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不列顛,至暗時刻下的光明在哪裡?

雖然一開始提出“群體免疫”的英國政策被許多外媒抨擊為不靠譜,但我們也和大家分析了這可能是英國人發散性的思維提出“群體免疫”後,其實英國人也都不敢隨意出門了,英國的累計確診人數目前也有效在控制。

大家可以回顧我們的文章,“群體免疫”,我們為什麼看不懂英國人


另外張文宏醫生也提到過,不同國家現在出的政策也都是針對其國家現狀,也只有先把最壞的情況告知民眾才能順利進行下一步封城的措施。


英國大不列顛,至暗時刻下的光明在哪裡?


截止到4月2日,英國目前的累計確診人數已達29865,相較於歐洲的另外幾大國相對累計確診人數還是較少的,說明英國的防控力度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英國大不列顛,至暗時刻下的光明在哪裡?


之前的關於美國疫情的文章裡,我們也分享過,分析疫情數據時不僅要看宏觀的確診人數,也需要看累計確診七日增幅,可以看出短期內這個國家是否有控制住病例的增長。我們可以從數據裡看到七日累計確診增幅裡前十的國家沒有英國,側面可以說明英國目前還是控制住增長的。


英國大不列顛,至暗時刻下的光明在哪裡?


其次我們知道最新的消息,英國查爾斯王子目前解除隔離,而首相鮑里斯在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後進行自我隔離,目前他正在給英國民眾寫信,且計劃耗資580萬英鎊將這些信件寄給英國的3000萬戶人家,並隨信附上一份宣傳單,以敦促英國人民在新冠疫情期間老實地待在家中,在疫情好轉之前,英國需要勇敢面對這疫情蔓延的至暗時刻。但即使在這一場危機中,我們也需要理性和客觀的思考,危機中也和機遇並存。


英國大不列顛,至暗時刻下的光明在哪裡?


同時在3月29日的英國政府每日疫情通報新聞發佈會上,外交大臣Dominic Raab表示,從年輕的揹包客,到退休的遊輪度假者,目前仍有許多英國旅客滯留在外無法回家。政府正在盡一切努力幫助滯留在外的公民儘快回家。Dominic Raab先後與24個國家的外交部門舉行了會議,研究如何幫助英國公民返回。


按照英國撤僑計劃,英國幾大航空公司將負責運送依舊允許民用航班飛行的地區,但是大量正常航班被取消的國家滯留的英國旅客。這意味著航班被取消的乘客,可以獲得幾乎免費的替代航班,包括在不同的航空公司間改簽機票。針對滯留在仍有正常航班運行國家的旅客,外交部建議:請不要等待,不要冒滯留的風險,儘快預定機票。對於滯留在已經禁航地區的旅客,政府將安排特殊包機或就近的航班提供支持,幫助這些英國公民儘快返回。


英國大不列顛,至暗時刻下的光明在哪裡?


英國除了包機撤僑這一項計劃外,本土已有超過8000名新冠患者住院治療。大約一半的住院病人是在倫敦。為什麼會有一半的住院病人都在倫敦呢?首先大家要知道一個概念,英聯邦國家的發展是以大城市輻射周邊的,像英國只有倫敦,澳大利亞只有悉尼、墨爾本,除了大城市其他周邊城市相對發展緩慢。而大城市的發展集中了經濟、教育和醫療資源。所以一旦倫敦及倫敦周邊城市新增確診病患,會直接送往醫療資源更豐富的倫敦。這也是吸引倫敦周邊人才、歐洲人才更願意留在倫敦的原因。這也是倫敦房產長期短缺的原因。


英國大不列顛,至暗時刻下的光明在哪裡?


其次說起倫敦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會想到眾多世界名校,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大學等世界QS排名前50的一流高校,英國的牛津劍橋大學也讓全世界的學生趨之若鶩,倫敦的人才集中度已經領先全球。倫敦是全球領先的人才中心,擁有全球受過良好教育的城市勞動力-將近59%的受過高等教育,而全球平均水平僅為34%。它也是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城市之一。倫敦將近15% 的勞動力受僱於高科技行業,而針對技術初創企業的風險投資資金居世界之首,2016-2018年間約為224億歐元(合250億美元)。所以倫敦不僅是吸引到學生也有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光倫敦的人口也已經突破了860萬。


英國大不列顛,至暗時刻下的光明在哪裡?


我們可以看到《全球城市潛力排名》評選出可與老牌城市相媲美的新興城市。倫敦得益於其穩定的發展步伐,今年躍居榜首。不僅因為倫敦是一座全球領先的世界級城市,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商業最繁榮、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金融、商業、體育、傳媒、時尚等各方面影響著全世界,是全球化的典範。同時倫敦是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控制著全世界45%的外匯交易和黃金、白銀、原油等大宗商品定價權,也是全球最大的銀行、保險、期貨和航運中心。倫敦平均每日的外匯交易額高達2.7萬億美元,為世界第一,居民財富總額位居世界第二。


英國大不列顛,至暗時刻下的光明在哪裡?


那麼人口密度已經如此之大,且在今年成功脫歐後的英國只會吸引並留住越來越多全世界的精英人才,倫敦必定是大家第一選擇,在過去的近20年中,倫敦人口增長了25%,預計到2030年將再增長19%。我們知道有外來人口紅利及經濟高度發展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高住房的需求。並且倫敦的住宅市場供需其實是嚴重失衡的,各大媒體都針對這個問題進行過報道。每年倫敦的房產短缺率在40%左右,市場供不應求。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倫敦的房價居高不下,而且不用擔心出租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