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出去的簡歷總是石沉大海?可能你的簡歷出現了這些"致命"的問題

很多職場人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困境,就是簡歷投了幾百上千份,卻都如石沉大海一般,要麼就是收到萬年不匹配的回覆信息。多年招聘經驗,閱簡歷無數的我可以告訴你,被刷掉的簡歷都有哪些共性,注意到這些,可以讓你成功過關簡歷初篩這個至關重要的環節:

投出去的簡歷總是石沉大海?可能你的簡歷出現了這些

第一種:基礎崗位應聘人,簡歷所填的現居住地與招聘企業不在同一城市的簡歷。

比如:你所應聘的職位所在地為北京,但簡歷上所填寫的現居住地為廣州。負責篩選簡歷的人會認為你是海投簡歷,有誤投的可能,另外,如果公司對此崗位的招聘週期較短,會對異地應聘人員的到崗時間有所顧慮,為儘可能地節省招聘時間,會在第一時間篩掉此類簡歷。

第二種:工作經歷的描述過於簡短粗糙,簡歷篩選負責人難以從中讀取與招聘崗位相匹配的核心信息。

比如應聘崗位為新媒體運營,簡歷中,除了工作過的公司名稱,時間週期之外,便只有一句這樣的描述:主要職責:負責微博微信的運營。既沒有具體的運營內容描述,也沒有自己在這份新媒體運營工作中所做出的成績或足以吸引眼球的亮點。可能大家會覺得像這種粗糙的簡歷只是個例,很少見,但是在大量的簡歷篩選過程中,這一類的簡歷我看到很多,這種情況不止出現在職場新人的簡歷中,也出現在工作多年的職場老兵的簡歷當中。

第三種:簡歷過往經歷與所投職位沒有任何交集的簡歷。

這一類簡歷在所有被篩掉的簡歷中所佔的比重最大,這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沒有明確職業定位的簡歷。比如:應聘的職位為UI設計師,但簡歷中的過往工作職位為前臺、督導、營業員,既沒有相關培訓經歷,也沒有設計作品。對於專業度要求較高的崗位,過往的相關工作經驗或參與的對應項目及作品,是首要的考量因素。

第四種:簡歷中所附作品鏈接打不開。

有一些人費盡心力地洋洋灑灑地寫了兩三頁簡歷,卻在最關鍵的節點掉了鏈子,如果你的簡歷不是與所招職位達到高度匹配,簡歷篩選負責人不會花時間聯繫你,重新找你要能打得開的作品鏈接,而是選擇直接篩掉你的簡歷,因此在簡歷製作完成之後,一定要反覆檢查,確保萬無一失。

第五種:簡歷中頻繁出現錯別字及病句。

我們都有過看書或看文章遇到錯別字的情況,你可以回想一下那種體驗有多糟糕,這種情況放到簡歷中,糟糕的體驗會翻N倍,因為負責簡歷篩選的人每天要查看的簡歷量非常大,而篩選簡歷又是一項非常枯燥的工作,在這種情景中,一旦出現有錯別字或病句的簡歷,被直接篩掉的概率會非常大。

投出去的簡歷總是石沉大海?可能你的簡歷出現了這些

我們常說簡歷是職場人的第二張臉,在第一張臉上我們費勁心力的護膚、美白,化妝,收穫欣賞、羨慕或妒忌。若我們在第二張臉上也像對待第一張臉這樣下一番心思,注重一下細節,追求一下完美,那麼,相信你也將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

快運營:幫助企業運營品牌和產品,輔助職場人運營職業生涯和職業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