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如何掌握MEMS技术的?

耐威科技收购Silex是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中国为成为计算机芯片领域的世界级制造商,是如何物色和收购关键技术的。

更新于2019年1月31日 06:30 英国《金融时报》 Emily Feng 北京报道

2015年,中国民营企业耐威科技(NavTech)收购了瑞典公司Silex Microsystems,从而获得了后者所掌握的制造加速度计、陀螺仪和其他微型传感器的技术。此事在当时并未被大肆报道。

耐威科技专门开发应用于航空、卫星和国防领域的导航技术。在收购Silex不久之后,耐威科技宣布将“依托Silex”的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斥资3亿美元在北京兴建一家工厂。在从手机和医疗设备到自动驾驶汽车等众多产品中,芯片起到越来越核心的作用,而MEMS是嵌入芯片的组件。

但是,对Silex的收购是通过一系列的投资控股公司来完成的,而中国政府控制的基金参与了这个过程。新工厂坐落在一家国有工业园里,并得到了一家国有半导体基金——北京集成电路制造与装备基金(Beijing Integrated Circuits Fund,下面简称北京集成电路基金)的支持。

这是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中国为成为计算机芯片领域的世界级制造商,是如何物色和收购关键技术的。北京方面努力想要减少对关键部件的进口,相关战略被称为“中国制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政府已为此投入了数千亿美元资金,而掌握MEMS技术是这项计划中的一个方面。

“鉴于在寻求收购交易的相互盘根错节的资本当中,子基金多如牛毛,一些以私人投资机构身份出现的实体,其部分资金来自跟政府有关联的基金,也就不足为奇了,”研究公司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驻北京分析师兰斯•诺布尔(Lance Noble)说。

Silex高级副总裁托马斯•鲍尔(Tomas Bauer)对这些担忧不以为然,称耐威科技收购Silex是“纯粹的财务”安排,使Silex能够筹集到在一个核心市场扩张所需的资金。

“Silex利用专家咨询公司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Silex所具有的MEMS晶圆制造技术中不包含任何受到出口管制的技术,”他说。

Silex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欧洲的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加拿大的Teledyne Dalsa和台湾的台积电(TSMC)。

Silex不是近年来中国投资者在政府资金帮助下收购的唯一一家瑞典MEMS公司。

2017年1月,瑞典半导体公司Norstel被安芯基金(An Xin Capital)收购,价格未对外披露。该基金拥有500亿元人民币(合74亿美元)的规模,由福建省政府联合规模达218亿美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Nat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Investment Fund)出资设立。

安芯资本管理人、福建民企三安光电(San’an Optoelectronics),在2016年还参与了竞购德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Aixtron),但没有成功。

“这些收购有规避瑞典出口管制机制的可能。因此,在中国军队的军力现代化过程中,瑞典也许无意中提供了帮助,”瑞典国防研究局(Swedish Defence Research Agency)的分析师耶克•赫尔斯特罗姆(Jerker Hellstrom)表示。

瑞典官员拒绝置评,但提到了前企业部长米卡埃尔•丹伯格(Mikael Damberg)在《瑞典日报》(Svenska Dagbladet)发表的一份声明:“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才应该为公司业务部门的持续运营负责。”此言是在为政府可能受到的任何批评开脱。

耐威科技和北京集成电路基金均未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参与收购半导体资产交易的各个基金和投资工具之间有着重重叠叠的关系,说明监管机构在为保护敏感技术或军民两用技术而对投资进行审查时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2017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否决了Canyon Bridge Capital Partners拟斥资13亿美元收购美国半导体公司莱迪思(Lattice)的计划,原因是该交易的投资者背后有中国国新控股(China Reform Holdings)的支持,后者是一家政府控制的集团,管理着一只30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

但还是有多笔交易获得批准。2015年,专门设计图像传感器的美国半导体公司豪威科技(OmniVision)被一个中国财团收购,其成员包括私募股权基金华创投资(Hua Capital),后者由顶尖国有芯片制造商紫光集团(Tsinghua Unigroup)的控股股东联合创立。豪威科技未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一份信用评级报告显示,华创投资代表北京集成电路基金进行股权投资。报告称,在该交易中,这家国有风险投资基金已“将在美国上市的豪威科技公司私有化”。

欧洲政界人士已提议成立一个类似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机构,让布鲁塞尔有权力阻止涉及敏感技术的外资收购。但两名外交官表示,多个欧盟成员国的反对已使这一提议降格为一个“协调框架”。

中国商务部前高级官员孙永福表示:“一开始他们有过拟定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的考量,但由于许多国家反对,尤其是在东欧,就更改了。”

耐威科技的发展轨迹使人们得以了解中国产业政策是如何挑选优胜者,然后通过帮助它们获得大好商机和高科技资产来培育它们的。

耐威科技创始人杨云春2001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杨云春入选“千人计划”(Thousand Talents)的专家,该计划旨在从海外吸引人才。2007年创办公司后,杨云春被纳入了使用政府经费开发先进技术的“863计划”。

到2011年,耐威科技获得了为一些知名项目提供零部件的合同,如百度(Baidu)的Apollo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以及中国政府主导的“北斗”(Beidou)卫星导航系统,后者是美国GPS的竞争对手。耐威科技还为中国的无人机和战斗机提供导航技术,包括中国军方与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枭龙(JF-17)战斗机。

2015年,该公司迎来了一个黄金机遇。当年7月,北京集成电路基金新设立的瑞通芯源半导体科技公司(Ruito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ies)通过子公司运通电子(GAE Ltd)收购了Silex。

在那一个多月前,耐威科技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筹资4800万美元。2015年年底,耐威科技完成了对运通电子的收购,间接控股了Silex。北京集成电路基金随后向耐威科技制造MEMS的新厂投资6亿元人民币(约合9000万美元)。

不到两年后,MEMS制造业务已成为耐威科技增长最快的收入来源,当年大幅增长近175%,至3.193亿元人民币(约合4700万美元)。

理查德•米尔恩(Richard Milne)挪威补充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