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十,不好不壞


人生四十,不好不壞

一不小心,人就活到了一把年紀。莊雅婷說,但凡活到一定年紀,總有一些體悟忍不住要和人分享。

很多年前,我還沒有四十歲,讀到孔慶東的《四十不壞》,很是佩服,孔教授所謂的不壞,含義有三:四十歲以前俺很壞,從今往後,俺改邪歸正,再也不壞啦;四十歲這個歲數“很不壞”,青春期剛過,更年期尚遠,很讓人沾沾自喜如坐春風;四十歲以後,就煉成了金剛不壞之身,想壞都壞不了,是“呆若木雞”,或是“呆若木”的“不壞法身”的境界。

現在,再來看這個問題,人生四十真的如孔教授說的那般不壞嗎?答案是,不一定吧。


人生四十,不好不壞

世人對四十歲的看法,通常是感覺很老了。我也曾經這樣認為。

我上學時,我的老師正好四十歲,當時,他的家庭正遭逢變故。他的妻子遭遇飛來橫禍,大腦受傷,整日臥床。他們的孩子,那時上小學。白天,老師要上班,家裡就沒人照顧臥床的妻子。週末,老師兼職帶個課,家裡就沒人照顧妻子和小孩。我的感覺,整日裡,他的生活全是圍繞著臥床的妻子,年幼的孩子,還要忙著兼課掙錢,還有他的副教授的職稱。他家的廚房水槽裡堆積了沒洗的碗,門廳裡永遠不缺來來往往的學生……每時每刻都有很多事情發生。就是在這樣的苦水裡泡著的日子,他卻永遠樂觀,工作,學習,妻子的治療,孩子的教育,一樣不耽擱。課堂上,我們吃飯聚會,帶隊實習,他的話語總能打動人心。

回想這段歲月,那時,我們做學生的,有些天真不懂事,感覺,四十歲的年紀,經歷這麼多事情,太老,太可怕;而身處困境的人,本應該是萬念俱灰,萬箭穿心般地難受,卻總是開朗豁達,從不在別人面前表露。如今,看得分明,那時,曾經以為很老的我的老師,還沒有我現在這般年紀大,尤其是他的心態,應該是真的很年輕。

人生四十,不好不壞

我記得我在四十歲時,有過兩個感悟。四十歲的感覺,像是得了大獎,我要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妻子孩子的一路相伴,感謝親戚朋友的支持和幫助。四十歲的願望,就是以後能夠多請大家喝酒,“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似乎,一路歌舞昇平。

等到了這幾年,我發現,四十歲的年紀,最容易被騙;四十歲的年紀,跟這個世界無法和解;四十歲的年紀,我經常焦慮的睡不著。我想拯救世界,卻發現無法自救。曾經以為的很容易的四十歲,其實很難。

人生四十,不好不壞

二十歲時,我羨慕過,佩服過很多人。他們在我的全世界裡,呼風喚雨,資源廣泛,交際廣闊,似乎,世上沒有他們不認識的人,沒有他們辦不成的事。等到了他們和我一樣的四十歲時,我發現,曾經的我得去仰視的人,有的已經後院起火,還有的債臺高築,還有的靠騙人過活……

2019年拉吉·利導演了一部電影《悲慘世界》,電影結尾處引用雨果的話:世界上沒有壞莊稼,也沒有壞人,只有壞的莊稼人。我想,壞莊稼是壞的莊稼人弄壞的,那麼,壞的莊稼人是被誰玩壞的,還是他們本來就壞?就像那些,我曾經以為很牛X的人,現在一團糟,他們四十歲的時候,怎麼沒像孔教授那樣修成不壞之身?

人生四十,不好不壞

四十歲了,該做個怎樣的人?有人這樣寫,人到中年,向左,入世,走向人生巔峰;向右,出世,田園將蕪,胡不歸。

四十歲過後的感覺,我們就像草叢裡的螞蚱,就像井底的蛤蟆,幸運地看到了一片天空,卻無力主宰自己的命運。

也是雨果說的話:

如果你是石頭,就應該做磁石;

如果你是植物,就應該做含羞草;

如果你是人,就應該做意中人。

這最後一句,有點像八仙女發的抖音:

我看你不像中國人。

那我像什麼人?

你像我的——心上人。

人生四十,不好不壞

我上學時,就學會一段京劇,是《紅燈記》裡李鐵梅的唱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最後一句是“ 這裡的奧妙我也能猜出幾分,他們和爹爹都一樣,都有一顆紅亮的心”。我現在還能哼哼兩句。

曾以為很老的,其實還很年輕;曾以為很容易的,卻發現很難;曾以為很牛X的,現在一團糟。因為,四十歲的時候,他們不好不壞、不善不惡,他們都曾有一顆紅亮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