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想成功怕没本事,想生活有趣却没玩法,咋办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王小波

在这个无聊的时代,你是一个有趣的人吗?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时代。好在我们一心渴望让自己变得有趣,坏在现实世界真的很乏味。于是乎,我们使劲地刷抖音,看网文,关注骇人听闻的新闻、读书、看电影,以及参加各种线下活动,以此来显示自己是一位有趣之人。

可是在我看来,你我所做的这些事,所玩的各种项目,大多数都是浮于表面的有趣,并非真正的有趣。因为现实中的大部分年轻人,内心渴望生活有趣,但又一直做着无聊的事。问题是什么才是真正有趣呢?

阳志平说:“有趣男女,贵在真诚与坚守。低调干活,十年后且看。有趣源自真诚,创意出自轻松。有趣最大的敌人不是无趣,是紧张。”

也就是说,做有趣的事,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持之以恒;有趣男女,不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而是忠于内心,追求梦想,多年以后拿成绩说话。

在我心中,有一位真正有趣的神级人物,他叫做盖茨比。盖茨比是谁?

没有人知道他的过往。有人说他非法经营一夜暴富,有人说他是间谍。他买下豪华公馆,夜夜笙歌。他不在乎流言蜚语,只在乎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爱情……

我想,即便人们知道他的过往,也未必能读懂他的行为。

他就是美国著名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笔下的男主人公盖茨比。可以说,他也是作者本人的缩影。

《了不起的盖茨比》:想成功怕没本事,想生活有趣却没玩法,咋办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榜上高居第二位的经典著作,是美国高中生必读书籍,是比尔盖茨自述重读最多次的小说。村上春树也曾说这样一句话:“倘若让我挑选一本最爱的书,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小说家,我把它看作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是看清自己位置的一件标志”。

尽管世人皆给此书极高评价。但在我看来,这部著作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人们给它赋予的各种优秀标签和高评,而是盖茨比这个人拥有一种有趣的人生。我想,这才是他真正了不起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把这本书看成是凄美的爱情故事书。其实不然。看完这部小说以后,我们不仅会对爱情有新的看法,而且还会渐渐地读懂年轻人在追求梦想,是否真的可以不顾一切,以及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而不能做什么。

如今,我多次重读这本书,看到不仅是盖茨比追求梦想路上的果敢,在爱情面前的真诚、为人的善良以及“大好人”,更多的则是成人世界里,关于百态的社会、成功的事业、幸福的爱情、多变的人心、以及有趣的人生意义等多方面的深度思考。

用一句话来说:年轻人,你我都“盖茨比”,但又难以成为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想成功怕没本事,想生活有趣却没玩法,咋办

01

成人世界里,贪玩并没有错

错的是你迷失自我,早已沦为娱乐时代的“附庸品”

《了不起的盖茨比》所在的时代是20世纪20年代。这段历史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特殊的时期,史称“喧嚣年代”。

回顾历史可知:一战后的美国,经济不仅没有“创伤”,反而从中获取巨额财富。这使得美国社会快速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化的社会。再加上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从而使经济运作更为有效,地产交易、股票市场的空前活跃,一部分投机者在类似赌博含量行业里一夜暴富,盖茨比正是获利群体中的一员。

在这样的时代下,财富多少自然而然地成了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于是,人们开始了盲目地赚钱,追逐富裕。同时,传统的“勤劳节俭”等思想逐渐被消费享乐主义所取代。

但问题是一夜暴富后的人们,娱乐变多、思考变浅。面对生存问题,生命价值以及人生意义等问题,他们是迷茫的,甚至是不知所措的。可以说,

他们完全过着一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的生活。

黛西和丈夫汤姆,以及盖茨比豪宅里,日日笙歌的男男女女,全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是各行各业里的有钱有权的名士。对他们来说,赚来的钱是用来挥霍的。时间是用来打发的。人生是用来享受的。诚如,黛西对尼克所说:“对于女人来说,作一个美丽的小傻瓜,才是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因为所有光鲜亮丽及昂贵奢华的事物终究凋谢”。

《了不起的盖茨比》:想成功怕没本事,想生活有趣却没玩法,咋办

是的!众人皆认为人生苦短,活着开心就是好。可是他们真的开心吗?真的幸福吗?其实也不然。

婚后的黛西成了一个佣人天天伺候的贵妇。然而,物质生活上的富有,并不能让她幸福。丈夫汤姆出轨,她生女儿时,丈夫不在身边,一边忍受疼痛,一边孤独着。当上妈妈以后的黛西,内心也是极度空虚,整天无所事事,以至于她有一天大声呐喊:“我们下午做什么好呢?还有明天,还有今后的三十年?”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原因有两个。

一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需要不断更迭认知,并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他们并没有。对他们来说,时间唯一价值就是用来玩乐。这个可以理解。人活着本身就自带有七罪:贪嗔痴恨爱恶欲。人有欲望,有想法,甚至是贪玩,都没有错。但过度放任自己,让欲望逍遥法外,而迷失自我。这就必定会出事。黛西本人就是时代下的迷失者最好例子。

二来,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说过一句话:“当一个人努力做一件事或真心关爱一个人时,幸福便悄悄来临了。”可见,从幸福的角度看,人要是能努力去做一件自己认为重要事,并享受其中。这便是人生一大乐趣。

而黛西是一个“花瓶”,是一位摆设人物。她没有工作,没有好好爱丈夫,也没有多花时间陪女儿。她整天只会沉浸在奢靡的、灯红酒绿的生活里,以及各种奢靡的娱乐项目之中。

如果这样的生活,能刺激大巴胺,能给他带来“心流式”的快感,这也没什么不好。然而,问题是大部分人越玩越迷失自我,越娱乐越痛苦,因为他们早已成为时代娱乐的“附庸品”,甚至是完全成为他人操控的对象。

用尼尔·波兹曼说一针见血的话来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这听起来似乎是危言耸听,但是真实世界确实如此。

可以说,黛西等人他成为上世纪20年代最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但现在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反思一下现实中的你我,是否也过着这样的生活:娱乐变多、思考变浅,日渐迷失自我,所有努力都用来欺骗自己。

例如,据数据报道,超两成白领2018年处于经济负债状态:盘点收入盈余时,有21.89%的受访白领处于负债状态,成为典型的“穷忙族”。

可以说,在这个人人都在勾引你掏空钱包的时代,工作成为一项机械活动。我们工作只不过是为了赚钱,还贷款,再花钱买开心,继续负债,如此循环。这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因为金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但问题又来了!大部分人的花钱、玩乐的欲望超于本身赚钱能力。直接来说,我想要的东西太多也太贵了,但我买不起。怎么办呢?

没钱买,就好好赚钱,如此简单。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即贪玩、懒,又死要面子,累的、脏的、不体面的,全不干。所以,我们只能用“佛系青年”四字来欺蒙自己。由此,我们一边“佛系”,又一边抱怨生活太无聊了,人生不如意。或者是说,我们责怪自己,也不能活成所想要的模样了等等。

在我看来,像他们这样的人生,必败无疑。因为他们是一个矛盾体,活得很纠结。换句话说,在任何时代,人有欲望,有物质追求,喜欢钱,爱娱乐,甚至是贪婪,这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在浮躁的社会里,你缺少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你自我迷失,没有向往,没有梦想,找不到人生价值。这个才是真正的致命问题。

我想!这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在最常见的社会与人生问题,给人类最好启示了。用一句话来说,无论你身处什么时代,是想法和思考力,正在决定你的人生走向。

这也是盖茨比了不起的原因之一,只可惜很多人读不出来。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盖茨比,他都是特立独行。他与黛西丈夫汤姆,甚至是盖茨比豪宅里,日日笙歌的男男女女的最大区别在于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这是因为他心中有一道“绿光”。

用小说结尾处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盖茨比的一生就寄托在这盏绿灯上,这个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未来。

《了不起的盖茨比》:想成功怕没本事,想生活有趣却没玩法,咋办

而那盏”绿灯”,表面上指的是黛西,是指盖茨比想有钱,想要抱得美人归。但实际上,那盏”绿灯”是盖茨比人生旅途的“灯塔”,是他心中那个梦想,也是他想成家立业,顶天立地,实现自我的里程碑。尽管盖茨比的人生结局是一场悲剧,但我想相比沦为娱乐时代的“附庸品”的男男女女们,他是幸福的。他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就如盖茨比死后,父亲在他墓前笃定地说道:“如果他活着,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一定能为国家做贡献。”

0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不全是对的。

追求精神满足,需以牺牲物质享受为代价,这也是不对的。

年轻人所有的努力,只不过是为了过上一种“有趣”人生罢了

盖茨比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当所有人沉浸在奢靡的灯红酒绿的生活中,他心中伫立着一盏”绿灯”,并为此勇往直前。但他也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人生方向错了。可以说,他是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的悲剧人物。

这个理论是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在他看来,通常情况下,人类对需求的追求呈逐级递增的形式,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类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了不起的盖茨比》:想成功怕没本事,想生活有趣却没玩法,咋办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盖茨比的人生,完全符合这个理论。他努力实现生理需要层面的满足之后,选择服役入部队。在服役期间,他得到更多安全需求,于是爱上了黛西。然后,退役后的他,因自卑等原因,选择为事业拼搏。5年后,他成为富翁,又在豪宅里举办派对,免费招待各行业人士,以此来实现社交与尊重需求。可以说,盖茨比的人生路是这样的。

  • 他原本出身一个贫穷的家庭,可他一心否认这个事实。
  • 服役期间,那套军装给他带来的无形魅力,给自己一种安全感,给黛西一种豪门子弟的错觉。
  • 他身上那套军装随时可能消退。所以他尽可能地利用他和黛熙相处的时间。“那个下午让他们得到了短暂的安宁,似乎是为了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以便面对第二天即将开始的长久分离。”
  • 战争结束后,他都不敢回美国见黛西。即使服役期间给带不少荣耀,但脱掉军装后的盖茨比,还是一位穷小子。此时,他没有勇气回去见黛西,害怕自己的真实身份被揭穿。
  • 5年之后,他成为人人仰慕的富豪,并买下黛西家门口对岸的城堡。这时,盖茨比的人生直达马斯洛需求层次金字塔的顶端。可是,他这一路,不断往上爬,努力的所有成果却全都免费施舍给那些想来就来、想去就去的飞蛾。不过,他费尽心思只是为了能够在某天下午,到一个陌生人黛西家里“坐坐”。
  • 结局呢!盖茨比知道黛西的声音充满金钱的味道,但他依旧愿意等她。等她的结果是黛西与丈夫汤姆联手策划一场谋杀局。盖茨比死于汤姆情妇的丈夫手枪之下。

这个过程中,尼克一开始觉得他讲的话很可笑,又难以置信。可以说,为了能够成为上流社会一员,为了不让他人嘲笑自己的出身,为了得到黛西的欢心,盖茨比给自己编造了一个故事,一个荒谬的谎言。然而,恰是这个欺骗自己的谎言,导致他最后死于非命。

《了不起的盖茨比》:想成功怕没本事,想生活有趣却没玩法,咋办

可是这个谎言又很伟大,它让尼克在结局时,准备离开之前,不得不当面夸赞盖茨比:“那些人比你差远了,你比他们优秀多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想成功怕没本事,想生活有趣却没玩法,咋办

在小说中,这样情节和故事,看上去是在神奇又荒唐。但最根本的东西也不过如此。因为我们从小就是给教导,人生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阶梯,一层一层往高处爬。当你直达金字塔顶端时,你想要的全都会拥有。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显然,答案并非如此。盖茨比的人生是一场悲剧的。他死于暗杀之中。更糟糕的是哀悼典礼中,唯有父亲和好友尼克前来为他送行。为什么会这样呢?

盖茨比的想法错了、人生方向也不对。至始至终,盖茨比自卑认为自己穷,先要解决温饱问题后,才能爱黛西,才能与她结婚。可是等到他拥有一切时,黛西却变了。他与黛西的人生也完全不在一个轨道之上。

这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问题所在。我们习惯于用它来描述人生不同阶段中,不同层数的不同需求,同时,我们还认为这个理论底层需求制约高层需求。所以,我们一致认为唯有赚大钱,唯有自我实现的人生才是完整的,才会幸福。

但问题是所有人忽视了人生每一个不同的层次,都应有其快乐。我们并非先要养活自己,才能找另一半,才能爱对方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古人在物资极为缺乏的年代里,就不需要谈婚论嫁吗?

所以在我看来,马斯洛需求理论,不全是对的。这个理论与其说在描述了人生的发展层次,不如说是描述了社会所有人的不同站位。

简单来说,你要觉悟,要知道人生并非要物质富有之后,才会有精神享受,也不是追求精神满足,就要以牺牲物质享受为代价,而是要在不同的人生站位中,认清自己,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然后为之努力,并在享受其中。

换句话说,穷人要穷人的幸福和有趣活法,而富人要其不同的幸福和玩法。

《人生模式》中,也讲过迪纳做类似的实验。在2005年到2010年,他调查123个国家十多万人,发现即使人们在危险环境下,也不是不能快乐,部分加尔各答贫民窟人们,他们虽然不满意贫困,但是因为在家庭和朋友方面富裕,所以依然快乐。

所以,你要醒一醒,别再犯傻了!别总是以为人生就一定要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来玩。倘若你盲目地按照这个理论来规划自己的人生,那注定的人生是痛苦的。即使你最后能像盖茨比一样,成为富翁,也不一定会幸福。因为你内心永远得不到满足。

我想《了不起的盖茨比》给我们的另一大启示: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人生活法是不对的。

人生不是玩金字塔式的爬楼梯游戏。所以我在认为年轻人所有的努力,不应是不断地往上爬,先得到物质富裕,然后再是精神丰盈。

对于我们来说,年轻人所有的努力,从本质来说,只不过是让自己过上一种“有趣”人生罢了。不过,遗憾的是这样的人生模式,很少有人知道。就算人们知道了,也时常被人们忽略。

《了不起的盖茨比》:想成功怕没本事,想生活有趣却没玩法,咋办

03

爱不是简单“商品”交换,而是价值观一致认可

小说中,讲述了有两种爱。一种是盖茨比的对黛西偶像崇拜的爱;另一种是黛西与丈夫汤姆的需求之爱。

《爱的艺术》中这样讲到偶像崇拜的爱:如果一个人尚未达到根植于自身能力的有效发挥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意识的水平, 他就有把所爱的人当作“偶像”崇拜的倾向。他抛开自身的能力, 把它投射到被爱的人身上, 把被爱的人当成至善至美者, 当作一切爱、一切光明、一切极大幸福的化身。在这个过程中, 他剥夺了对 自己力量的全部意识。在爱人身上,找到了丢失了的自己。所以 而不是找 到了自己。

这样的爱,盖茨比全做到了。

从遇见黛西那一刻起,盖茨比就早已知道他与黛西的爱注定是一场悲剧。他们不是门当户对的人,但盖茨比不甘心,因此一次又一次的编造谎言。他先给自己画了一个理想的人设:我出身在一个中西部富裕的家庭,家人都去世了,我在美国长大,但我在牛津上的学,这是家族的传统。

《了不起的盖茨比》:想成功怕没本事,想生活有趣却没玩法,咋办

在他看来,黛西只爱他一个人。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自己有钱了,就能跟黛西在一起。所以他自信地对汤姆说道:“她嫁给你只因为我那时很穷,她等我等烦了。这是个天大的错误,但是她在心里从来没有爱过别人,只爱过我!”

出身贫穷的盖茨比,向往黛西出身嘴里就含着“金钥匙”的生活。在黛西身上,他找到了丢失了的自己。所以在盖茨比认为只有自己有钱,就能换来黛西的爱。而黛西也认为爱建立金钱的基础之上,所以她的声音自然而然地充满金钱的味道。

问题是如果刚退役时的盖茨比不是穷小子,而是一个富贵少爷,他们俩人也就能顺理成章地结婚。因为他们一致认为你我的爱,是一种商品,能用金钱来互换。

但偏偏5年后的盖茨比,才成为富翁,这时他想用豪宅、豪车和金钱来换得黛西的爱。但为时已晚了。这时的黛西早已不是5年期的黛西了。可以说,他们这份爱的商品已过期无效了。所以,在我看来,这种偶像崇拜的爱,你越努力,越受伤。用一句话来说,破罐子破摔,难以复原。

再来看,黛西与丈夫汤姆的需求之爱。黛西爱汤姆的钱和地位。她享受当少奶奶的生活。对她来说,身份及地位胜过一切爱。“他们结婚时的盛况是路易斯维尔人前所未见。”

可是,汤姆风流成性,新婚夫妇在渡蜜月时,他就和一位不知名的酒店服务员搞在了一起。所以尽管黛西早就知道丈夫出轨,有情人。她依旧没离开汤姆。

《了不起的盖茨比》:想成功怕没本事,想生活有趣却没玩法,咋办

而汤姆呢!他为何不娶其他人为妻呢?因为黛西相貌堂堂,家世显赫。从外部条件来看,他们刚好很般配。

也就是说,他们的爱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商品”的交换。不过这样的爱,他们从未真正拥有过对方,也从未幸福过。所以男去偷情,女在偷爱。

在我看来,无论是盖茨比的对黛西偶像崇拜的爱,还是黛西与丈夫汤姆的需求之爱,他们的爱全是错的。错在他们一直认为,爱是一种商品交换。金钱就是全部,金钱可以买到爱情和幸福。

那真正的爱是什么呢?

爱是无价的,而不是有价,能用金钱来衡量。

爱是两颗心灵相互吸引,是价值观的一致认可,而不是一种“商品”交换。

爱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不是付出了就有回报;

……

用一句话来说,爱是一种感觉,是纯粹的,是无条件的。

可惜,传统的爱情观、婚姻观总是告诉我们:

谈恋爱时,要找一个爱你的有钱的人;

相处时,你要看对方肯不肯为你花钱;

结婚时,你要找门当户对的人。

……

在人们眼里,若你没有把爱和金钱挂钩,就会被认为是大傻瓜,是幼稚,是没有阅历、没有社会经验的小屁孩。

但我认为,这种想法和说法不全是对的。因为被物化了的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隐形的“商品”交换。所以在我来看,世间从没有一种对等的爱,要是谁敢期望爱能等价互换,那必定注定永远得不到真爱。

《了不起的盖茨比》:想成功怕没本事,想生活有趣却没玩法,咋办

结语

好了!你现在看完《了不起的盖茨比》,知道成人世界里,最需要做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看清局面、设计人生模式和用对方式爱对人

具体怎么做呢?抛开传统的错误思想观念和做法

1.看清局面:在这个娱乐变多、思考变浅的时代,我们所有努力大多数是都用来欺骗自己。因为我们总是不知不觉中,沦为娱乐时代的“附庸品”。尼尔·波兹曼曾说过一句特别对的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听起来似乎是危言耸听,但是真实世界确实如此。不过,你也无需恐慌,因为成人世界里,贪玩并没有错,错的是你迷失自我,心中没有像盖茨比一样,藏着一盏“绿灯”。

2.设计人生模式:马斯洛需求需求层次理论,不全是对的。人生不是一场玩金字塔式的爬楼梯游戏,先物质富裕,后精神丰盈。人生更像一个能百花齐放的“万花筒”。

3.用对方式爱对人:爱不是简单“商品”交换,而是价值观一致认可。被物化了的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隐形的“商品”交换。可以说,世间从没有一种对等的爱,要是谁敢期望爱能等价互换,那必定注定得不到真爱。

最后,愿2020年的你,别再跟像黛丝等人一样,成为时代的迷失者,也别人成为下一个像盖茨比,用错位的方法设计不对的人生模式,更为糟糕的是自己还执迷不悟。

从现在开始,你要让与不对想法、错误的人与事说声再见,以此来打开自己有趣人生的新旅程。

《了不起的盖茨比》:想成功怕没本事,想生活有趣却没玩法,咋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