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須知的傷娃“凶器”黑名單!警惕!莫讓悲劇再次發生!

子曰育兒,用心陪伴您的育兒之路。

筷子、勺子、筆、吸管、塑料袋、乾燥劑、潔廁靈、電源插座…生活中很多日常用品,對孩子來說都是潛在的“兇器”!!警惕!!!莫讓悲劇再次發生!

爸爸媽媽須知的傷娃“兇器”黑名單!警惕!莫讓悲劇再次發生!

1.餐具

筷子、勺子、刀、叉等。

這類餐具,孩子拿著玩,摔跤必出事

2.文具

各種筆、圓規、三角板、尺子、溫度計502膠水等等。

在各種“傷眼利器”中,鉛筆最危險,因為鉛筆芯戳進眼睛後容易折斷,筆芯滯留在眼睛裡,處理起來非常麻煩。

而圓規、尺子(尤其是鐵尺)等“兇器”,年齡小的不能讓他拿著玩兒,年齡大的孩子不能拿著相互打鬧。

3.桌角等硬物

硬物擊傷雖然不容易引發眼內的感染,但可能出現外傷性白內障、外傷性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等眼疾,也會造成失明。

如果孩子出現視力下降或重影、頭暈、嘔吐等症狀建議立即送醫院。

爸爸媽媽須知的傷娃“兇器”黑名單!警惕!莫讓悲劇再次發生!

4.石灰乾燥劑

許多零食裡都有乾燥劑,有些孩子會喜歡拿來玩兒,可萬一不慎把乾燥劑丟進了保溫瓶就會導致保溫瓶爆炸。

乾燥劑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吸水後變成氫氧化鈣,會釋放大量的熱量,使空氣急劇膨脹發生爆炸。

5.日常化學制劑

潔廁靈、84消毒液、洗衣粉等。

很多孩子因為玩耍時候不小心,讓強酸、強鹼之類的化學物品進入了眼中,又缺乏相關必要的自救知識和能力,即使第一時間送醫,眼球也會遭到嚴重燒傷。

建議家長一定要把類似的東西放在孩子們不能輕易接觸到的地方!

6.塑料硬質吸管

有的孩子邊走邊喝水,一不小心,塑料吸管戳傷眼睛、戳傷嘴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的。

爸爸媽媽須知的傷娃“兇器”黑名單!警惕!莫讓悲劇再次發生!

7.熱水瓶、湯鍋、熱水袋等

熱水瓶、湯鍋等不要放在桌旁,過燙的用具和食物一定不要讓孩子接觸到。

在給孩子洗澡時,先倒冷水、後倒熱水,防止孩子因為貪玩而急於跳到澡盆中燙傷。

8.浴缸、浴盆、水桶等

家裡儲水的地方也有導致孩子溺亡的風險。

水桶、浴缸、浴盆裡的水要及時排空,以免孩子不小心跌入溺水。

9.充電器、電源插座等

不用的充電器要拔掉收起來。使用電源插座保護蓋,避免孩子玩插座觸電。

10.太小的玩具

玩具不應該太小也不應該被容易拆卸成小零件,最好是整個玩具大於孩子的嘴巴;同時也要避免孩子玩耍塑料小球、硬幣等,防止將之塞到鼻孔、耳朵孔內發生意外。

爸爸媽媽須知的傷娃“兇器”黑名單!警惕!莫讓悲劇再次發生!

11.水銀體溫計

水銀體溫計很容易折斷和摔碎,不但碎玻璃可能扎傷寶寶,體溫計裡水銀流出後,也可能發生汞中毒。

如果水銀不慎灑在地上,及時把水銀清理出房間,並注意開窗通風。

如果寶寶誤吞水銀,要馬上用清水漱口並催吐,避免劇烈運動,及時到醫院檢查。

12.藥品

凡是成人服用的藥品或有毒的外用藥、農藥、老鼠藥、滅蠅藥等,都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最好放在櫃中、抽屜裡加鎖保管,以防孩子誤服中毒。

13.塑料袋

塑料袋、垃圾袋等要收起來,防止孩子拿到後套在頭上玩耍,導致窒息。

爸爸媽媽須知的傷娃“兇器”黑名單!警惕!莫讓悲劇再次發生!

14.牙籤、縫衣針等尖銳物

牙籤、別針、縫衣針等尖銳物品一旦被誤吞,會刺傷寶寶的食道或腸壁,甚至傷及內臟器官,引發嚴重的胸腔或腹腔感染。儘量不要用牙籤給寶寶喂水果。

15.裝飾物

儘量去掉孩子衣服上的裝飾物,如小裝飾釦、裝飾帶等。

16.硬殼果、圓物

花生米、黃豆、瓜子、棗子、爆玉米花等硬圓、 帶殼的食物或帶刺的魚肉等,儘量避免給幼兒吃。



常見兒童意外急救方法

誤食乾燥劑

寶寶如果誤食了生石灰乾燥劑,媽媽需要立刻給寶寶喝一些水或牛奶,然後迅速送到醫院就診;

如果誤食硅膠乾燥劑,硅膠乾燥劑不能被腸胃吸收,可經大便排出,但還是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更放心。

爸爸媽媽須知的傷娃“兇器”黑名單!警惕!莫讓悲劇再次發生!

誤食化學物品

寶寶如果誤食了非腐蝕性化學物質,可以第一時間催吐,但不要給寶寶大量喝水,因為大量喝水反而容易促進化學物品的吸收。如果寶寶誤食了強酸性、強鹼性化學品,需要立刻帶寶寶去醫院。

化學品誤入眼

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眼睛至少15分鐘,沖洗時應把孩子的眼皮撐開,然後儘快送往附近的醫院治療。

燙傷

衝:迅速以流動的自來水沖洗,或將受傷部位浸泡在冷水中

脫:充分泡溼後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

泡:受傷部位繼續浸泡在冷水中30分鐘;

蓋:乾淨毛巾蓋傷口,勿任意塗上外用藥或民間偏方;

爸爸媽媽須知的傷娃“兇器”黑名單!警惕!莫讓悲劇再次發生!

溺水

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口鼻內汙物,鬆解衣物;

將孩子腹部放在成人大腿上,使其頭下垂,然後按壓其背部,使胃內積水倒出

如果呼吸已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甦。

被異物勒住

馬上放下孩子,解除壓迫物;

讓孩子平躺在平地上,將頸部固定住,防止亂動;

判斷有無呼吸心跳,若沒有,要趕緊做心肺復甦,並拔打120送醫急救;

若孩子清醒,原地等待救援,不要亂搬動孩子,以免損傷頸部。

異物卡喉

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孩子背後,雙手放於孩子肚臍和胸骨間,持續用力按壓孩子胸部,直到氣管阻塞解除。

1歲以下的嬰兒,需將孩子臉朝下放置在大人膝蓋上,用力拍兩肩胛骨之間的部位5次再將嬰兒翻正,用食指及中指壓胸5次。

爸爸媽媽須知的傷娃“兇器”黑名單!警惕!莫讓悲劇再次發生!

更多育兒乾貨知識,請關注子曰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