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真的是你想多了,生活中哪有那麼多與你“三觀不合”的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起,“三觀不合”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對於不喜歡的異性,我們的理由可以是“三觀不合”。對於婚姻中的另一半,當婚姻維持不下去的時候,給出的理由大概率還會是“三觀不合”。對於工作中和生活中的那些看不順眼的人,我們還是會祭出“三觀不合”的理由。

其實,真的是你想多了,生活中哪有那麼多與你“三觀不合”的人?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就像難以找到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一樣,也很難找到兩個完全一樣的人,也就是說很難找到兩個“三觀完全符合”的人。在輕易給出“三觀不合”的理由前,我們還是有必要真正地確認下問題的根源是否真的是“三觀不合”。

一、什麼是三觀?什麼是三觀不合?

所謂三觀,一般是指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其中,世界觀是人對於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人生觀是指個人對於人生的整體看法,也就是對於人存在的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價值觀是是指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不要把三觀想得太複雜,簡單來說,三觀,就是人們對於“是非對錯”的定義和看法

其實,真的是你想多了,生活中哪有那麼多與你“三觀不合”的人?

在弄明白了三觀之後,下面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三觀相合”。所謂“三觀相合”,就是兩個人對於“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有大體一致的看法。比如一個人如果視財如命,另一個人則揮金如土,那肯定是三觀不合。一個人自私自利,另一個人樂於助人,那也肯定是三觀不合。

其實,真的是你想多了,生活中哪有那麼多與你“三觀不合”的人?

二、為什麼和同事處不好?

說個我親身經歷的一個案例,目前我在一家IT公司做項目經理。在我們公司,從事項目經理崗位的人員,會經常需要去客戶現場,經常和不同的客戶和不同的項目成員打交道。當我在SD省做項目的時候,我們項目組裡的一個成員是從SX項目現場轉過來的。

在大家熟悉之後,他經常會跟我吐槽之前他多待的SX項目現場的項目經理老李不夠地道(比如小氣、斤斤計較,自私等),反正兩個人相處地不是很愉快,最終原因被歸結為“三觀不合”。

之後不久,剛好因為公司項目需要,我臨時去支持SX項目工作。在大概20多天的時間裡,我和項目經理老李相處的還算比較愉快。感覺老李還是比較地道的,在工作之餘,也會一起喝酒吃飯,甚至於老李還會在週末喊上我們去他住的地方,親自做飯給我們吃。

其實,真的是你想多了,生活中哪有那麼多與你“三觀不合”的人?

經歷了這次事情之後,說實話,我對於老李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轉變,也比較疑惑之前的同事為什麼會吐槽老李不夠地道呢。想了之後,我覺得可能會有以下幾個原因:

  1. 任何時候,只有真正地拿出真心誠意對待對方,才能獲得對方的良好反饋,否則,很難收穫別人真誠的回饋;
  2. 首先自己對別人要熱情大方,這樣才有資格評價別人是否小氣和斤斤計較
其實,真的是你想多了,生活中哪有那麼多與你“三觀不合”的人?

三、怎麼才能正確與同事處好關係?

在任何一家公司,我們想要做出較好的成績,獲得更大的發展,那麼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不是過家家,我們不能因為不喜歡某個人,就不去和這個人進行“工作上的正常來往”。此外,對於能夠進入一家公司的人來說,真正“三觀不合”的確實太少了。很多人,就算對於個別事情有不同的看法,那也是很正常的,大多數時候還上升不到三觀不合的程度

所以,如果你跟大多數同事都處不來,那很有可能是你社交能力的問題,不能輕易地就歸結為“三觀不合”。作為職場人,怎麼才能更好地與同事相處呢?

  1. 不要帶著“有色眼睛”看別人。在日常交往中,最忌諱的就是搞“地域歧視”和隨意給人“貼標籤”;
  2. 在真正與別人交往前,
    不要讓他人的看法左右你的態度。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很多時候,關係處不好,兩個人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不要輕信一個人的“片面之詞”,從而對其他人產生“先入為主”的看法;
  3. 首先我們要做到“誠以待人”,然後才能要求對方用真誠的態度對待你;
  4. 當別人不小心冒犯你,或者做出不符合你心意的事情時,不要輕易就否定別人,或者直接貼上“三觀不合”的標籤。別人可能是無心的,多拿出一點耐心,這樣才能真正看清一個人
其實,真的是你想多了,生活中哪有那麼多與你“三觀不合”的人?

結語

生活不是“獨角戲”,周圍的人也不能可能圍著我們轉。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試著多拿出點耐心,多拿出點誠意,這樣你會發現,很多人都會以“友好”的態度回饋你。不要輕易拿“三觀不合”當作擋箭牌,否則你會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是與你“三觀不合”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