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爱好,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坚持重要

“孩子开始的时候对钢琴、画画、书法都很有兴趣,陆陆续续都报了兴趣班。可每个都是上了一半就不想上了,送他去的时候推三阻四,实在磨不过去就又哭又闹,在家里也不爱练习。不忍心逼他,可是又怕太由着他,以后没有毅力。怎么办?”

培养孩子爱好,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坚持重要

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我们知道自主、兴趣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如果让孩子由着性子来,一遇到困难就放弃,肯定也不行。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坚持≠毅力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困惑,是因为误解了“毅力”的含义,以为毅力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咬牙坚持。其实毅力是热爱与坚持的结合。一味强调坚持,绝对不是真正的毅力。没有热爱做支撑,谁都不能长久坚持。

培养孩子爱好,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坚持重要

毅力研究的权威,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思,在《坚毅:释放激情与坚持的力量》一书中,介绍了她经过很多研究发现,毅力=热爱+坚持,毅力比智商更能预测一个人的成功。

很多学生在中学时非常努力,可是上了大学之后,就不再努力了。当然,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本来在高中总是排名靠前,现在怎么也考不过别人,感到挫折,自暴自弃了;然而其中更多的是,觉得自己已经上了大学,没有再努力必要了,所以就松懈下来了。

这些不再努力的学生,他们之前的努力,并不是因为热爱学习本身,而是被逼着学习的。所以,他们没有坚持的内在动机,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外界压力消失了,就坚持不下去了。

培养孩子爱好,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坚持重要

从“想要”和“需要”的角度来看,如果是“需要,但不想要”,也就是有坚持,但不热爱,那么只能取得阶段性的成功;只有“需要”和“想要”一致,有热爱有坚持,才能有持续的成就。

如何让孩子热爱一件事?

让孩子热爱一件事,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兴趣,让孩子喜欢这件事。自主,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毅力不仅不冲突,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孩子自主选择了自己的爱好,他才更可能坚持下去。而他越坚持,就越可能做得好,也就收获了更多成就感和胜任感,就会越热爱。

培养孩子爱好,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坚持重要

先要多尝试

5、6岁之前,让孩子暴露在各种不同的刺激之下,允许他中途放弃兴趣班。让他有充分的自由度去尝试、犯错、选择,慢慢地发现自己的兴趣。

培养孩子爱好,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坚持重要

先让孩子广泛地体验兴趣班,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浪费。安吉拉.达克沃斯在她的书中提到了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小时候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运动,篮球、足球、游泳、田径都练过,最后才选定一个方向的运动员,在运动生涯的早期,确实发展没有那些从小专攻一项运动的运动员表现好。但是,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们的表现会越来越好,最终会超越那些从小专攻一项运动的运动员。

培养孩子爱好,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坚持重要

第一,他们会更喜欢自己精心挑选的这项运动;

第二,他们试了一圈,发现自己最擅长这项运动,是真正的长项。不像那些从小专攻一项运动的人,早期的优势更多的是强化训练出来的;

第三,他们早期的各种尝试,让他们有了更多的知识、体验,有更全的训练,肌肉发展更全面。而那些从小专攻一项运动的运动员则更容易受伤。

所以,我们不用那么着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是长远的事,早点放弃不是真心喜欢的活动,可能会有利于孩子找到自己真正兴趣所在。

在这个阶段,不需要逼孩子,以为易放弃他就没有毅力了,这时候必要的放弃反而是在保护孩子的毅力。否则,如果孩子习惯于被逼着努力的话,将来有一天你逼不了他,他还会努力吗?

培养孩子爱好,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坚持重要

让孩子做主,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孩子做了一定的尝试之后,有了经验,有足够的判断力,就可以根据孩子的意见选择兴趣班了。这个阶段,父母就得注意培养他们的坚持了,不能说放弃就放弃。

每次再报兴趣班,要和孩子讨论:“这个班至少要上一个学期,要交多少多少钱,你想清楚了,如果真的想上,那就得坚持到底,每堂课都得去,回家来要按老师的要求练习。”当孩子表示真的很喜欢,坚持要去,那就给孩子报。

培养孩子爱好,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坚持重要

孩子的特点是对什么活动都容易感兴趣,但遇到挫折也特别容易放弃。如果孩子哪次不想去,就需要强迫一下了,因为“说话要算数”。孩子耍赖、哭闹的话,要坚持原则:“你答应过的,每堂课都要去。今天不去,就是说话不算数。”“如果你说话不算数,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说话不算数呀?上回说好周末带你去游乐园玩,可以不去了吧?六一节说好给你买的小飞机,也可以不买了吧?”

往往孩子坚持去了之后,会发现他其实并不是那么讨厌这个课。尤其是克服了目前的困难,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之后,他就会更喜欢这个活动了。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逼他一下,帮他度过这个难关,他会对自己更有信心,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很不错,就会更有兴趣了。这样做,既保护了孩子的自主,又培养了孩子的毅力。

当孩子上完一个周期后,如果孩子还是不喜欢,那这个时候要允许孩子放弃了。因为他承诺的事情已经做到了,后面还是应该由他自己做主。

父母还需要注意什么?

在孩子兴趣爱好这件事上,我们往往附加了很多额外的意义和期望。我们要做的是,摆正目标和心态,选择适合的路线,提供必要的支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的本意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可是目标很模糊,容易受各种信息干扰,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这方面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父母不逼一下,孩子永远不知道成就在哪儿”,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可这么说的时候往往是和走职业化路线的名人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朗朗从小在父亲的严厉管理下,最终成长为钢琴家。

培养孩子爱好,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坚持重要

还有,近来有一期《向往的生活》也曾引起热议。那一期里边吕思清、刘宪华和王迅,差不多都是从四五岁起开始练琴的。几十年过去,当初起点差不多的三人,吕思清成了世界级的演奏家,刘宪华从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而王迅甚至不好意思说出口自己喜欢小提琴,因为自己的水平,配不上那份“喜欢”。王迅失落地反复感叹:可惜我原来没坚持。

培养孩子爱好,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坚持重要

其实王迅没必要失落,小提琴对他来讲是个业余爱好。而另两位走的是职业路线,他们在表现出兴趣后,父母不仅仅是“逼一下”这么简单的,而是在从请更有名的小提琴老师,到制定细致的学习计划,提供及时反馈等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才有了他们后来的成就。可以这样说,所有支持取得成就的,都是系统工程。不要仅仅投入了“考级拿证”“业余爱好”的资源和精力,期待取得成为音乐家的成就。

培养孩子爱好,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坚持重要

既然不是走职业路线,那就踏踏实实按照一项兴趣爱好的目的来学习。有的家长想着既然学了,那就抓紧考级拿证,对升学什么的没准儿还有帮助,不然就白学了啊。这样功利性的目标,不利于兴趣的培养。你这样想的,选择的兴趣班一定是以考试为导向的,老师不会花精力去引导孩子的兴趣,你花再大的力气逼孩子,不过是拿到的证书等级更高一点而已。相当数量的孩子,过了钢琴十级之后,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了,还有很多孩子甚至坚持不到那个结果,中间就烦透了,放弃了。

培养孩子爱好,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坚持重要

培养兴趣爱好,就要放慢脚步,像爬山一样,不能急着赶路,错过了风景。需要逼一下孩子,但是别忘了,赶路是为了看到不同的风景。让孩子多欣赏、体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在团体中展示自己的才艺,这样孩子才可能从喜欢到热爱。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生命的美好,更会享受生活,更加热爱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