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幫120萬的乳腺癌患者,重新找回“完整”和自信


30年幫120萬的乳腺癌患者,重新找回“完整”和自信

直到躺在手術檯上,手術刀劃開張鳳皮膚時,她還是不敢相信,自己患了乳癌。

張鳳是寧夏人,剛查出乳腺癌那會兒,她才30歲出頭。“那段時間,躺在醫院病床上會不停流淚,徹夜睡不著的時候就想,為什麼得病的偏偏是我?”

張鳳的一側乳房長了兩個腫瘤。治療初期,醫生就告訴張鳳,保留乳房的可能性不大。那一刻,張鳳覺得,天塌了也不過如此。“對未來充滿了恐懼,我還能活下去嗎?失去一邊乳房我今後該怎麼活?”

化療以及手術保住了張鳳的命,但也讓她失去了一邊的乳房。她的胸前,留下了一條長長的刀疤,“像蜈蚣一樣趴在前胸。”

出院後,張鳳不再出門。在家裡,她也只穿寬鬆肥大的衣服,遮住不對稱的左右乳房。

半年前,在病友的推薦下,張鳳鼓足勇氣,上淘寶定製了“義乳”。

形狀、顏色、重量與正常乳房極為相似的“義乳”,讓張鳳在生活裡重新找回了自信。雖然跟真正的乳房還有一定差距,但能夠“穿”著它出門,看起來與正常女性無異,張鳳已經很知足了。

像蜈蚣一樣趴在前胸

張鳳的丈夫和母親,在病床前,陪著她度過了5個月的至暗時期

這段時間,張鳳完成了6個療程的化療,進行了一次乳房全切手術。“化療的時候,吃了吐,吐了接著吃,就想著能留一點營養在身體裡。”張鳳說,因為化療,她的頭髮、眉毛甚至睫毛都掉光了,只能買了假髮戴上。

“頭暈,嘴角潰瘍,腳趾甲變成黑色,全身像中毒一樣,身體哪哪都疼。有一次疼得三天三夜合不了眼,半夜跪在床上求老天放過我。”

張鳳進行第二次化療時,一個同病房的病友在做完腫瘤切除手術之後,又做了乳房再造手術,即從病友自體取出脂肪,填充到患處乳房。通過這種手術的方式,幫失去乳房的病友再造一個新的乳房。

張鳳聽完之後很心動,也想做乳房再造手術,但遭到了母親和丈夫的反對。母親專門去看了病友取出脂肪後留下的腹部刀口,“很長一道,很嚇人。”母親覺得,乳房全切手術,對身體傷害已經很大了,再在腹部上切那麼長一道口子,“太受罪了,萬一感染了怎麼辦?”

丈夫也勸張鳳,“只要病好了,身體上的殘缺不算什麼。”

化療以及手術保住了張鳳的命,但也讓她失去了一邊的乳房。她的胸前,留下了一條長長的刀疤,“像蜈蚣一樣趴在前胸。”

出院之後,張鳳再沒出過家門。“擔心別人看我的胸,那種異樣的眼光像針扎一樣。”

親友來家裡探望她,張鳳也會專門換上肥大寬鬆的衣服,“這樣他們就看不到我的胸一高一低。”

有一次,在和病友們的交談中,張鳳得知,很多乳腺癌患者在做了乳房全切手術之後,會購買義乳,也就是手術假乳。義乳不僅形狀、重量與正常乳房十分接近,還能防治術後左右乳房重量不對稱引起的斜頸、斜肩和脊柱側彎等問題。

張鳳諮詢了護士長以及一些醫生朋友,最後鼓足勇氣,在一家線上雲店加商城店定製了“義乳”。將“義乳”放入專用的文胸內,再將文胸穿上身的那一刻,張鳳還有些不習慣,“一側乳房幾個月都沒有重量了,突然戴上義乳文胸會感覺身體往一側傾斜,不太適應。”

佩戴義乳半年之後,張鳳慢慢找回了自信,“現在已經是我身體的一部分了。”

30年前,她拿綠豆當乳房

像張鳳這樣的買家,徐亦玲已經接待過無數個。

徐亦玲是董事長。2010年,公司成立了電商部門,並在雲店加商城上開了店,將“義乳”產品搬到了線上。張鳳定製的義乳,就出自徐亦玲的店。

時間撥回到1991年。那年,徐亦玲在溫州創辦了“鳳橋”女性內衣品牌,開了多家線下門店。

有一回,徐亦玲在店裡,碰到了一個“奇怪”的買家。對方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進店時,她壓低聲音很羞怯地詢問徐亦玲,“你們店,有沒有賣大一點的胸墊?”

等聊起來之後,她告訴徐亦玲,自己患乳腺癌做過手術後,便沒了一邊乳房。在換衣間,她將文胸取下,其中一邊的乳房空蕩蕩的,文胸裡面是一層層紗布,紗布裡裹著的,是幾百顆綠豆。

“裡面的綠豆甚至都發芽了。”徐亦玲看到後震驚不已,“她說市面上買不到可以填充缺失乳房的相關產品,只能用這種法子。”

而徐亦玲店裡的普通胸墊對於缺少一邊乳房的女性來說,顯然太小了。對方還告訴徐亦玲,因為缺少一側乳房,丈夫在術後已經和她離了婚,她的工作也丟了。“每次出門都是一種酷刑。”

接待過那位客人之後,徐亦玲深感乳腺癌患者術後的不易,她開始在國內尋找可以代替乳房的產品。“當時國內醫院都還沒有成立獨立的乳腺科科室,大家對乳房的養護知識知之甚少,更別提市場上有能代替乳房的產品。”

一開始,大家對於“義乳”的需求也很簡單,“只需要最基本的,有填充效果就行。”

徐亦玲成了國內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她買回硅膠等原料,組建了工廠。“由於硅膠類型繁多,安全硅膠成本昂貴。生產前,還要不斷進行實驗,給材料做配比,很多廠商不願意花這麼大的成本開發義乳產品。”

有填充效果的硅膠義乳做出來之後,徐亦玲給那個用綠豆包裹填充乳房的女性免費送了一個。

然而,徐亦玲將硅膠義乳產品投放到線下門店,效果卻並不如意。“乳腺癌患者術後缺乏自信,不會再去原來的內衣店去購物,所以沒辦法瞭解到這樣的產品。”

隨後,徐亦玲在全國各地的醫院陸續開設了34個線下直營服務中心,以及100多個合作網點,派講師定期到醫院講解乳腺癌術後恢復的相關知識,也幫乳腺癌患者做心理上的疏導,做硅膠義乳的市場教育。

近10年時間過去,在徐亦玲的努力下,患者完成了從“不懂、買不到”到“全切手術過後就是要買義乳”的觀念轉變。有的人甚至在術前就開始向病友、醫生、護士打聽義乳的品牌。

定製義乳

2010年,雲店加商城“鳳橋旗艦店”開張。消費者可以在網上定製義乳。

一開始,買家對於義乳的需求不高,“只要最基本的填充效果就行。”沒過多久,買家便對產品提出了“升級”,“很多人說夏天戴義乳很熱,能不能把它變得涼快些。還有買家反映說義乳太重,能不能減輕它的重量。”

降低義乳的溫度,需要往裡面加特殊材料,做溫控。而減輕義乳的重量,也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兒,徐亦玲的工廠遇到了技術瓶頸。

2013年,“鳳橋”選擇和美國Trulife集團達成戰略合作,以解決工廠遇到的技術問題。Trulife集團早在50多年前就生產出第一隻義乳,是著名的康復用具生產商和銷售商。

如今,在徐亦玲的店裡,最受歡迎的義乳,是無膜系列義乳(TS仿真義乳)。此外,還有更加逼真的日本人工定製義乳。

日本人工定製義乳,由日本的技師,一對一進行取模,再用硅膠複製健康一側的乳房形狀,根據買家的皮膚顏色進行調色。“逼真到甚至血管、痣都可以讓日本師傅手工畫上。”

在乳房全切手術過後又進行過乳房重建術的女性,也會來店裡購買一款特殊產品——“假乳頭”。

“重建術做完之後,大多數女性是隻有乳房沒有乳頭的。”一些覺得穿衣尷尬的女客戶,便定製了假乳頭,再使用粘結劑安上。

近30年時間,李艾琳的內衣店,服務過120萬乳腺癌患者。其中,30多個乳腺癌患者治癒後,又成為“鳳橋”線下門店的員工。

李媛是“鳳橋”瀋陽體驗中心的主管,負責當地銷售團隊的管理。但最早,李媛只是“鳳橋”店鋪的一名普通客戶。被確診乳腺癌之後,李媛辭去原本企業管理的崗位。2014年,做完乳腺癌根治術之後,李媛在朋友的推薦下,買了一隻無膜義乳。

如今,她進入鳳橋任職。“本來沒打算再工作了,為了幫助更多的乳癌姐妹走出陰霾、迴歸社會,又重新投入了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