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孩子拼命努力能進入名牌大學,你會讓他拼嗎?

假如你的孩子拼命的,不遺餘力的努力,剛剛能進入一所名牌大學。你會怎樣做?讓他拼還是心疼孩子,退而求其次,讓孩子適當從容一些,進入一所比最高目標排名靠後一些的大學?

我覺得很多父母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玩命拼一下。用絕對的努力博得一個更好的大學,進入更高的發展平臺。

請先看好我的問題,“全力以赴,不遺餘力的拼搏。”這是什麼概念?在我們山東這樣的高考大省,普通努力程度的高中生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早晨五六點鐘起床,晚上11點睡覺,中午40分鐘左右的午睡。其餘時間除了用在吃飯、上廁所、教室、食堂、宿舍之間的路上以外,基本都是在從事學業。注意,這是學習努力程度一般的高中學生。那些毅力卓絕,努力超群的選手,在此基礎上還有層層加碼,拼搏得更是駭人聽聞。

我認識一個超級努力的孩子,在此不詳細描述她的作息時間,以防有人大做文章。你們只要知道,高三期間她每天睡眠時間少的驚人,上廁所跑步去跑步回,吃飯路上依然小跑。我一直擔心她能不能某一天突然身體垮掉。還好,她沒垮,考入了一所不錯的大學。假期回來,我以為她大學總該輕鬆一點了。誰知,她壓力重重的說:“我憑著玩命般的努力進了這所學校。我才知道,大學裡真的很不輕鬆,裡面學生大多數比我聰明,不要說成績優異,就是順利畢業,我也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看著她消瘦的臉龐以及沉重的心情,我問她睡眠時間夠不夠,她說,和高中差不多。我知道,她的身體垮掉只是時間問題,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了這樣長期的拼搏。她的資質一般,靠拼命進入一所好大學,和一些資質高的孩子在一起賽跑,這樣做是否合適?遲早會把她的身心拖垮,這是必然的結果。我曾聽過一個著名心理學專家說過,咱們國家大學生自殺現象發生最多的就是那些最頂尖的大學,這個說法不知是否準確。但我覺得可能性極大。

於是,我參悟到了一個道理,“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要去攀高。不要去力求撞線。白巖松給兒子的信還是很有道理的。於是,我更堅定了不鼓勵兒子過於拼搏的想法。萬事萬物都有限度,拼搏也是如此,人必須努力,但過猶不及。中國的校園裡充斥一些有毒的口號,鼓勵人們去拼命挑戰身體和心理的極限,卻不知道,青春年華全天候佝僂於書案,喪失了興趣,健康,這其實是一件滅絕人性的事情。這哪裡是培養人才,分明是培訓一個個身心受到摧殘的“忍者”。

努力考一所適合自己的學校就好了,適合於自己的智商情況,適合於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去高攀,也不低就。在這樣的環境裡踏踏實實的追求學業,才是最科學的定位。

資質一般的人,可以更努力,但一定要立足於現實,不要給自己定太高的目標。我有一個朋友,清華大學畢業。他就是智力超群,我們一起打牌,山東玩一種“夠級”的打法,六個人四副牌。打完牌之後,他能毫不困難地完全復局,誰出的哪張牌依次記得清清楚楚,六個人216張牌,邊打牌邊聊天的情況下記得沒有任何失誤。這樣的人,你和他拼命比學習,簡直是找死啊。

所以,最後重申我的觀點“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這個觀點也許會受到很多有志之士、鬥志昂揚之士的鄙夷,那也隨意吧!


假如孩子拼命努力能進入名牌大學,你會讓他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