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孩子以後才會乖

陶行知說:"人人都說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為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不要總以為"孩子還小,他還不懂"。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

在孩子兩歲的時候,他們的的自我意識開始逐漸形成,注意力開始轉向了身邊的事物上,"扔東西"、"撕紙"、"摔東西"等,這些行為代表著孩子在慢慢的去探索這個世界。

2歲寶寶會經歷幾個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對物品的擺放會很敏感,認為什麼東西就應該有屬於它自己的位置,秩序不可改變。

物權敏感期:自己的玩具只屬於自己,享有佔有權,別人不能私自拿走,否則就是侵犯了自己。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

認知能力發展:開始覺得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想要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件事,但又會因為四肢發育跟不上認知而發脾氣。

那麼家長要抓住這個時期,孩子在2~7歲是最好培養行為習慣和性格的時候,適當的開始為寶寶立規矩。

既然是給2歲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時期,那麼父母就要巧用這3招,孩子以後才會乖

設立規矩後,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大多數的行為習慣和做事方法都是從父母那學來的。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

父母怎麼做,孩子就會怎麼學。

所以說,如果家長設立好了規矩,那麼就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

比如要求孩子每天都必須看一小時的書,那麼家長每天也最好看一小時的書;吃飯的時候不許吧唧嘴,那麼家長在吃飯的時候也不許吧唧嘴;吃飯的時候不允許看電視,那麼家長最好也不要玩手機。

孩子看到立的規矩確實有在認真的執行,他心裡會覺得理所應當的要去遵守,那麼以後孩子就會按照規章制度辦事。

2、通過繪本等書籍,教會孩子規矩的重要性

當寶寶開始慢慢有了初步的認知以後,就能懂得故事書中的大概內容了,所以家長可以在這個時候去借助故事書的中的內容,順便來給孩子立下規矩,讓他們明白樹立規則意識的重要性。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

比如,吃飯的時候要用筷子和勺子、不許用手,起床以後要自己學會穿衣服,玩完的玩具要自己學會收拾等。

在孩子睡覺之前,每天給孩子的繪本上的小故事,一邊讀,一邊解釋給寶寶聽。建立寶寶的規則意識,並逐步適應規則。

3、抓住具體立規矩

小孩子調皮犯錯誤是很正常的時候,父母有時候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就對孩子大喊大叫,一頓暴揍有時候。

這樣對孩子來說一點作用都沒有,他不能理解媽媽這樣做的目的,也不明白自己錯在了哪裡。

因此,父母在說完之後,寶寶還是會做同樣的事情。

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

在寶寶犯錯誤,不聽話的時候,可以藉此事情給寶寶立規矩。

比如:寶寶喜歡玩水,把地上弄的到處都是。

那麼家長這樣跟寶寶講:"把水濺到地上,會滑倒,屁股會很痛,知不知道"

寶寶聽完之後,就明白了為什麼不能玩水,這樣做不安全,以後就能避免這樣的問題。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

孩子在兩歲的時候,是智力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家長給孩子"立規矩"的最好時期,家長們一定好好把握這個時期。

要避免棍棒教育,如果你忽視了從小給他們立規矩,那麼他長大之後或者就是一個你管不了的"小霸王"。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當孩子能夠獨自飛翔在人生的天空時,孩子的羽翼上必定是"刻滿"了父母的教育和鼓勵。孩子的未來就像是是白紙,有著無限的可能,在家長的引導下,孩子才能夠成為一幅美麗的畫作。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小編也為家長們推薦一套孩子成長中可以學習的繪本,主要是培養孩子懂文明,有禮貌,不撒謊,孩子天生對圖畫感興趣,家長們不妨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讓孩子學會不自私,懂禮貌,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


我家孩子最喜歡看的就是全套繪本——《做最好的自己》,全書10冊, 帶有精美的插畫,圖片和故事非常匹配,孩子即便不會看字,也能看圖讀懂故事,等到他們再大一點,就可以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

整套書共有10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包括: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有效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孩子在無形中就能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孩子小時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

感興趣的家長朋友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