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古人心心念唸的杏花春雨,這13首詩詞中的清明節,究竟有多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恐怕對於大多人來說都太熟了,出自唐代詩人杜牧,可謂描寫清明節的代表作:江南,清明時節,春季裡細雨紛飛,而清明節本來有祭祀悼亡的意思,人心中不由自主就會泛起愁緒。這時尋找酒家, 既是為了避雨,也可能是想借酒驅走春寒,暖暖身子,更或者是借酒消愁。此時有個牧童指路前方的杏花村,便留白了,隨讀者想象。

被古人心心念唸的杏花春雨,這13首詩詞中的清明節,究竟有多美?

這首詩沒有典故和生字,極其淺顯易懂,但可謂大巧若拙。"紛紛"形容出春雨潑灑卻細如牛毛的特點,"斷魂"和"行人"都在暗示詩人是個為前程奔波在外的行客,問酒家的情節則是既合理又巧思,"杏花"更是和"春雨"、"江南"緊緊聯繫到一起的意象,所以情節畫面雖然簡單,想一想卻很美,而且寫盡了清明這個節氣雖然處於新春,卻獨有一分惆悵沉靜的感覺,所以成為了人們一提到清明節就會第一時間想起的古詩。

被古人心心念唸的杏花春雨,這13首詩詞中的清明節,究竟有多美?

唐代的清明節已經有了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的意思,唐代以前這些活動其實屬於清明節前兩天的另一個節日——寒食節。寒食節作為節日的歷史比清明節更早,原本是紀念因"不言祿"而被燒死的名士介之推的節日:介之推是春秋晉文公時候的大臣,立下功勞後不求名利,歸隱山中;晉文公不惜燒山逼迫他出來相見,介子推不出,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為此下令介之推受難之日全國禁火寒食。到唐代時,寒食節才漸漸和清明節合而為一,並且流傳至今。

被古人心心念唸的杏花春雨,這13首詩詞中的清明節,究竟有多美?

除了吃寒食,掃墓、祭祖這些悼念先人之事,給清明節蒙上了春季節日裡特有的一抹悽清色彩。悼亡,不免要想到生死,宋代高翥的《清明日對酒》就寫得很淋漓盡致: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全篇幾乎都在寫清明時的所見景象,有些直到現在我們也並不陌生。祭拜的人來來往往,但各找各家,並不快樂交談;燒紙錢的紙灰四處飄灑,生者悲慟哭泣。然而相見之後,逝者的墳頭上野獸睡眠,仍然是無盡的孤寂 ,生者晚上回家,面對兒女們的歡聲笑語,彷彿來往於兩個世界。最後詩人才看透了:活著就應該把握當下,死了就是另一回事,什麼也帶不走。生死之鴻溝,哪裡是一層黃土說得清楚的?

被古人心心念唸的杏花春雨,這13首詩詞中的清明節,究竟有多美?

清明,是讓人多思生死之哲理的時節:"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這個節日的意蘊深處,正是今日此節你在地上,數年後你便會換個位置。

這不是什麼好悲哀的事,人人皆如此:"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大家到頭來不論聰明美醜,都會變成一抔黃土。然而,重生死、敬天命的人就不會飄飄然,這就是古人思索出清明節的智慧。

因為這是清明節的重頭,所以這個節日讓人總想起"欲斷魂"的事也情理之中,加上清明節天氣總是不定,而且確實容易下雨,春天裡又是一下雨就降溫。所以詩詞中寫清明總是雨打花落,不同於其他時候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被古人心心念唸的杏花春雨,這13首詩詞中的清明節,究竟有多美?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乃至陸游的名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描繪清明,潮溼的、寒涼的,石青色的色調,最為常見,像清香但略為苦澀的茶水。

不過,清明除了繼承寒食的色彩,也有它自己原生的一面。最早清明只是一個春季的節氣,初春氣溫回暖,一眾花開,然而到了清明降溫時卻已經謝了許多了,之後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蒼翠,清明位於這個節點上,正是感受春天的好時節。北宋最有名的婉約派詞人之一的晏殊的代表作之一,就是這首寫清明的《破陣子》:

被古人心心念唸的杏花春雨,這13首詩詞中的清明節,究竟有多美?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梨花、碧苔、黃鸝、日長,還有柳絮,都只是一點點,要麼剛去,要麼剛有,清明節獨有一股婉約但有生命力的氣質。

清明好時節,不僅是晏殊的個人感受,"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不管身在何處,天下同一春,清明時節的春意總是引人嚮往的。宋代詩人程顥也寫自己清明郊遊,四處春意蓬勃,應當好好享受時光:"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還有歐陽修也趁著清明去遊西湖:"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花紅柳綠,遊人馬車,實在是春日盛景。

被古人心心念唸的杏花春雨,這13首詩詞中的清明節,究竟有多美?

就算不大費周章去旅遊,插柳、踏青、蹴鞠、植樹、放風箏、鬥百草……這些活動,也是清明節的重要內容,有些至今仍存。

《破陣子》的下半部分"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就寫的是清明時節小姑娘玩鬥百草,贏了之後笑意盈盈的樣子。或者你不愛湊熱鬧,也大可以叫上最好的朋友,一起喝酒談天,乃至同古人一樣賞花讀書,也不錯: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

無花無酒,無趣,換言之能夠對酒落花前便足矣。各人自有各人樂,總之清明這個充滿哲理意味的節日,並不只有一味的傷感, 更有通達天命以後享受當下的快樂。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被古人心心念唸的杏花春雨,這13首詩詞中的清明節,究竟有多美?

又是一年清明,慎終追遠之時,也已春光爛漫。好好感受,莫要辜負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