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女與李莫愁的“情”

金庸先生寫的眾多武俠小說中寫了無數給人印象深刻的女性;有的惡毒,有的善良,有的痴情,有的絕情。但無論怎樣,她們無不與“情”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當屬小龍女和李莫愁了。看似對立的兩個人,她們的命運竟都是因為一個“情”字。

小龍女與李莫愁的“情”


從古而今,凡塵中的無數女子無不向往月宮的美好,嫦娥於是飛到了月亮,可一去卻是沒有年頭的落寞。天上的仙女總羨慕人間的喧囂,於是七仙女來到人間,人啊,總是會忘記高處不勝寒,可是小龍女呢?身在凡塵,她的寂寞如天際的雲。直到有一天,她幽幽的從古墓中走到這陽光下,逐漸蛻變成了有著喜怒哀樂的女子。

如果問許多男生,他最喜歡金庸小說中的哪一個女主角,也許會有許多種不同的答案,但是,小龍女恐怕會佔到很大的比例,或者說是小龍女這種類型的女生會符合很多男性心目中的女神。在《神鵰俠侶》中,修煉“玉女心經”一直到16歲的小龍女在古墓中心如止水,守著那與生俱來的孤寂,似乎沒有凡人的一切情感,主僕之情、慾望之念、情愛之歡......從創教以來,古墓派的女人們堅守著內心的平靜、平淡、平常。

小龍女一身白衣,蒼白而秀美絕俗的面容,肌膚如冰雪,步態若弱柳臨風,這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藐菇雲山有神人焉”,這是她難以描繪的神韻。神人終究還是人,是活色生香,有血有肉的人性的人。

小龍女與李莫愁的“情”


小龍女的神性與楊過的人性在此一刻就開始碰撞並摩擦出了星星點點的火花。一個靜若止水,一個心熱似火,由冷到微熱,由楊過的油腔滑調到小龍女“臉上微微的一紅”,真實的變化已經在快速的發生了。

在楊過沒有進入古墓之前,小龍女和她的古墓躲避著人間鮮亮色彩的描繪,但古墓派同樣是江湖的一部分,人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楊過闖進了她固守著的孤寂的天堂。恍然間,空泛著冷冷光彩的那一雙眼睛便靈動起來了。朝朝暮暮幾年,才體會被人愛、憐惜的境界。我想這便符合了一個道理:“境由心造。”

有的人便會開始品讀這個意境。真的,心變了,一切都會隨著而變。當時過境遷,你回首往事,不論欣賞悲苦,我想大多人都會微微一笑,便帶過了曾經喋喋不休的千言萬語。以前愛的可能不喜歡了,以前恨的,現在也只剩下了淡淡的回憶而已。好比身在異國他鄉,到了過年過節,你總感覺天上的月亮竟會沒有家鄉的漂亮,其實月亮同是那一輪月亮,看月的人也是那個人,只是看月的那個人的心境已經變了。

在絕情谷底生活了16年的小龍女,又回到了古墓的時候的孑然,我想她的心是完全不同的了,那個把愛情植入了她的心底的男子讓16年的歲月充滿了期盼。不然,已經習慣了古墓生活的她終老於那深谷底又何妨呢?

如果說起金庸眾多武俠小說中痴情的女子,我想有人會說,穆念慈、郭襄等等;但若要說痴情到發狂,不能自已的,我想非李莫愁莫屬啊。

如果說《射鵰英雄傳》是悲憫人世苦難的英雄慷慨之“義”書,那我想《神鵰俠侶》則是柔腸百轉品味紅塵才子之“情”書。這是一部大情書,以情為主旨,幻動的情字,令我們怦然心醉的相思和悵惘,竟輕易而優美地從李莫愁這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口中說出,真不知作者是以何種深刻的感想和寓意寫來的!李莫愁因失戀而激憤,將一個聖潔美好的“情”字釀成一一幅變質的毒藥;以至當我們看到那一對白雕雙雙墜崖而死時,不禁使讀者精神一振,那一句“情為何物”似乎就要撲面而來。

其實,李莫愁又何嘗不明白自己的愛早已化為了滿腔的恨而殃及池魚呢。然而,在熾烈的愛得不到溫暖的回報時,她越走越遠,遠到了執迷不悟。我記得曾有人這樣說過:“一個執迷不悟的人是一個不會改變主意也不願改變主意的人。”我想李莫愁也該是這樣的吧。

小說開頭,寫李莫愁道:“那道姑一聲長嘆,提起右手,瞧著染滿了鮮血的手掌,喃喃自語:‘那又有什麼好笑?小妮子只是瞎唱,渾不解詞中相思之苦、惆悵之意。’”

這裡,先讓大家來看一個故事。

從前,有位叫明慧的和尚在一座深山中修行。可是每當他打坐入定時總會遇到一隻蜘蛛來搗亂,使得他無法靜心下來修行。

明慧很苦惱,於是便去向祖師求教道:“我一入定,那隻大蜘蛛便會出現,無論我怎麼趕它,可它就是不走,請祖師指點弟子迷津。”

於是祖師讓他下次入定時拿一支筆,等蜘蛛出現時就在它的肚子上畫一個圈,看看它到底是何方怪物。明慧照辦,畫完圈後,蜘蛛就走了,他也安然入定。可是等明慧出定一看,赫然發現圈竟然是畫在了自己的肚子上。

這則故事只是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呢?不同的人當然是會有不同的答案的,經歷不同,感悟不同,理解自然是不同的。但在我自己看來,人生中一定會遭遇到很多很多的困擾和煩惱,然而,其中最大的困擾往往是來自我們自己,來自我們自己的內心。所以,每次當我看到李莫愁朱唇淺起: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我彷彿聽到一聲深深的嘆息痛到無底的心窩。

小龍女和李莫愁同是古墓派傳人,一個是師姐,一個是師妹。

小龍女善良、單純,與塵世間沒有一點交集。而李莫愁卻是一個背叛師門的叛徒,她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被稱為女魔頭。她們兩個竟是如此的相對和矛盾,但是金庸卻給了她們一個相同的特點,這就是痴情!小龍女痴情的是痴情於自己的徒弟楊過,是人們所謂有違倫理道德的不論之戀;而她之所以能堅持這樣的痴情,我想除了她與楊過的感情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他與這塵世沒有過多的交集。而李莫愁則是痴情於一個痴情於別人的男人。從這裡看來,李莫愁是可悲的,是可憐的。李莫愁愛錯了人,於是這種痴情便瘋狂起來,痴情決定了她後來的一切行為,從而也導致了她悲慘的結局。而對於小龍女,可以說是她愛對人了吧,於是她的痴情便被無數人羨慕;但不管怎樣,小龍女和李莫愁都深深地植入了無數讀者的心中,只是一個多了些羨慕,而另一個卻是滿腔的惋惜和可悲。

“問世間,情為何物?”塵世中來來去去的無數人在遙問著、尋著、嘆著,前赴後繼,但卻永無止境。

面對李莫愁般悠悠的情殤,江湖人難道就沒有解決的辦法。一個老者給一個失戀的男孩講了這麼一個寓言:從前有一個人,用魚缸養了一條最名貴的金魚。有一天魚缸被打破了,這個人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站在魚缸前詛咒,眼看著金魚失水而死;而另一個則是趕快拿一個新的魚缸來救金魚。兩個答案,問,你會怎麼選擇?男孩說:“當然是趕快拿水來救金魚。”“這就對了,應該快點拿水來救你的金魚,給它一點滋潤,救活它。然後把已經打破的水缸丟掉。一個人如果能把詛咒、怨恨都放下,才會懂得真正的愛。”他還說,曾經的心痛會永遠地停留在心裡,心痛其實也是很好的,證明養在心裡的金魚依然活著。 只是可惜了李莫愁,若晚生幾百年,不然聽了這語言也許會得到些啟示。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諦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幾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元好問道盡了多少悽楚!

李莫愁也好,小龍女也罷;亦或是你我這些普通的讀者,一個“情”字,不知迷惘了多少人,不知還有多少人還在夢裡尋尋覓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