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君入甕——來俊臣自比石勒,演繹武則天內心黑暗的一面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廢黜睿宗李旦, 定都洛陽,稱“神都”,改國號為“周”, 以67歲高齡正式登基稱帝, 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

武則天以一宮女,韜光養晦,費盡心機,最終奪取李唐天下。牝雞司晨, 雖然借佛僧法明之口,廣造輿論:“武后為彌勒佛轉生,稱當代唐為天子。即便威儀天下, 但武則天心裡深知自己得位不正,是用謀反手段得了李姓社稷, 因此, 名不正言不順的作祟心理一直無日無夜地糾纏著她, 讓她寢食難安。

請君入甕——來俊臣自比石勒,演繹武則天內心黑暗的一面

武則天明白 , 李氏的王公貴族不服, 忠於李氏的老臣舊將不服, 她還擔心普天下的老百姓也不服。前車之鑑:公元684年九月,如唐初開國大將徐懋公,李勣的孫子徐敬業、徐敬猷兄弟聯合唐之奇、杜求仁等起兵造反, 四傑之一的駱賓王撰寫的檄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聲討武則天並公告天下,。公元688年八月,琅邪王李衝、越王李貞父子倆相繼舉兵反抗。

儘管武則天很快鎮壓了這兩次起兵,並且殘酷鎮壓了與這兩次起兵有牽連的唐朝宗室大臣,但對武周政權能否鞏固下來,她仍然心有餘悸。武則天為了在皇帝的寶座上坐得安穩,維護自己的統治秩序,控制百姓的言論, 將那些不服她的政治對手消滅,武則天在朝廷上設置了四個銅匭 (檢舉箱) 名為接納臣下表疏,實則收受告密書信。

為了鼓勵告密, 她甚至通告天下, 凡是有人提出要到京城告密的要求, 不管這個人是幹什麼的, 農民也罷, 捕魚的也罷, 販夫走卒也罷, 各級官員都不得進行任何干涉, 而且對這些告密的人, 要按照五品官員的待遇接待, 沿途供給好吃好喝, 到了京城住國家級賓館。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馬上封官拜爵, 一步登天, 即便所告並非事實, 也不追究任何責任。

在這樣的制度下, 宵小之輩趁勢而起。

混水摸魚

來俊臣因犯奸盜罪在和州被捕入獄,曾在獄中得罪刺史李續而被打了一百杖;而後,來俊臣聞聽和州刺史東平王李續因反抗武則天而被殺,同時得知武則天鼓勵天下人告密之事,趁機以此為由寫了一封舉報信。在信中來俊臣信口胡說是自己因為得知李續有重打罪行,所以才會被其屈打成招的經歷。

隨後來俊臣得以面見武則天,來俊臣在那樣的特殊環境下猜測到武則天謀奪李氏的江山必然為李氏宗親不喜,故把握住這次機會發揮其顛倒黑白的本事取悅武則天。

請君入甕——來俊臣自比石勒,演繹武則天內心黑暗的一面

心知肚明的武則天眼見此人可以在其面前信口雌黃還臉不紅、心不跳的,明白這樣的人可為爪牙,故而不做任何調查,便提拔來俊臣為侍御史。唐朝的侍御史“掌糾舉百僚、審判獄訟、彈劾違法”從中可知唐朝侍御史的權力有多大,即使才是從六品。

“客和州為奸 盜,捕送獄,獄中上變,刺史東平王續按訊無狀,杖之百。天授中,續以罪誅,俊 臣上書得召見,自陳前上琅邪王衝反狀,為續所抑。武后以為諒,擢累侍御史。”《新唐書·酷吏傳》

剷除異己

來俊臣明白他的一切都是武則天給的,自己的生死只在於武則天的一念之間;所以只要是武則天交辦的事情,只要是武則天打擊的人,或者是他認為這是對武則天不利的,他都會義無反顧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徹底。

“上所予,自可取,生死於人,安能逆乎?是以智者善窺上意,愚者固持己見,福禍相異,鹹於此耳。” ——《羅織經·事上卷第二》

酷吏的主要辦法就是”構似是之言,成不赦之罪“。

來俊臣為了不辜負武則天的賞識,他先後糾集了一群人狼狽為奸,如:侯思止、王弘義、李仁敬、郭弘霸、衛遂忠、朱南山等。他們一群人發明了許多極為殘酷的刑具,使人聞風喪膽。甚至還寫了一本《羅織經》來羅織罪行,陷害殺人的書。,他們在審訊被告者時,從不依法辦事,他們只會一招,那便是刑事逼供,屈打成招;罪犯一上來,無論罪行大小,必須先體驗一下他發明的刑具;致使被告人在見到刑具後無不魂飛魄散,馬上俯首認罪。

來俊臣誣陷大將軍張乾勖、大將軍給使範雲仙,命他們在洛陽管放牧牛羊。張乾勖等忍受不了這般殘酷的折磨,自己申訴對於國家有功,言辭非常尖刻,來俊臣就命令看守把他們砍死。範雲仙也申說自己在先朝供職有功,說使司對自己太冤枉苛毒,來俊臣就叫人割去他的舌頭。不論官宦和百姓,見此情況無不膽裂心驚,再沒敢叫一聲冤枉的人了。

請君入甕——來俊臣自比石勒,演繹武則天內心黑暗的一面

來俊臣等一群人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興冤獄,剷除武則天一切明面或潛在暗處的敵人,上至王公大臣, 下至黎民百姓, 無不成了他們肆意打擊迫害的對象。即便是狄仁傑這樣的斷案高手也曾落在來俊臣的手裡,可見來俊臣等人的為所欲為。

“先誅唐宗室貴戚數百人,次及大臣數百家,其刺史、郎將以下,不可勝數。” ——《舊唐書·酷吏傳》

據悉來俊臣在武則天的撐腰下,當時的門閥士族、文武百官無論有罪或者沒罪的,前後被夷滅了一千多族。

“後陰縱其慘,脅制群臣,前後夷千餘族。” ——《新唐書·酷吏傳》

憑藉這些功勞,來俊臣在官場的仕途上青雲直上,步步高昇當上了左侍御使中丞。

無恥行徑

來俊臣依仗著武則天的信任,貪贓枉法,以權謀私;先後陸續被武則天罷官又啟用。肆無忌憚的來俊臣明白武則天需要他來剷除異己,故行事毫無顧忌;曾在同州任上,見同僚之妻貌美,不知廉恥將同僚的妻子霸佔為己有,並且還喪心病狂將這同僚的母親一併汙辱了。

然而來俊臣犯下如此行徑,武則天依然沒有懲罰他,相反授予他河南縣尉,一直升任為太僕卿。還賞給了他十多個奴婢。

“坐贓貶同州參軍事,暴縱自如,奪同僚妻,又辱其母。俄召為合宮尉,擢洛陽令,進司僕少卿,賜司農奴婢十人。” ——《新唐書·酷吏傳》

請君入甕——來俊臣自比石勒,演繹武則天內心黑暗的一面

有了武則天的縱容,來俊臣奪人妻女的行徑並沒有停下來,為了佔取西番酋長大將軍阿史那斛瑟羅家中能歌善舞的婢女,來俊臣可以讓他的黨羽誣告阿史那斛瑟羅意欲謀反,以此來獲取他的婢女。誣陷敵人犯上作亂,這是帝王無法容忍的行為。

與阿史那斛瑟羅交好的各酋長看到阿史那斛瑟羅被誣, 身家性命不保, 不惜違背自己民族的風俗,割破自己的臉面, 滿臉流血不止, 以此來證明阿史那斛瑟羅並未謀反。因此阿史那斛瑟羅才得以倖免。

"構敵於為亂,不赦也。" ——《羅織經·制敵卷第五》

隨後又霸佔太原王慶詵的女兒。來俊臣只要聞聽官員之中有妻妾美貌的,他便會千方百計的羅織罪名誣告他們,從而奪取他們的妻妾。

請君入甕

“臣不謀僚,敵者勿去。官無恆友,禍存斯虛,勢之所然,智者弗怠焉。” ——《羅織經·謀劃卷第九》

官場之上,只有利益,沒有朋友。來俊臣對敵人殘忍無情,對自己人也毫不手軟。

因為阿史那斛瑟羅之事,當時綦連耀與劉思禮等對朝廷處理這件事有些議論,來俊臣的黨羽長安縣尉吉頊知道這件事,便告訴了來俊臣。來俊臣告發了此事,有數十人因此受到牽連而被滅族。來俊臣仗勢想要獨攬此功,又對吉頊羅織罪名,後來吉頊得到召見而在朝廷作了訴訟,唯有他倖免。

周興當時也是與來俊臣齊名的酷吏,兩人的品行可謂不分伯仲。“鳥盡弓藏” 此時周興的利用價值已經沒有用了,隨後周興被人告與丘神勣通謀,武則天命來俊臣審問。

來俊臣明白周興不易對付,故麻痺他請他吃飯讓他鬆懈;酒酣耳熱之際, 來俊臣問周興:“如果有囚犯硬是不認罪,該怎麼辦才好?”

周興大笑說:“這太容易了,把犯人放到甕裡,四周燃起炭火,犯人肯定招。”

來俊臣如法炮製派人找來一口大甕,按照他出的主意用火圍著烤,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然後站起來說:“來某奉陛下聖旨審查於你,請君入甕吧!”周興見大事不妙,磕頭求饒,表示願意招認。

請君入甕——來俊臣自比石勒,演繹武則天內心黑暗的一面

我想有人會說如果此時來俊臣能看明白他請周興入甕的下場,及早脫身,或許能免於一死。其實不然,來俊臣樹敵太多,他已經抽不了身,可以說已經由不得他了,只能一路走到黑了;再說這樣的人權力慾極深,此時頭腦早已被權力矇蔽,你讓他放棄權力比放棄生命還難。

自取滅亡

眼見,地位越來越高,來俊臣越加膨脹,既然忘記了自己的身份,狂妄到公然自比石勒。

石勒何許人也?

請君入甕——來俊臣自比石勒,演繹武則天內心黑暗的一面

石勒可是南北朝時期後趙政權的建立者,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奴隸皇帝,親手創建了後趙王朝。來俊臣既然以石勒自比, 由此可見來俊臣的狼子野心,也可見其愚蠢不堪。

利令智昏的來俊臣或許是真的為了篡奪武周政權,既然開始不自量力的想羅織罪名誣告武承嗣等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而後又想誣告皇嗣李旦及廬陵王李顯與南北衙禁衛軍一同謀反,藉此剷除武則天的親信,剪除李氏貴胄。

隨著自身身份的提高,來俊臣開始瞧不起手下名望雖不顯赫的衛遂忠,後來因為衛遂忠冒犯了來俊臣,被來俊臣命人將其打了一頓後,兩人自此結下了仇隙。

小人心胸狹窄,衛遂忠知道來俊臣的為人,知道來俊臣不會放過自己的,故先下手為強,聯合武承嗣等向女皇揭發來俊臣謀反。

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以及吉頊等人藉機彈劾,共同揭發他的罪惡。

女皇順水推舟,將來俊臣斬於鬧市並陳屍示眾,並滅其一族,以雪蒼生之憤。

來俊臣等酷吏是武則天用來剷除異己的棋子,用來遮風擋雨的道具。因為有些事是她無法做的,就任用這些小人充當她的另一面,來鞏固自己的政權。一旦小人的勢力逐漸做大,危及自身。這時她就會不斷用這一批小人剷除那一些小人,而後又用下一批小人摘掉上一批小人。這也是為什麼丘神勣、周興、來俊臣等人相繼被殺的原因。

”上無不智,臣無至賢。功歸上,罪歸己。“ ——《羅織經·事上卷第二》

功勞讓給上司,罪過留給自己。來俊臣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