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融媒:王建龙:发展“沙产业” 治沙增收两不误


每年春天,对于王建龙来说,是最繁忙的时候,不仅要查看防风治沙防护林的成活率,还要及时采挖防护林中的肉苁蓉。目前,王建龙已在蓼泉镇南沙窝治沙9000多亩。

临泽融媒:王建龙:发展“沙产业” 治沙增收两不误

蓼泉镇双泉村村民王建龙说,“2015年,我们流转双泉村的南沙窝大概是9000多亩,流转的第二年我们开始种植梭梭,到目前为止,种植了有7000多亩梭梭,为了更好地发展林下经济,产生经济效益,我们在梭梭下面嫁接肉苁蓉,现在有将近5000亩左右。”

肉苁蓉是寄生在梭梭根部的一种名贵中药材,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经过几年摸索,王建龙摸着了梭梭嫁接肉苁蓉的门道,研发出苁蓉切片、苁蓉茶等产品,取得了可观效益。

“去年,肉苁蓉的收入大概是二三十万,今年可能达到五六十万。”蓼泉镇双泉村村民王建龙脸上满是喜悦。

临泽融媒:王建龙:发展“沙产业” 治沙增收两不误

为了更好地持续有效发展林下经济,在嫁接肉苁蓉的同时,还栽种枸杞570亩,沙枣树1000多亩。每年到了繁育苗木、栽种枸杞的时节,是用工量最多的时候,一天用工人数达200多人,吸纳周边的农民和贫困户就近务工,不仅自己取得了可观效益,还带领周边老百姓脱了贫。

蓼泉村村民任晓琴说,“最近家里地该种的都种到地里了,利用空闲时间过来这儿挖肉苁蓉,一天也能挣110块钱,我觉得就近在这儿打工也挺好的,已经在这连着干了七八天了,要是老板有活的话我还会继续在这干。”

如今,南沙窝裸露的沙丘已经被一簇簇茂密的梭梭所覆盖,林场已接种的梭梭林达5000亩,年产肉苁蓉60吨,肉苁蓉产业逐步成为王建龙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蓼泉镇双泉村村民王建龙说,“今年我们又改进了加工的方式,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引进了一台烘干机,进行烘干,目前正在安装,明后天就能投入使用了。加工好的肉苁蓉呢我们主要销往药厂,还通过线上销售,包括淘宝、抖音上再进一步的做推广销售。”(李伟丽 、岩蕙 、郭海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