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裝修,空間裝飾品陳設品,如何選擇與佈置?

什麼是室內陳設?

所謂的室內陳設,通常是指家庭室內陳設,包含傢俱、燈光、室內織物、裝飾工藝品、字畫、家用電器、盆景、插花、掛物、室內裝修以及色彩等內容運用。

請動動小手點擊 “關注”,不定時會給大家分享更新關於設計室內設計先鋒資訊,漲知識

室內陳設的意義

室內環境中只要有人生活、工作,就必然有或多或少的、不同種類的陳設品。空間的功能和價值也常常需要通過陳設品來體現。因此,陳設品不僅是室內環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對室內環境的影響很大,作用很大。

室內陳設的作用

(1) 加強空間含義

如圖所示為某賓館餐廳室內空間

家居裝修,空間裝飾品陳設品,如何選擇與佈置?

(2) 創造及烘托環境氣氛

如圖所示為某地鐵站候車廳

家居裝修,空間裝飾品陳設品,如何選擇與佈置?

(3) 強化室內環境風格

如圖所示為天津某中式餐廳設計

家居裝修,空間裝飾品陳設品,如何選擇與佈置?

(4) 柔化空間,調節環境色彩

如圖所示為某度假村廚房空間

家居裝修,空間裝飾品陳設品,如何選擇與佈置?

(5) 反映民族特色及個人愛好

(6) 陶冶情操

室內陳設的分類

概括起來可包括兩大類,即功能性(或稱實用性)陳設和裝飾性(也稱觀賞性)陳設。

功能性陳設是指具有一定實用價值且又有一定的觀賞性或裝飾作用的陳設品,如家用電器、燈具等,它們既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又能起到美化空間的作用。

裝飾性陳設是指本身沒有實用功能而純粹作為觀賞的陳設品,如書法繪畫藝術品、雕塑、古玩、工藝品等。

室內家居陳設品應用

  • 客廳、起居室

陳設品應有助於表達出家庭的個性與趣味,給人以輕鬆隨和的感覺。客廳,竹編沙發椅、茶几雅緻,牆上的兩幅畫起到了豐富空間和平衡構圖的作用,畫框選用木質與傢俱非常協調,鮮花植物使空間親切隨和。

家居裝修,空間裝飾品陳設品,如何選擇與佈置?

如圖所示的客廳

  • 臥室

臥室要求寧靜、舒適,在織物陳設選用時應注意柔軟的地毯,有助於消除腳步聲和其他噪聲,窗簾選用厚實的設計,可控制光線和減少外界噪聲。臥室既然是私密性的休閒區域,在室內陳設佈置上自然要儘量表現主人的性格及愛好。陳設品的選用,有助於完善臥室環境,不僅使人感覺身心鬆弛,而且也提供了自我發展、自我平衡的機會。

家居裝修,空間裝飾品陳設品,如何選擇與佈置?

如圖所示的臥室空間

  • 兒童房

第一,孩子喜歡玩耍、嬉戲,陳設品的佈置不應占據太多孩子玩耍的空間;

第二,陳設品的色彩應利用鮮明的調子來塑造明朗的性格,明快、深沉、冷暖的顏色都能給孩子不同的感受和想象;

第三,造型、圖案應活潑、生動,如動物、植物、人物等較為形象生動的造型;

第四,質地宜光滑,不易摔碎,尤其是對較小的幼兒,易碎的陳設品容易發生危險;

第五,兒童的好奇心強,富有幻想的天性,因此,陳設品的選用應儘可能給孩子以啟迪,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家居裝修,空間裝飾品陳設品,如何選擇與佈置?

如圖所示的兒童房

  • 書房

房宜佈置雅緻的陳設品,利於人們集中精力學習和工作;或有一定涵義的陳設,激發人的上進心。書房中除了常用的文具外,宜多陳列一些古玩、書畫、盆景等,這些陳設品風格比較雅緻,適合於學習環境。陳設品的色彩也宜素淡為主,書房中陳列的各種盆栽植物使寧靜、清雅的書房平添幾分情致。

家居裝修,空間裝飾品陳設品,如何選擇與佈置?

如圖所示的書房

  • 衛生間

在衛生間中佈置一些花卉、植物來產生柔和感,而且採用較鮮豔的色彩點綴,與浴室常見的白色或淺色牆面形成對比。浴室中除了必要的實用性陳設外,還佈置了一個瓷瓶和一盆花卉植物,使浴室空間柔和而浪漫。

家居裝修,空間裝飾品陳設品,如何選擇與佈置?

如圖所示的衛生間

要學會陳列品三種選擇形式。

色彩的選擇

陳設品的色彩選擇應首先對室內環境色彩進行總體控制與把握,即室內空間六個界面的色彩一般應統一、協調,但過分的統一又會使空間顯得呆板、單調。宜在充分考慮總體環境色彩協調統一的基礎上適當點綴,真正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造型、圖案的選擇

陳設品造型上採用適度的對比也是一條可行的途徑。陳設品的形態千變萬化,帶給室內空間豐富的視覺效果。如在以直線構成的空間中陳列曲線形態的陳設,或帶曲線圖案的陳設,會因形態的對比產生生動的氣氛,也使空間顯得柔和舒適。

質感選擇

對於陳設品質感的選擇,也應從室內整體環境出發,不可雜亂無序。在原則上,同一空間宜選用質地相同或類似的陳設以取得統一的效果,尤其是大面積陳設。但在陳設上可採用部分陳設與背景質地形成對比的效果,使其能在統一之中顯出材料的本色。需重點突出的陳設可利用其質感的變化來達到豐富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對空間陳設應用,選擇與佈置分享,如有不同意見的評論區拍板。從"置家"到"質家"品質生活,既要"有顏"又要"有料",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