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的收穫-《從對抗到共贏》Grace Shen

上幾期寫到中信出版社和我們合作的《從對抗到共贏》中的第七種策略,我們每天講解一個談判策略,並配以相關的成功或失敗的談判案例,幫讀者進行分析提升。

《從對抗到共贏》之策略七------互利互惠

無論中外,談判中都有談及互利互惠的原則,這是從對抗式你死我活,你輸我贏的談判思維轉變為共贏互利思維的最重要的談判原則。這個世界上有非常多善良的人,人性本善,但是利己利人必須平衡,沒有人是永遠長期利他不圖絲毫回報的傻子,雖然有時候人群中有人度量大一些,有些度量小一些,不思考利他。我們極其主張越是善良的人們越需要有足夠生存和發展智慧,去分辨,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最重要的人,最值得的事上,合作項目儘快找到最恰當的人,時間精力是最昂貴的資源。

前幾期談判的心理測試題中第一題就問:您覺得為了表達一定的交往或談判誠意,需要給對方一點甜頭或好處,做一些退讓來促進談判嗎?問卷回收後,大多數善良聰明的人說,他們會這麼做的。多麼善良的人們啊。為大家的善良感動。但事情真的那麼簡單嗎?

其實很多男性談判專家會主張:不要輕易退讓,希望用退讓的方式表達真誠以博得好感效果因人而異,我們主張不輕易退讓並不是貪婪的表現,而是在談判高手看來,每次談判退讓都需要有所獲得,以推動談判創造互利共贏的價值。因為沒有明確要求回報的退讓,別人會很容易覺得是我們弱勢,習以為常,理所當然,進而得寸進尺,最終因一方不堪重負而最終破壞雙方關係。(為什麼這段我不提女性談判者?因為在調查中,發現女性談判者概率上有更多願意犧牲利益獲得和諧關係的人)

這裡分享一個年輕人Jack在南極打鹿被狼追的故事給大家。

Jack 是個20多歲出頭的小夥子,為了謀生來到南極打鹿,這一天他運氣很好,終於打到了一頭很大的鹿,正坐著雪橇往營地趕。突然發現有一頭狼跟隨其後,緊追不捨,是要吃了Jack和鹿肉的打算。雪橇拉著Jack這個年輕力壯的人和大鹿肉已經氣喘吁吁,Jack似乎已經聽到狼的喘息聲了,急中生智,麻利的用刀割下了鹿肉,甩給了狼,希望因此爭取一點逃跑的時間。這樣做會有什麼效果呢?大家可以考慮下,真的可以逃脫虎狼之口嗎?

狼吃了鹿肉,跑得比之前更有勁,更有慾望和野心了。只聽它大聲嚎叫,引來了十頭和它一樣的狼,緊跟Jack之後,Jack只能再扔,眼看鹿肉快割完了,引來的確是100頭狼。所以,在我們談判和生活中要特別小心退讓這個詞,一定要每一次退讓獲得一些想要的,互惠互利才可能公平合理。

《從對抗到共贏》中談到了很多類似的案例,因為篇幅有限,分享案例數量不能太多(沒人願意看我長篇大論),比如生活中的談判學,在買賣房子交房驗房的時候,對方總會挑各種刺(用鄙視策略,尋求額外利益的談判策略),來求得更多的利益或退讓,您大可以輕輕和善的告訴她/他:房子的開關問題,水電費等這些瑣碎的小數字,我看您自己解決一下吧,我可考慮下允許您在合約規定搬家日前,提前兩週把傢俱搬進來以彌補這些小問題,給人方便,自己方便。

作者簡介:Grace Shen, 美國南加州大學IPPAM管理學碩士,法國尼斯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在讀第六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TESOL,曾飛赴巴西FGV(巴西第一商學院)學習,杭州師範大學國際商學研究者,教師。中非民間商會會員,江蘇省浙江商會及基金會監事會成員,中美硅谷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廣東及時雨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浙江省國際會議會展協會會員,美中投資促進會國際教育專家,華麟國際CSO,浙力英語教育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