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唱歌氣息問題,聲音在上,氣息在下,聲音在前,人在後面

教你歌唱的“對抗”。

我們歌唱中忽視了支持力,沒能正確掌握用力的方法,或不能正確運用歌唱的支持力,要想獲得好的歌聲幾乎是不可能的。歌唱支持力是多重的,大致可分為胸腹腔支持力、口咽腔支持力、頭腔支持力三種。

解決唱歌氣息問題,聲音在上,氣息在下,聲音在前,人在後面

一、胸腹腔支持力

我們知道歌唱過程中的氣息是向體外流的,但為何要常提起歌唱時需保持吸氣狀態呢?這是為了有效地控制氣息,控制主要是通過胸部的向下擴張和上腹部向四周擴張來實現的。而運用這種控制所需要的力量,就是胸腹腔支持力。這種力的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其基本形態相當於作深吸氣時的肌肉舒張狀態。

歌唱中要實現正確的用力,還需要明確力的支點(著力處),否則就會用不上力。胸腹腔支持力的支點是個點面結合的部位,其實就在上腹部的腰圍四周(包括橫膈膜)及小腹,其中最重要的是後腰與上腹的中部——丹田。

二、口咽腔支持力

口咽腔支持力的支點之一可想象在後咽壁的中間部位,歌唱時以該支點為中心,作力的上下舒展運動,從而產生上下對抗力。一個以上顎(軟硬顎之間)上提時的中心處為支點,用意念有意識地與前鼻咽腔部位的向前傾向相抗衡,作力的反向運動,以產生前後的對抗力。

解決唱歌氣息問題,聲音在上,氣息在下,聲音在前,人在後面


三、頭腔支持力

頭腔支持力也有上下對抗和前後對抗的兩種不同形態,其產生的區域有兩個:即頭腔部位的前鼻咽腔區(面罩)和腦後區。

前鼻咽腔區支持力的一個支點可想象在該區的中線位置(眼部),歌唱時應以該支點為中心,作力的上下雙向舒展動作,由此產生上下對抗力。該力作用時的具體呈現為臉部(尤其是上臉部位)的積極興奮,即微笑狀,它能有效地使該區域成為歌唱者的高音位出聲通道。

另一個支點可想象在前額外的正上前方(約一尺處)。歌唱時以該支點為中心,作力的前後雙向舒展動作(每唱一字完成一次較大幅度的舒展動作)。

解決唱歌氣息問題,聲音在上,氣息在下,聲音在前,人在後面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