑造的主要人物是阿長,也就是長媽媽,著重寫了她和《山海經》的故事。依據課文內容,我們還可以知道阿長給作者買來了心心念念想要的《山海經》,這讓兒時的魯迅深受感動,是魯迅先生記憶中難以磨滅的記憶。從宏觀上留下一個印象,方便後文對本文的學習。

(二)瞭解思想,感知傾向

首先,我會讓學生根據自己預習中搜集到的資料,介紹一下當時的普希金的思想。通過學生的回答,總結並明確:普希金一生傾向革命,出身於貴族地主家庭卻與黑暗專制進行著不屈不撓的鬥爭;他的思想與詩作,引起沙皇俄國統治者的不滿和仇恨,他曾兩度被流放,始終不肯屈服。後,普希金被“謀殺”了,當時他才三十八歲。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方法和能力,也促進了學生對詩歌思想內容的理解。

然後,我會請學生聽名家的配樂朗誦,感受詩歌的韻律和情境,走進情境之中。詩歌畢竟是需要大量吟誦的,通過名家的朗誦,學生也能從中感受到詩人的思想感情,受到詩歌美的薰陶。

(三)深入研讀,走近詩人

接下來,我會再讓學生朗讀,朗讀過程中,感受詩人的諄諄教誨和樂觀的精神,並結合資料進行思考,普希金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了這樣一首詩。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引導並明確:寫於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裡。那時俄國革命如火如荼,詩人卻被迫與世隔絕。在這樣的處境下,詩人仍沒有喪失與鬥志,他熱愛生活,執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來,正義必勝。

進而,指名讀,要求學生帶著感情大聲朗讀本詩,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普希金說到的這種情形。當時抱有怎樣的態度。普希金建議我們抱有什麼態度。設計這個環節,以期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通過學生回答,教師指導,明確:生活中,我們遇到過很多這樣的情形:考試失利,與父母的矛盾,想做的事兒沒有條件等等,當時,有些抱怨、悲傷,甚至沉浸在自己編織的陰霾裡走不出來。沒想到普希金已經經歷過這些感情了。他建議我們不要悲傷、不要心急,要相信未來。我覺得這是一種樂觀主義精神。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情,自己也要保持樂觀。

經過以上兩輪對詩歌的朗讀和分析,我會讓學生在小組內,帶著自己對本詩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爭取背誦。組員進行點評,給予建議。然後,組內討論:本詩像媽媽的嘮叨一般,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魅力呢?教師相機指導學生的朗讀,討論後明確:本詩雖然是說理詩,但作者並沒有高高在上地很生硬地說理,而是以平等的娓娓的語氣寫來,語調親密和婉,熱誠坦率,似乎詩人在與讀者交談;詩句清新流暢,熱烈深沉,有豐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從中可以讓人感受到詩人真誠博大的情懷和堅強樂觀的思想情緒。

後,全班齊讀,讀出作者的感情,讀出人生的哲理。

(四)鞏固拓展,讀《致大海》

普希金有很多作品,而且,意蘊豐富,這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素材。為了加深學生對時代背景、詩人思想的理解,我會選擇一首相關的詩歌——《致大海》,進行對比閱讀教學。這首詩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對獨裁,追求光明,謳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詩。詩人把大海當為知音,向其傾訴自己對自由的追求,感情沉重缺有變化,讀來讓人激動不已。請同學們朗讀,體會其中的情感和作者的心路歷程。

(五)小結作業,延伸思維

通過課程的學習,我在後會總結一下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瞭解了普希金的生平以及思想傾向,讀了他的兩首詩歌。知道了他對暴政的反對和對自由的嚮往。也深深地認識到:在遇到黑暗時,不要悲傷,要樂觀。在激發了學生內心情感之時,我會讓學生寫出想對普希金說的話。下節課跟大家分享。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基於此,我設計了這個板書。


教師招聘面試小技!《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說課稿


以上就是我今天全部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