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決策的低智化表現--從中小學校長陪餐說起

Note:越簡單的管理越有效,但這不意味著管理決策越簡單越有效。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急就章式的應急決策,是低智化的體現。


管理決策的低智化表現--從中小學校長陪餐說起

3月19日,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健委共同發佈《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並即宣佈規定將從4月1日開始執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這裡:

 

第十三條 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當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簡單概括就是實施集中用餐的中小學及幼兒園負責人需要被強制陪餐。

對時事略加關心的都知道,剛剛的“兩會”期間,成都7中的黴變食品案鬧得沸沸揚揚,比很多國家大事還抓我等升斗百姓的眼球,敏感時期特殊熱點,自然要快速反映以示有關部門的決心和效率,對我們而言也是好事一樁,我也是一名小學生的家長,舉雙手贊成國家對學生用餐安全的重視和基本要求,對於規定中的大部分,我持謹慎贊同的態度。但拉出第十三條就其本身而言,基於多年的管理實踐,我對這種急就章式的管理決策的效果並不抱太大希望。

不妨將思路繞開的遠一些,社會上廣泛流傳著巴頓將軍為解決軍隊降落傘質量不佳的問題,要求降落傘廠的廠長做自己產品的試跳員,結果降落傘質量迅速提升到100%合格。這個故事的邏輯可以說是讓校長們陪餐的邏輯參照物--不是校園食品安全堪憂麼,那就讓校長自己去吃食堂好了。

可很不幸,巴頓將軍和降落傘這個段子經查證,是杜撰出來的土味雞湯故事,沒有任何事實依據。而且這個段子極有可能還是一箇中國人假託在巴頓將軍身上的“國產貨”---我們不能從英文資料上找到其源頭。

其實對這個段子稍加思索就可以知道,產品質量不僅僅是一個廠長的問題,是整個運作流程、技術設計和工藝實現以及檢查檢測通程保證下來的,用企業管理的語言來說,質量的實現是需要整個機制和流程以及檢查的保障的,這也就是諸如ISO等質量標準化體系被創制出來的原因。我想做企業管理,尤其是做質量管理的同學一定對此深有體會。

可環顧社會,我們可以輕易發現很多這種急就章式的管理決策和其次生邏輯---礦難頻發不是麼?那就讓礦領導跟著一塊下井;企業發生安全事故不是麼,那就第一時間控制負責人,事兒都出了,那就仔細查,還怕查不到負責人的問題麼……結果呢,企業負責人越抓越多,事故也頻發不止,其他如此種種就不一一列舉。

在此,我們不用為降落傘廠的廠長們心疼,因為那極有可能是虛構的,但我們必須要為中小學乃至幼兒園的校長和園長等領導們心疼一下,也在此要鄭重提示那些立志成為以上人物的大好青年們:要充分做好不能在家飯而要吃食堂的長期準備哦!讓我們不妨心理陰暗的推測一下,校長畢竟只有一個,事務繁忙,所以這個陪餐制度可能就變成廣大教職員工的輪流福利了。

這讓我想起了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對三閭大學在落實教育部(又是教育部,看來不管民國還是共和國,教育部都容易招惹百姓的揶揄啊)有關導師制時,也有一個陪餐的描述非常傳神,不妨摘一些以博一笑:

導師跟學生同餐的那條規則,大家一致抗議,帶家眷的人鬧得更利害。沒帶家眷的物理系主任說,除非學校不算導師的飯費,那還可以考慮。家裡飯菜有名的汪處厚說,就是學校替導師出飯錢,導師家裡照樣要開飯,少一個人吃,並不省柴米。韓學愈說他有胃病的,只能吃麵食,跟學生同吃米飯,學校是不是擔保他生命的安全。李梅亭一口咬定這是部頒的規矩,至多星期六晚飯和星期日三餐可以除外。算學系主任問他怎樣把導師向各桌分配,才算難倒了他。有導師資格的教授副教授講師四十餘人,而一百三十餘男學生開不到二十桌。假使每桌兩位導師,四個學生,那末現在八個人一桌的菜聽說已經吃不夠、~~是不是學校準備貼錢。大家有了數字的援助,更理直氣壯了,《圍城》作者:錢鍾書

錢先生若是泉下有知得知若干年前的玩笑文字竟然變成有司之規定,不知道會不會發一封冥函給教育部索要版權呢?

其實,如果將校餐安全作為一個管理課題,那麼管理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即將誕生百年--1911年泰勒先生就出版了鉅著《科學管理原理》,近一個世紀的實踐和知識沉澱應該可以給出比較清晰的管理路徑或者可以借鑑的案例,這種土味管理對策只能暴露出潦草的管理態度和“抓大頭”式的管理思維,是決策低智化的體現。

究其根本,無外乎四:

一曰:用行政規定替代體系和標準化管理,如果出事,事情不能怪到有司頭上,規定掛在那裡啊,出事就是下面沒有執行好,那麼規定是否具有可執行的框架和體系,則沒了下文。規定成了有司擋箭牌和下面的原罪書。二曰:規定摞規定,規定層出不窮。“一個規定出了,問題還管不住,回頭再看規定,咦,這麼多不合時宜的東西,原來是規定不行,來,不怕,咱們改規定!”,所以老烏龜上擺小烏龜,新“龜腚”摞老“龜腚”,剛剛出爐的這個管理規定最後就有一句:“《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咦,老規定設立的初衷就是為了校園食品安全,2002年頒佈的,現在為什麼廢止呢?沒有官方說法,再仔細看,哎,好像更不對了,老規定是教育部和衛生部兩個部門頒佈的,現在人家衛生部都沒有官方點頭,教育部一人就把老規定挑落馬下,“喂,教育部,你這麼幹,問過衛生部了麼?”,我們身邊太多這樣的情況,一個規定忽然而至,一個規定嘎然而在,揮一揮手,唉,還是希望這些規定能帶走點雲彩吧。

三曰:抓大頭,每每讀到xx企業發生事故,負責人被控制的新聞,我的心裡都不由得猛跳一下,蓋因為我也曾做過很久的企業負責人,不由得後怕和暗自慶幸。可仔細思量又覺得非常不妥,未經任何調查和法律程序,憑什麼限制公民人身自由?這種先控制再查證定罪的做法豈不是法制社會中的嘎嘎怪事?從管理角度看,這種鋸箭桿式的做法對於問題的復發意義非常有限,就好像古時候縣衙的差役拿了賄賂,打人屁股時,高高舉起,落地響亮,但犯人卻並不怎麼受罪一般。

四曰:多龍治水其實是誰也不下雨。有過求人辦事經歷的都知道,請託最忌諱多方請託,管理其實很多時候也一樣,以剛剛出爐的《學校食品安排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來說,是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和衛生健康委聯合下發,我想如果不是這個規定,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這兩個衙門應該是八杆子都打不著的,很懷疑僅憑一個規定,兩個老死不相往來的部門能夠有效合作。

問題就說到這裡吧,再說,難免有看人挑擔不吃力的嫌疑了。既然規定已經下發,讓我們還是期待這個規定可以真的給我們的校園食品安全帶來一方長久的保護傘吧。

題後記:我是一個企業管理者,開設這個個人公眾號,是想在工作和學習之餘,將自己對周圍事物的一些感悟從管理角度予以闡發,假如你讀到後也能引起一些共鳴或者感觸,那就善莫大焉了。最後,多謝你來看我。

管理決策的低智化表現--從中小學校長陪餐說起

掃碼關注可以收到我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