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运营之光》

本书对我个人启发最大的是 ——从用户,产品,运营三个最内核的要素给运营下个定义,同时从运营的底层思维和逻辑出发,告知做事之前应该如何思考,才能少走弯路,更好完成目标;在“道”的层面让自己对运营有了更强的确定性。

本书内容很丰富,可读性也很强,既有宏观层面的分析和思考,也有微观实操方面的讲解,但是我看下来因为我厂的特殊性,很多“术”方面的战术并不具备很强的参考,所以各种运营工种细节这里不阐述了,主要从思维和认知方面简单说下。

读书《运营之光》

首先:什么是运营?

任何一个产品,只有与用户发生关系之后才具备价值,无论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而运营是为了帮助产品与用户之间更好的建立关系,以及更好的维护好这种关系,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预手段。

运营目的最终是为了“更好的链接产品与用户””,更进一步又存在两个目的:一是能够获取用户并实现用户付费,二是能够更好的维系住这些用户,令其愿意与产品持续发生关系。——我自己理解运营的具体工作内容是根据互联网额分发和传播逻辑变化而变化的,你现在耳熟能详了产品运营,活动运营,社区运营,新媒体运营等,可能后续就会变化,“流量”和“用户”在哪里,运营的关注点就在哪里。

其次:运营的底层思维是什么?1个中心3个基本点

1个中心——找个“破局点”:不要急于去做,而是先思考,先思考破局条件是什么?一一界定清楚,各方的价值供给关系(输入输出,权责利),并在其中穿针引线,优先引入某种较为稀缺的价值,从而逐步让各方间的价值供给关系从最初的假想一点点变得确定。

找到“破局点”最简单的方法是:制造用户场景,先以最小成本搭建起来一个真实应用场景,去测试想法是否行得通,如果破局条件满足,那么整个运营策略成立。

3个基本点

1、流程化思维——拿到问题后,回归到流程,把整个问题的全流程梳理出来,然后再从流程中寻找潜在解决方案。

2、精细化思维——在流程化思维的基础上,要拆解到每个点,细分到具体可执行的颗粒度,并有效的执行并管理。

3、杠杆思维——撬动用户或者资源,通过小的点完成去促成整体完成,比如运营好种子用户,拉行业top等。

再次:运营策略受哪些宏观因素的影响?

1、 生命周期不同,运营的策略和重点都不同

—— 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a、探索期的产品 —— 运营绝不是为了获取大量用户,而是通过功能,体验,服务等能力提升,为服务大量用户做好准备,如知乎和新浪微博早期都通过“邀请码”的方式控制绝对用户数的增长;

b、成长期的产品 ——则是尽一切可能迅速占领市场,用户运营也从粗放变得精细,如14年的滴滴,根据不同地区,时段实施不同的补贴策略;

c、成熟期的产品 ——运营主要围绕“用户活跃度”, “商业变现”, “品牌树立”三个方向进行,用户运营全面精细化,如大众点评经常发各种优惠券和官方活动;

d、衰退期的产品 ——运营一方面尽可能减缓老用户流失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探索新的产品方向,争取在潜在替代产品发展起来之前,自己先替代自己。

2、产品的类型不同,运营的策略和重点都不同,工具型,社交型、电商型等

3、理解产品的商业模式和业务逻辑,寻找运营上最大的核心和突破口,主要包括以下3点:

a、根据产品的商业逻辑,来反推工作重点

b、典型用户的使用频次

①、一次性使用,如雅思托福,运营不用重点考虑客户维系,更应该关注获客渠道铺设和广告投放、询单转化,客单价。

②、中低频,如汽车保养,求职类产品,重要的是能用户每次有需求时,能最快捷高效的找到你,包含:渠道铺设,占据入口(如搜索引擎,应用商店);品牌传播,占据认知,通过活动,事件,媒体报道等方式面向行业和用户传播。

③、高频,如社交类产品,这类产品更需要关注的点是: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运营机制,补贴,用户引导等方式);在用户获取方面,打几个“分享”的场景,形成病毒传播和增长。

c、“让用户建立关系”型的产品。如电商平台,知乎

这类的运营重点在于用规则来保障用户体验,因为用户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了他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


最后:回到执行层面,如何搭建一套靠谱,稳定的运营体系?


1、 熟悉业务流程,保证顺畅运行。

梳理产品的主业务流程,结合流程找出最小run的核心链路,思考为了保证核心链路能跑通,运营端至少要完成哪些工作。

2、尽可能把“开源”,“节流”,变成固定的动作。

3、确保“最关键用户行为”发生几率。

每个产品都存在一个或者2个关键行为,比如滴滴的打车,美团的下单定外卖,一旦界定出这些关键行为,要通过用户引导流程,梳理运营机制,新手任务等各种手段确保发生几率,让用户体验到产品的核心价值。

4、用户分层及激励体系的搭建。

a、用户分层——找到“用户属性”(用户自然特性,如年龄,性别)和“用户关键行为”(站内发生的与产品主要功能相关的行为,如登录,流量,互动等)的相关性,进行用户分层。

b、激励体系搭建—— 不要试图一次性做到完美,可以激励现有用户即可,后续再迭代。

①、明确用户哪些行为需要激励,梳理一条用户成长路径,结合这个路径搭建用户等级及对应的任务。

②、搭建一套虚拟物品或虚拟货币体系,大原则是用户等级越高,权益越稀有;若是积分和虚拟货币,要注意整体系统积分发送和消费之间的平衡。

③、营造用户PK或竞争的氛围,如排行榜;竞争和比拼,永远是人的天性。

④、激励体系搭建后要加强每个环节的用户引导,尽量让用户有清晰的目标感和对目标的掌控感,如文案提升“您只需要在接5单就能进阶到金牌客服啦”。

5、阶段性通过活动,事件,营销手段扩大产品知名度,实现用户增长。这是长期运营要考虑的事情,如何形成阶段性,系统化,规模化,最终拉新或者形成用户认知。

以上!我看过的三本运营书籍里面,首推《运营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