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科專家:媽媽"傷娃"的3個行為,寵愛變傷害,脾胃虛不長個

朋友小玉自從生了孩子後,就變成了十足的"女兒奴",孩子長得漂亮又可愛,平時也很少哭鬧,小玉每次看到孩子的笑臉,都感覺心都快融化了,恨不得把天底下所有最好的東西給女兒。

腸胃科專家:媽媽

但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寵愛反而會變成傷害她的工具。小玉想讓孩子多補營養長得快,就經常給孩子做各種大補的食物,像大骨湯、排骨、蒸魚、燉雞,幾乎每天飯桌上都少不了。孩子還特別喜歡吃零食,小玉就託代購買了好多外國零食,見孩子吃的開心,小玉心裡特別滿足。但沒過多久,孩子就出現了腹瀉問題,不想吃飯,連最喜歡的零食也沒吃幾口就扔下了。


實際上,春季本來就是胃腸問題的高發期,因為剛經過了一個寒冬,再加上小玉每天大魚大肉轟炸女兒,寒氣入侵和肥膩、油炸的食物是最容易損傷脾胃功能的,而俗話說:"小兒脾胃常不足",孩子的脾胃功能又比成年人弱跟多,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出現消化問題,而且春季萬物生髮,細菌也比較活躍,飲食上更要慎之又慎,別讓孩子"病從口入"。

腸胃科專家:媽媽

媽媽"傷娃"的3個行為,寵愛變傷害,讓娃積食還不長個

1.孩子想吃什麼就給買什麼

很多家長對於自家孩子都寵愛的不行,無論孩子想吃想要的家裡都會滿足。但孩子喜歡吃的大都是一些零食、飲料、冷飲類食物,對脾胃傷害很大,加上孩子自制力差,吃起來沒完,總要撐的吃不下才停嘴,

2.過度餵養

每個家長都對自己的寶寶關愛倍加,生怕自己的寶寶餓著,想把好吃的都給他吃。但是俗語說:過猶不及。說的就是事情做得太過了反而會有負面效果,孩子的器官比較弱,如果餵了大量的食物,會加重腸胃的負擔,最後傷了娃的脾胃。不用擔心孩子吃不飽,只要平時少讓孩子吃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吃正餐的時候一定會好好吃飯不挑食。

3.把娃養懶

有時候氣溫不穩定,或是家長懶得帶孩子去樓下玩,就會給孩子個手機或平板玩遊戲、看視頻,時間久了孩子就被這些電子產品吸引,不想出門。殊不知"久坐傷脾"。不讓孩子出門不利益孩子自我免疫力的形成。孩子正在發育期,長時間讓孩子呆在家裡,不接觸外邊的空氣等等。氣溫一變化,孩子就特別容易生病。並且也更容易感染細菌病毒,造成孩子拉肚子之類的。

腸胃科專家:媽媽

寶寶積食後家長如何幫助恢復進食呢?

孩子積食後,不要急於給他們吃過於有營養的食物。如果孩子們沒有食慾,少吃上一兩頓並不會對身體有害,反而有助於改善他們的病情。

吃一些能幫助消化的零食

準備一些幫助孩子們消化的零食,如山楂片、果丹皮等。如果家裡沒有這些零食,也可以自己煮一些食物幫助消化,如山楂汁、雪梨水等,如果家長不會做或者覺得比較麻煩,也可以選擇猴菇酸鋅類營養素的小分子化合物,也有促進腸胃蠕動的功效,可以將其加入溫水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減輕腸胃負擔,有助於疏通孩子腸道,排出腸內堆積的食物。孩子消化吸收好了,身體素質也能得到提高,生病也會減少。

給孩子吃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如果孩子的積食嚴重,寶媽可以考慮給孩子做一些流質食物或半流質食物,如小米粥、爛麵條等,這樣可以減輕孩子的腸胃負擔,減低對寶寶腸胃系統的傷害。

加強日常運動

運動既能增強孩子體魄,提高身體素質免受疾病困擾,還能促進腸胃蠕動,減輕食物堆積現狀。家長在平時可以多讓孩子跑跑跳跳,也可以帶著孩子去野外踏青、爬山,都是不錯的鍛鍊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