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娃神器變"凶器",讓娃脾虛還積食,這3種食物,家長別餵了

帶孩子是一件費力又費心的事情,尤其是對新手家長來說,帶娃更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同事小欣,從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就買了各種育兒書籍,經常上網查詢各種育兒常識,生怕自己沒經驗,哪裡做得不到位,傷害到孩子,儘管如此,孩子還是隔三差五就生病。前陣子,孩子開始變得不喜歡吃飯,老說自己不餓,不管小欣怎麼變著花樣的給孩子做好吃的,孩子就是不願意多嘗一口。

喂娃神器變

後來,小欣的婆婆說,她有辦法讓孩子好好吃飯,於是專門做了大骨湯,再把煮熟的米飯泡進香噴噴的湯裡,容易下嚥,孩子特別喜歡吃。

看著孩子吃得這麼香,小欣感覺還挺欣慰的,可是誰知道孩子吃了兩個星期,又開始厭食了,而且肚子脹的厲害,還有點咳嗽發燒。心急的小欣就趕緊帶孩子去醫院做了檢查,才知道孩子是積食了,脾胃虛弱,而罪魁禍首就是在自己給孩子吃的湯泡飯。


湯泡飯,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不僅是孩子喜歡,很多大人也喜歡,因為湯泡飯既省時省事還美味,湯汁澆在飯上,使得原本無味的白米飯變得有味道,同時被泡軟的米飯就著湯汁一起,孩子三兩口就能把一碗飯吃下去,因為根本不用太過咀嚼,這對孩子脾胃的運化來說是壓力巨大的!家長還是幫孩子儘快戒掉為好。

喂娃神器變

而除了湯泡飯,還有3種食物也會對孩子脾胃造成傷害,家長別餵了

1.快餐、油炸類食品

炸雞、薯條等快餐、油炸食品也是孩子們的"心頭愛",但是這些食物不可避免的高油脂、高熱量,食材本身的營養卻在油炸過程中被破壞殆盡,並不適合消化功能弱的孩子,吃了很容易導致消化不良、積食,腸胃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引起孩子脾胃虛弱,運化能力下降。

2.大補湯

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喝大補湯,像雞湯、骨頭湯都是首選。人們覺得湯營養的主要原因就是認為精華都濃縮在湯裡。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傳統思想,研究表明,肉湯裡面的主要成分是水,而湯中蛋白質的含量竟然只有肉質中的八分之一,所以遠遠不如直接吃肉營養。而且湯裡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含鈣量並不高。

3.冷飲和功能飲料

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冷飲和冰淇淋又要重登舞臺,成為孩子的心頭愛,但是脾胃最怕寒冷,尤其是孩子,身體還處在發育階段,脾胃功能稍弱,吃下去過於寒涼的食物腸胃肯定是不適應的,容易腹瀉不說,對脾胃的健康也非常不利。

喂娃神器變

家長要知道,對於身體機能發育不完善的孩子來說,"吃什麼和吃多少"是非常講究的,因為孩子的脾胃稚嫩,對食物的運化遠遠不如成人,所以,你想給他進補營養物質,也要根據孩子的脾胃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才對!如果一味的給孩子吃大補、不適合腸胃的食物,孩子就容易脾虛積食,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對於尚在身體發育期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家長可以適時的給孩子配合補充一些多糖類猴菇,鋅棘食物,幫助調理脾胃,促進腸胃蠕動,強健脾胃功能。平時也可以多給孩子做些小米粥、山藥粥等養胃好消化的食物,孩子消化好了,營養吸收能力也能提高,及時補充身體營養。


調理孩子脾胃的2個小建議:

1、嚴格控制孩子飲食。有的家長因為孩子不喜歡吃飯,好不容易遇到一次他胃口大好,就使勁的給他吃,吃到他都肚子脹了還在叫他再吃一口再吃一口,這樣也是非常不好的。他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小孩的胃小嘛,只能裝那麼多東西,所以不要這餐吃一口,那餐吃一碗,下一餐一口都不吃,這樣連小孩自己都亂了,何況他體內的消化系統呢?

2、營養均衡。很多小孩子都有挑食的習慣,長期以往就造成營養不均衡,除了影響孩子發育,也可能造成體內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從而脾胃虛弱,越是這樣越是挑食,惡性循環。所以要讓孩子什麼都試著吃一點,不要喜歡吃什麼就只吃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