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的脊柱病會久治不愈,反覆發作?(三)

通過大量的臨床觀察,我們發現很多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手術摘除椎間盤後還容易遺留腰腿疼痛,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原因有:1.腰椎形態的改變,導致腰、骶部神經受到牽拉、壓迫、扭曲等不良刺激。2.腰椎關節錯位,導致椎間孔變形、狹窄,從而使由此通過的神經根受到牽拉、卡壓而出現根性症狀。3.腰肌勞損導致腰椎關節失穩而出現關節錯位或脊柱變形。4.椎間盤的自然退變,(在幼兒時髓核為膠凍狀,含水量約90%,隨著年齡的增加,髓核的含水量逐漸減少,膠原物質逐漸被纖維軟骨所取代,並逐漸增粗、變性,且與纖維環的分界越來越不明顯,纖維環的彈性逐漸減弱,一個較小的力量都有可能導致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5.外傷導致腰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脊髓或神經根等一種或多種原因。而手術只取出了突出的髓核,解決了脊髓硬脊膜的受壓及神經根的壓迫和(或)部分粘連狀態(因為手術視野和安全的關係,術中無法完全鬆解和剝離粘連的神經根),而腰椎形態的改變、腰肌勞損等導致的腰椎關節失穩和腰椎關節錯位、椎間孔變形、狹窄等病理狀態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習慣中的不良習慣、姿勢等因素並沒有改變,也就是說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生的病因沒有完全解除。因此,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後還不能說就從根本上治癒了腰椎間盤突出症。

通過脊柱的解剖學,我們知道:在第2腰椎以下已經沒有脊髓(如下圖 )的存在,而是由無神經組織的細絲即終絲組成,外包裹硬脊膜,內有腦脊液,神經根在未出相應的椎間孔前,有一長段在椎管內運行,它們圍繞終絲形成馬尾。因此,即使椎間盤突出對硬脊膜產生一定程度的壓迫,由於硬脊膜和腦脊液有一定的退讓特性,也不一定對神經根產生太大的壓迫。下肢的根性疼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脊柱變形、脊椎關節錯位後因椎間孔變形、狹窄而產生的神經根粘連、牽拉和壓迫導致的。因此,我們認為椎間盤突出不完全是產生下肢根性疼痛的原因。這也就能很好地解釋為什麼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手術治療後仍然容易遺留腰腿疼痛,而通過手法矯正變形及錯位的腰椎能治療下肢的根性疼痛,當患者的臨床症狀完全消失後,如果再做CT或MRI等檢查,椎間盤突出的物理表現有可能依然存在的原 因了。


為什麼很多人的脊柱病會久治不愈,反覆發作?(三)

圖片來至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