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線"春耕節",3億元補貼農資下行,聯合400萬農戶保供促產

3月17日,拼多多正式上線首屆"春耕節",將補貼3億元資金,並聯合數十家農資品牌,通過"生產線直送田間"的網絡直供模式,補貼生產物資入村下鄉。

其間,拼多多還將聯合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以及農資平臺大豐收等,通過線上"新農大講堂",以及線下免費一對一農資服務和義診,幫助400萬家庭農場和農業經營者掌握現代化的生產和經營方式。

拼多多方面表示,本次"春耕節"將持續至4月20日,基本覆蓋全國各產區春耕備耕的黃金時段。其間,平臺補貼的農機、農膜、種子、化肥等生產物資,預計將覆蓋超過1000萬畝耕地。

農業經營者通過搜索"春耕節""春耕",以及百貨分類的置頂鏈接,即可進入"春耕節"專題頁面,一站式採購超過15000款品牌農資產品。

拼多多上線

通過農資直補直供、線上專家授課、線下免費義診等方式,助力400萬農戶春耕豐收

保障農資供給,助力糧食豐收

2月25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搞好春耕生產,奪取農業豐收,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重大。

韓長賦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季農業生產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農業農村部將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確保今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生豬生產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

此前,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會議,就如何進一步"抓生產、促流通、保供應"進行工作部署。會上,農業農村部指導拼多多以及中國優農協會等成立"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聯盟",在貧困地區開展不低於100億元的專項採購。

會上,拼多多聯合創始人趙佳臻表示,在全力推動特殊時期待銷農產品上行的同時,拼多多已將推進農資下鄉作為"保春耕"的階段性戰略重點,平臺將聯合頭部農資企業、社會化物流企業,讓優質農資直供小農生產主體,並鼓勵家庭農場、合作社等農業生產者走"集採集銷",推動農資產品大規模下鄉。

"從1月底開始,持續有農業專家和學者聯繫拼多多,共同探討特殊時期農產品上行和農資下行的問題。"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其間,平臺在全力投入'抗疫助農'專項行動的同時,同步籌備春耕生產工作,希望通過平臺的'天網'系統,為農業生產者提供精準的補貼和幫助,確保不誤農時,助力糧食豐收。"

據悉,今年的春播糧食種植意向面積在9億畝左右,佔全年一半以上。受疫情影響,春耕期間,部分產區的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經營和流通受阻,對生產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當下,農資供應的主要矛盾表現為農資企業和經營網點階段性停工所致的供給不足,因跨地區交通受限所致的運輸不暢,以及綜合影響下,部分農資產品出現小規模價格波動。此外,由於部分農產區存在待銷現象,使得農業經營者的流動資金受限,進一步增加了春耕期間的生產壓力。

對此,狄拉克表示,根據各產區反饋的實際需求,"春耕節"主要圍繞三個方面採取措施,一是廣泛聯合各大頭部農資品牌,通過聯合補貼的方式降低農資價格,幫助農戶降低生產成本;二是聯合各骨幹物流企業,建立點對點的保供運輸通道,確保物資能夠入村進田;三是利用數字化技術和農資科普網絡,通過線上開課、線下指導的方式,對農戶的選種、施肥進行技術支持,並講解適用於小農經營模式的現代化農資農具的使用方法,以增強農戶的抗風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科學畝產量。

據狄拉克介紹,目前,除了湖北部分縣區,"春耕節"點對點保供運輸通道已經覆蓋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區域以及絕大多數鄉鎮行政區域。預計3月底前,平臺農資可實現全國範圍內的入村進田。

3億補貼推動農資網絡直供 單件農機補貼超千元

拼多多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截至2019年底,平臺農產品活躍商家近59萬家,直連農戶超過1200萬人。

在此基礎上,拼多多於2019年底提出了農業"兩臺四網"的目標,即同步建立最大的互聯網農業數據平臺,通過新農業物流網和農業科技網,持續提升中國農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據狄拉克介紹,按照既定規劃,平臺在2020年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作為底層服務平臺,推動大規模現代化農資下行,幫助建立契合中國分散化種植和經營模式的農技和農資網絡。

疫情的暴發,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農資由線下轉移至線上的進程。傳統農資流通渠道內,農戶往往通過層層分包的經銷商或是渠道下設的站點拿貨,今年,不少站點出現了備貨不足的情況,受此影響,大量農戶選擇通過手機下單。

拼多多平臺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平臺農資農具的銷售額同比增長987%,其中,以多功能防滲膜、電動噴霧器、智能趕豬棒、手推式打樁挖洞機等為代表的的農具商品,訂單量較去年同比增長641%;以有機肥、環保肥為代表的生產資料訂單量同比增長1231%。

拼多多上線

平臺用戶用手機記錄自己首次用微耕機替代人力作業

通過線上網絡,農戶的購買需求也在迅速發生轉變。"很多農戶最開始購買的是化肥和農藥,很快又下單了現代化農具設備。比如多功能播種機、果樹施肥器、微耕機、高壟地膜機等等,訂單量在近期都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狄拉克表示,"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農戶通過平臺'發現'了很多以前沒有見過的新式農具設備,有效提升了生產作業效率。比如一臺微耕機,補貼後售價僅一百多元,能幫助農戶在春耕期間省下不少力氣。"

據悉,拼多多的"春耕節"行動,得到了國內外農資品牌的大力支持。包括先正達、金正大、大豐收、中保綠農、微補等在內的數十家農資品牌,均以品牌直降的方式,聯合平臺補貼超過15000款農資產品,打造了一站式的春耕物資供給。

其中,不少農資巨頭,還打破了"農資不上網"傳統慣例,通過品牌授權的形式首次入駐電商平臺,並制定專門的供給渠道,通過"生產線直送田間"的模式,幫助農戶節約成本。

"在更低出廠價的基礎上,'春耕節'期間,平臺還將對農資產品進行全品類、大規模的補貼。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物資的最低補貼額度為20%,農機農具按品補貼,比如電動除草機每臺補貼100元,多功能四驅微耕機的每臺補貼力度超過1000元。"狄拉克表示。

據悉,針對"春耕節"需求,拼多多已經先期劃撥了3億元專項補貼資金,如下行規模超預期,平臺將進一步追加補貼力度。

拼多多上線

拼多多上線

"春耕節"期間,在品牌直供的基礎上,拼多多還將對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物資實施最低20%的平臺補貼

"拼多多起家於農業、立命於農業,平臺的發展離不開千萬農業生產者的默默支持和付出。"狄拉克表示,"因此,不論是農產品上行還是農資下行,我們都希望能幫助農戶多一點收入、少一點支出。農戶的競爭力水平和現代化作業水平,關乎著平臺的長遠發展。因此對於平臺而言,補貼農產品上行和農資下行,都是本職工作。"

免費義診,一對一幫扶10萬農戶

除大規模農資補貼外,"春耕節"期間,拼多多還將聯合大豐收等農資平臺,為農戶提供一對一的幫扶指導。

大豐收是中國最大第三方農資平臺之一,上游服務130多家農資企業,下游連接千萬級農戶。大豐收目前擁有超過200人的農業服務團隊,"春耕節"期間,他們將全員上陣,和多多大學的講師一起,下沉到偏遠農產區,進行免費一對一農業服務和種植義診。

大豐收合夥創始人譚澤鑫表示:"中國的農業供應鏈正面臨產業升級的機會與挑戰,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產業升級的進程。拼多多在中國農產品上行和互聯網農業數據建設層面具有領先優勢,大豐收將聯合拼多多一起,共同做好農業數字化工具和產品普及推廣工作,更好地服務中國廣大農戶。"

據介紹,"春耕節"期間,雙方團隊將圍繞農民選種、施肥等問題,給予切實可行的技術指導。同時,義診團隊還將指導產區農民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科學化、精細化的農業生產種植,有效普及農業生產的新設備,幫助更多家庭農場和小農戶建立現代化農業生產能力。該項措施將持續至5月初,預計觸達、幫扶10萬左右的農戶。

拼多多上線

本次"春耕節"補貼農資SKU超過15000款,將滿足農戶的一站式物資需求

譚澤鑫表示,除一對一幫扶外,大豐收正計劃聯合拼多多就疫情防控期間的特殊需求推出更多針對性措施。"比如我們準備在更多有條件的大田作物產區,引入飛防服務,通過植保無人機進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從而避免農村地區勞動力聚集,有效防蟲害、保春耕。針對有需求但因疫情導致資金鍊緊張的農場和農戶,我們計劃通過雙方聯合出資的方式,免費提供此類服務。"

對於"春耕節"相關舉措,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趙俊曄分析表示:"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以拼多多為代表的電商平臺,抓住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之間的突出矛盾,創新性的開展農業生產資料和生產技術'雙下鄉'活動,為農資企業和農業技術專家服務到廣大農戶提供了高效的對接平臺和渠道,解決了特殊時期完成春耕備耕任務的難題。全品類、大規模的補貼,也有助於減輕小規模生產主體的資金壓力。"

她進一步指出:"長遠來看,這種'生產線直送田間'的網絡直供模式,配合農資和農機具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能有效推動現代農業技術和裝備的推廣與普及,幫助小規模分散化生產的農戶提升生產經營能力,將成為中國建成農業現代化服務體系的有效補充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