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酱油”打出千亿帝国:小作坊到市值超3千亿,造就亿万富翁

调味品作为一种补充食品,消费量虽小,但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熟悉的调味品公司的名字,比如老干妈,他一年能卖出6亿瓶辣酱,收入超过40亿元。比如,王守义的十三香,几元钱的东西也能卖出近20亿元。还有一些著名的调味品公司,如王致和、恒顺、加加、味美好、六必居、李锦记、莲花等知名调味品企业,他们都赚了很多钱。种类繁多的调味品中,酱油无疑是市场规模占比最大的。

根据数据的潜在工业研究所,中国调味品市场的规模超过3000亿,而酱油的份额超过40%,远远领先于食醋、味精等调味品,酱油对家庭的普及率达到99%。也就是说,几乎每家每户都需要买酱油。从数据上看,酱油是一个千亿规模的大市场,而且是如此巨大。这一巨大的市场也催生了一家传奇企业,靠一瓶酱油就卖出了3000亿元的市场价值,成为中国调味品行业的王者。

“一瓶酱油”打出千亿帝国:小作坊到市值超3千亿,造就亿万富翁

这家以"打酱油"而成为中国调味品之王的企业,就是海天味业。

据海天味业2018年报告显示,海天味业年收入达到170亿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接近44亿元,其中酱油占60%以上。据行业分析,高端酱油的单价仅为7-10元,也就是说,平均单价低于10元的酱油,销售额就达到了102亿元,这意味着海天味业的瓶装酱油销量每年超过10亿瓶。以中国4.3亿家庭来计算,相当于每户消费2.5瓶。

1982年,26岁的庞康进入公司,任佛山市珠江酱油厂副厂长一职。

和白手起家的大佬们不同,庞康一入厂,接手的就是已有百年声誉、几十年生产历史的大厂子,他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带着员工穿好衣、吃饱饭那么简单,而是要将这个小有名气的地方厂子做成全国赫赫有名的生产大厂。

任重而道远,压力可想而知。

“一瓶酱油”打出千亿帝国:小作坊到市值超3千亿,造就亿万富翁

做了3件大事
他把公司做到市值3000亿!

别看当上了领导,但庞康肩上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全厂几百号人的吃喝拉撒都靠他养着,他必须拿出本事,让这个百年酱油厂再次腾飞。

于是,庞康殚精竭虑,决定做3件大事。

第一、产品规模化、品质化

庞康一直坚持一个观念:“传统产业要发展,规模化是关键。”

传统的作坊式生产,已经无法满足海天走向全国的需求。

刚接手厂子,庞康就斥资3000多万,几乎把整个厂子的所有家底掏空,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生产线。

2005年,他又斥资10亿建了一座100万吨的生产基地;

2008年,庞康建起80万平方米的阳光晒池群,并投资10个亿,从德国引进10条自动生产线,119道工序全部自动完成。

2014年,又投建了一座150万吨的生产基地。

一连串的大手笔,展示了庞康的胆量和魄力,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投入,海天的产品才得以规模化生产,为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

不仅要数量,庞康还非常注重质量。

“一瓶酱油”打出千亿帝国:小作坊到市值超3千亿,造就亿万富翁

一直以来,传统的酿制酱油的办法都是把黄豆放在太阳下暴晒,磨豆,然后发酵,但这种古法消毒不干净,有卫生隐患。

于是,庞康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技术团队,重点攻克天然晒制中的菌种问题,

“使酱体产出更多的有机物质,将黄豆中的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从而提高酱油的鲜度。”

为了解决卫生问题,他还斥资5000多万,硬是将海天酿造工程技术中心升级为国家级技术中心。

自此之后,所有出厂的海天酱油,都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做酱油的黄豆,都通过美国进口的气相、液相色谱仪、GC-MS等10台仪器进行监控;

灌装的瓶子,经过洁净热水冲洗、洁净蒸汽杀菌、洁净空气吹干三道关口;

瓶盖经过负离子除尘、紫外线杀菌两道程序;

灌装也要经过巴氏灭菌和超细过滤双重灭菌工序。

在全封闭环境内,每条生产线每小时灌装48000瓶酱油。

每一瓶海天酱油,是哪一天,哪条线,哪一笔订单生产的,都可以查到。

在高规格的品质把控下,海天的产品如此受欢迎,自然就不足为奇。


第二、有了强大的渠道网络,才能把货物卖出去

产品生产出来,还要把产品卖出去才行,庞康就非常注意构建渠道网络和分销商管理制度,堪比西周分封制。

他划分出一支含1500家经销商、5000家分销商的中层网络队伍,并培训了1000人作为“特种兵”,分派到经销商与分销商中。

这样一来,全国一共总揽了33万个终端营销网点,尽可能扩大了销售范围。

不仅如此,一个地区至少设2名经销商,一方面相互制约,另一方面刺激竞争。

如果有经销商能超额完成任务,庞康不仅按月结算,还动不动有额外奖励,包括苹果手机、宝马、奔驰等。

所以,不少“忠诚”的经销商,甚至只代理海天的产品。

这样的管理办法,让海天构建了一个及其高效、有序的营销网络,在业内也是纷纷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第三、品牌,就是价值

“品牌就是价值,品牌就是信任。”,庞康深知品牌对于海天的重要性。

早在1992年,他就启动了品牌战略,推出企业识别系统,让海天从“广东味”变成“全国味”。

1994年,庞康把公司名称从珠江酱油厂,改为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公司,“海天”这个关键词被大众熟知,甚至沿用至今。

在这之后,庞康始终很注重打造品牌效应。

他先是在佛山总部建立工业旅游项目,让游客可以全流程观察酱油的酿造过程。

之后,他又扩宽宣传渠道,不惜重金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招标时段投放广告。

后来互联网时代到来,他又注重线上传播:

“忆童年”的广告、动画广告、植入综艺、电视剧......这样的做法,更是让海天的品牌深入人心。


不仅如此,他还力排众议,拓宽海天的产品种类。

原先海天只有酱油一种产品,由于调味酱的原料及工艺与酱油高度关联,海天具备巨大的开发优势,于是庞康开发了调味酱。

这个调味酱一面世就大受欢迎,现在为海天贡献15%的营收。

2014年,海天收购开平广中皇食品公司,进军腐乳领域;

2017年,海天收购镇江丹和醋业公司,在醋市场发力。

到2016年,酱油、蚝油、调味酱三大品类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63%、15%和15%。

庞康的多元化之路,总算走对了。


一夜造就34个亿万富翁他却只想把中国酱油推向全世界!


在庞康的苦心经营之下,海天的路越走越顺,2014年还成功上市,总市值超过497亿。

34个员工身家过亿,庞康更是以199亿元的身家,跻身于顶级富豪行列。

短短5年过去了,海天的市值从不到500亿上升到今天的3000亿,庞康的身家也从199亿元上升到638亿!


但庞康依然低调而努力,他心中的目标只有一个:

“舌尖的中国,必须自己做主!中国人的碗里,必须盛自己的酱油。”


在他眼里,海天不仅仅是企业,酱油也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它们更代表着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习俗与精神。

他要做的,就是努力把这种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更多人知道中国文化的魅力,知道中国传统的魅力!

2001年,海天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2009年海天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2013年海天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2018年海天销售收入突破170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