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大學教育質量調查說起,聊聊現在大學生能力問題

大學越來越多,中國還對大學進行改革,全世界讀大學的人數也在逐年攀升,出去留學的人也越來越多,名牌大學更是如此。那麼,我們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認為,大學在為學生提供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嗎?事實果真如此嗎?大學教育真的很好麼?我們來世界強國美國的大學教育。

從美國大學教育質量調查說起,聊聊現在大學生能力問題

在具有開創性意義的著作《學海沉浮》中,理查德·阿魯姆和喬西帕·羅克薩對美國大學生在4年時間裡真正學到了多少知識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得出的結論令人愕然。他們發現,大部分大學生在批判性思考與分析、複雜推理和寫作等重要能力上,學到的知識非常少,甚至一點都沒有。更可怕的是,有證據顯示過去幾十年來大學傳授給學生的真正技能越來越少。簡而言之:“學生表現上的提高少得可憐,當代大學校園中普遍存在學習受限的現象。”

阿魯姆和羅克薩的研究主要是基於一門考試,即大學生學習評測( CollegiateLearning Assessment,CLA),這門考試得到的關注遠遠低於學術能力評估測試或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大學生學習評測的主管部門是美國教育資助委員會大學生學習評測和其他以選擇題為主的考試不同,提出的都是開放式的複雜問題。考題會給出相關的背景材料,要求學生給出解決方案,或對替代方案進行批判。學生用一小時的時間回答一道大題,主要是表現性任務,同時還要做一些有關批判性閱讀和評價、科學定量推理、論述分析等小題。

從美國大學教育質量調查說起,聊聊現在大學生能力問題

和標準化考試的不同之處在於,大學生學習評測對高等教育聲稱能教會學生的技能進行了衡量。這些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維、分析推理、問題解決及寫作。雖然我們很反感“以考試為標準進行教學”的行為,但如果孩子們能接受“以大學生學習評測考試為標準”進行的教學,那麼他們將能學到對未來職業發展和擔負公民責任都十分重要的技能。阿拉姆和洛克薩提取了20多所大學的2300名學生樣本,跟蹤了學生們大學四年的大學生學習評測成績。他們發現,大學前兩年至少有45%的學生,貫穿大學四年則有36%的學生,在批判性思維、複雜推理和寫作技能上沒有進步。所有學生的總體提高幅度在前兩年僅7%,而達到畢業要求的學生中,進步比例只稍微高了一點點。兩位作者得出的結論是對大學教育的嚴正控訴:“從評估中的一般分析能力來看,大量的美國大學生都處在一種漂浮於學術表面之上的狀態。他們可能會從大學畢業,但事實上並沒有獲得人們普遍認為大學生應該具備的高水平認知技能。”

還有一些研究人員也對大學生學習成果之稀缺進行了調研。《失去理智》一書的作者基林和赫什認為,有太多大學生在畢業時並不具備一些關鍵能力,比如“以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方式進行思考,以中肯而清晰的方式講話和寫作,解決問題,理解複雜問題,接受任務,承擔責任,接納他人視角以及滿足僱主期望”。他們還在書中繼續講道:“拿到本科文憑,不再意味著該畢業生具有任何特定素質,比如有能力進行深度知識探索,具備基本工作技能,或表現出成熟的個性。”

從美國大學教育質量調查說起,聊聊現在大學生能力問題

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有20%的大學生在最基礎的量化技能方面一無所知。比如計算訂購辦公用品的總成本,對比門票價格,給出一份沙拉和一個三明治的價格,算出一頓午餐的賬單總數等,他們都做不到。該研究還發現,只有1/3的大學畢業生會去閱讀內容深刻的書籍,並理解書中的意思。德里克·博克在2006年出版的《迴歸大學之道》一書中這樣寫道:

高等教育機構雖然能為學生帶來許多好處,卻遠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許多大四學生畢業時都不具備足夠優秀的寫作能力,無法滿足僱主的期望。雖然教師將批判性思維視為大學教育的主要目標,但許多學生都做不到清晰地推理,無法對複雜、非技術性問題進行有效分析。沒有幾位獲得大學文憑的畢業生能用外語進行口頭或書面交流。大多數學生從來沒上過與定量推理有關的課程,也沒有獲得在民主社會中成為知情公民所需的知識。上述這些問題只不過是一部分而已。持有同樣觀點的大學校長遠非博克一人。蓋洛普最近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美國所有大學校長中有89%認為在大學教育中對批判性思維技能進行強調“非常重要”,而只有40%的校長認為大學教育在這些技能的培養上非常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