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陣抖音直播帶貨,“自媒體”的胳膊能擰得過“高管”的大腿嗎?

上陣抖音直播帶貨,“自媒體”的胳膊能擰得過“高管”的大腿嗎?

愛問保險 【保險觀察】


“其實我也不是愛吵架的人,主要是那個圈子逼得我不得不這樣”!


在2020年4月1日的愚人節,抖音就跟大家開了個大玩笑——羅永浩當天開始轉戰抖音直播賣貨了!羅永浩所謂何人?曾經的錘子公司的CEO,一言不合就和網友在網上“唇槍舌戰”的“第一代網紅”老羅。而文章開頭的那句話,正是老羅在直播間回應小米總裁盧偉冰的品牌微博罵戰風波。


儘管錘子科技已經負債累累,輝煌不在,但好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老羅的此次“負債上陣”依然取得了3小時4800萬人圍觀,1.9億銷售額的不錯直播開門紅業績。


淘寶薇婭李佳琪,快手辛有志,現在抖音也開始排兵佈陣,這排的第一個兵,就是充滿話題性和爭議性的羅永浩!但是有一點大家可以看得出來,曾經百花爭鳴的直播電商平臺,如今已然發展成了“三足鼎立”的巨頭格局,似乎與保險市場的“老三家與老六家當巨頭,中小公司夾縫生存”局勢,頗有幾分相似。


從網紅到品牌總裁,從自媒體到品牌巨頭,難道保險自媒體人未來又只能夾縫生存了嗎?


1


- A I A S K I -


在去年的淘寶雙十一,就開始有很多大品牌的總裁和高管紛紛加入直播陣營,為自己的品牌加油打氣,掀起一波熱潮;而這次羅永浩的“出山帶貨”,更是加速了這一直播趨勢的發酵!網紅帶貨已是常事,而“總裁帶貨”儼然已成全新的直播發展趨勢。

前有總裁淘寶帶貨,後有老總抖音直播,不少網友也紛紛猜測,未來抖音保險市場,是否會出現像某保險巨頭公司總裁在抖音親自直播講解保險產品這樣有趣的畫面。

關於這個有趣的未來構想,我們不敢妄加評論,但從保險不同於普通產品的特殊性質,以及銀保監越發嚴格的管理制度來看,似乎等到保險公司總裁來“講保險”的那天,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退一萬步來講,總裁開直播賣產品真的好嗎?關於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當不少網友都在為羅永浩“老羅中年負債上陣不跑路”的行為點贊時,也有人站出來進行反駁,噹噹網前CEO李國慶稱帶貨絕不輸羅永浩,並稱:“名人帶貨不會是新浪潮,自己絕對不會帶貨”。這一話題和視頻也迅速引發了微博100萬的話題瀏覽量。

上陣抖音直播帶貨,“自媒體”的胳膊能擰得過“高管”的大腿嗎?


李國慶聊了關於名人直播帶貨的看法,其觀點有三:(1)名人帶貨,是在透支名人信用。(2)只是渠道的轉變,商業根本沒有改變。(3)便宜,是網絡直播帶貨的大殺器,毫無新意。李國慶很透徹地分析了名人帶貨的行為。正如李國慶而言:直播賣貨的核心還是便宜,不過這種短期的便宜不會塑造偉大的企業。

這種觀點如果放在抖音的保險領域,其實也同樣適用!


2


- A I A S K I -


其實,“保險”是一個一直備受人們爭議的話題!早期,曾經有一個買保險賠本的視頻在抖音上瘋傳,並被網友紛紛詬病。


上陣抖音直播帶貨,“自媒體”的胳膊能擰得過“高管”的大腿嗎?


這個梗曾在抖音流傳一時,不僅是因為當前消費者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更重要的是對“保險”所持的不信任態度。

而如今隨著抖音“保險一哥”多保魚被罰,以及監管越來越嚴的趨勢,保險在抖音市場的營銷模式逐漸向專業化;同時,生活水平的提高之下,人們的投保意識逐漸增強,所以大眾對保險的風評也開始好轉!

通過對比不難看出,現在抖音上做得比較好的“保險人”,其賬號中80%的視頻一定與專業的保險知識講解有關,而另一種,則與其視頻創意有關。


上陣抖音直播帶貨,“自媒體”的胳膊能擰得過“高管”的大腿嗎?


上陣抖音直播帶貨,“自媒體”的胳膊能擰得過“高管”的大腿嗎?


無論哪種形式,都充分體現了當前我國保險市場專業保險知識普及的巨大缺口,只有以更加專業的水平面對大眾,才會贏得大眾的信賴與喜歡,為保險市場的拓展打開新局面。

倘若有一天,某保險公司的巨頭真的開始直播賣保險,很大程度上都不會比專業的“保險代理人”介紹得詳細,分析得全面。如果只是想利用職位之威來為自身品牌換流量而跟風入直播,恐怕只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所以,有一天保險公司高管會像淘寶一樣,開始直播分析保險產品嗎?恐怕未必,若真的發生,不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做功課,其後果只會再次引發人們對保險的更多不信賴感。

所以“保險自媒體”們最終的競爭對手依然是保險公司,而不是保險公司高管!完全開放的抖音流量大平臺,依靠的是完全不同於傳統保險行業的創新創意發展模式和營銷思維。

究竟最終抖音平臺“鹿死誰手”只能讓時間給我們一個答案。

上陣抖音直播帶貨,“自媒體”的胳膊能擰得過“高管”的大腿嗎?


3


- A I A S K I -


這次“羅永浩直播帶貨一天破億”的事件,向我們展示了抖音平臺的營銷影響力,在直播帶貨風口愈上,頭部流量聚集,高管巨頭參與的這場戰爭中,與其惶恐自危,不如及時抓住平臺與各行業融合鏈接的機會,為自己的營銷尋找更多的合作點和新的突破口,為自己的下一步“亮劍”做準備。

其實“胳膊”不必非要“擰過”大腿,如何共生共贏,合作互利,才是保險市場發展越來越好的出路,盲目的營銷“跟風熱”不是每個行業都適合,因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上陣抖音直播帶貨,“自媒體”的胳膊能擰得過“高管”的大腿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