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大卫国际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申作伟

山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33岁成为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两年后,他辞职创办自己的建筑设计院,只为可以自由创作,思想可以任意翱翔。他有近40年的创作实践,完成了上百项设计工程,得奖无数,获得的国家级设计金奖至今仍然是山东唯一,今天,他积极倡导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国人找寻更舒适的居住空间、最人性化的现代生活空间而努力探索和实践。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文脉的体现和延续。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化创新理念,完善决策和评估机制,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这是位于北京顺义区的一个四合院,与退守在北京老街区的四合院相比,这个四合院看起来没有多大不同:门口一样是大大的门楼,过年的时候可以张贴对联、挂红灯笼。大门合得严严实实,保护着中国人家庭理念中的安全感。

推门走进去,迎面的影壁墙营造了一个充满灵性的前庭院。就是这样一个影壁,摒弃了西式别墅长驱直入、大开大敞的风格,把入口藏在大门一侧,委婉地照顾着中国传统民居曲径通幽的私密感。

经过这个小转折,才发现四合院里别有洞天——双坡屋顶、木格窗饰,地道的中式设计元素配上南方民居式的粉墙黛瓦,让四合院里的东方韵味更显简洁明媚,颠覆了人们印象中老宅院的肃穆压抑之感。建筑中大量运用的玻璃栏板,与灰砖白墙形成了强烈的质感对比,在现代审美中,虽然是传统建筑,却全然没有老朽之气。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这就是为申作伟赢来无数荣誉的位于北京市温榆河畔的“优山美地·东韵”住宅小区。

当年,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在向美国人介绍中国人的理想居住时,引用了明代文人程羽文的诗句——“门内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花外有墙,墙欲低;墙内有松,松欲古;……”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阐述了中国人在理想居住上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精神,也是申作伟孜孜矻矻追求了几十年的设计境界和梦想。

“经典作品的根基在文化。”申作伟说,“新中式”珍品大院准确地把握了中国民居设计思想,将北京地区的地脉、人脉、文脉融会贯通,并与当地人的居住心理实现了完美结合。就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画卷、竹简、“和”字等符号串起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那样,给人震撼,打动人心。

在申作伟看来,中国人最需要的生活元素是:中式住宅里的私密院落、街道、邻里、室内外空间的和谐统一、对土地的依恋,讲究风水地气。他依据这个理念精心设计的这“优山美地·东韵”住宅小区,先后获得“中国人文珍品大院”、“新本土居住建筑珍品大院”称号,并在2006年10月获得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2008 年,该小区又荣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是中国建筑设计界的最高奖项,是建国以来首位山东建筑设计师获这个奖项。”谈到这个奖项,申作伟难掩自豪之情,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创立的“新中式”现代庭院设计理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新就是按现在人的审美观,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的理念来做,这是新;中,就是不仅看上去有中国文化,等你一进去,还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现在人们一说传统的东西,一说新中式的东西,好像它俩是矛盾的,实际并不是,应该把它俩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且结合的时候,独立把握非常关键,偏中,这个东西就偏古,偏新,这个东西就看着现代。这两者之间‘度’的把握是最难的,经过这些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得出一个结论‘新而中’。”

申作伟说,当他把“中式现代庭院”的最初创意勾勒在设计图上时,创作的快感让他坐立不安,他必须跑到院子里转几圈,大喊几声,才能平静饱满的创作情绪,重新回到图纸前继续进行他的研究与创作。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宝贵,越发展,越要传承传统中珍贵的部分。看见波特曼设计的上海商城,我在想,为什么,我们很多中国设计师,在这方面反而做得很肤浅?”

这不仅是申作伟的反思,也是中国建筑界集体的反思。在大规模重建的中国城市里,民居,仿佛已被岁月压扁,退缩成印在邮票上、镶在相框里的“文化遗产”。只有春节的时候,人们才在钢筋水泥构建的狭窄门框上局促地贴上对联,以示对过去的温暖有些许的惦念。申作伟就是要把几乎要风干的民居,融化在自己激情的建筑梦想里,试图还给它更具时代感的生命和颜色。

“中国人的居住理念跟外国人不一样。所以说要做适合中国人居住理念的房子,当然这个房子有大有小,并不都是别墅或者四合院,可能是楼房也可能面积不是很大,但是这种空间做出来,整个建筑方式、整个外形看上去一定要有中国风,包括楼房中怎么能做出邻里空间,怎么引导人民和谐相处,怎么把中国传统居住文化创作出来。”

对现代中式住宅情有独钟的申作伟,这样解读他理想中的中国人居,“首先要拥有独立的围合式庭院空间,家中有院。第二,平面布局要符合中国的居住习惯。第三,立面和造型要把中国传统经典的做法进行重构,例如,坡屋顶、青砖、黛瓦、粉墙,镂空花窗、入口大门、精美雕饰。第四,,满足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体现现代生活的舒适性、私密性和休闲性。第五,要用现代技术、现代材料建造以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中国文化讲究‘美在意境,源于心境’,意境之美在于心灵的无限回溯,一片枝叶、一块石头、窄窄的小巷、一处静静地月亮门、婆娑起舞的竹子后的一处围墙、屋顶上浸润了岁月的瓦片……无不让人心中漫起情思,追溯人心本源,此时似乎已超脱于世外,得到精神上的极大满足。中国深厚的文化就这样渗透到建筑空间中,天地、风水、院落、轴线、、对景、借景、虚实……籍虚见实、意境深邃”。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他,通过此项目总结出新中式建筑创作应遵循的原则:

1、在总体规划上,尽可能地保持原城市布局的特色或传统建筑群落的肌理,遵循节地、节能、生态、环保、以人为本等可持续发展原则;

2、在功能上,适应现代中国人的工作或生活方式,满足现代功能,同时要符合当地人的地域性生活方式,体现天(天时、现代)、地(地方文化)、人(以人为本)的结合;

3、在空间序列上,尽可能地组织中式空间序列,如街、巷、院、厅、室的序列。尽可能通过建筑与场院或厅的空间围合形成序列空间,通过建筑空间的高低变化、开合变化、明暗变化等,形成高低错落、相互穿插和围合有序的建筑群落空间;

4、在色彩上,尽量采用当地建筑原有的色调或用部分中性色彩与之搭配;

5、在材料上,要延续当地的传统材料或同质感的新材料,或采用现代材料与之穿插混合使用;

6、在造型上,要吸收传统造型的特点,多采用当地建筑的形态,提取代表性元素进行抽象、解构和重组,并尽可能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通过简洁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予以形象表现,形成适合现代人审美观的造型;

7、多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优秀的设计手法,例如利用中国传统建筑中对景、借景、轴线、空间上先抑后扬等手法进行设计;

8、创造建筑的意境,中式建筑更加注重展现建筑的创意及其所要塑造的中式意境与空间氛围;

9、在继承与创新上把握好传统与创新这两者之间的“度”,在继承上主要体现于居住理念、空间处理、中式元素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优秀设计手法,而在功能布局、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审美观及建筑形式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在一些传统地域或传统建筑周围多采用继承传统,在一些新区或距离传统建筑较远的地域多采用创新手法。只有用现代技术建造的中式建筑并赋予中式建筑时代性,才有生命力也才是创作发展的方向,不断创新才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

继优山美地之后,国内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力量投入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工作中,他及他的团队又相继接手了更多的新中式建筑的设计实践,对新中式创作之路更加充满信心。如:鹤壁东方世纪城、武汉山水龙城五期、高密豪迈城市花园、临沂海纳曦园等项目设计时,遵循这种设计原则和思路进行了更多的实践,尝试着设计出更加具有现代感的中式住宅。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二零一一年,受湖南大汉集团委托,申作伟又主持设计了长沙“汉园”项目。这是一处由千亩果园所环绕的住宅小区,基地内还有大片水域,可谓喧嚣城市中的一片净土。地理环境造就人文特质,湖南民居和北方民居相比,轻盈灵巧,色彩清净素雅,不等坡屋面多方向出挑以利于排水和保护墙面。“汉园的设计关键就在于果园环绕下的这一处风景与建筑的生动融合,在规划中保留了原有的地貌,将建筑嵌入到自然中,提炼当地民居的建筑特征为语言,梳理当地民居的建造逻辑为脉络,将风景、气韵引入房屋内院,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以虚补实,把民居的天地观、院落观融入现代建筑空间中,居于此,可于百果园中悠然自得,此谓‘果园里的中国院子’”,项目契合了中国人内心的苑囿情结,通过对“街”、“巷”、“院”、“宅”四级空间的创新运用,营造了符合中国人生活方式和当地人文情怀的居住空。本项目分别荣获2015年度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2017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在新中式住宅设计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之后,他及他的创作团队在公共建筑的设计当中也尝试着用类似的手法进行诠释和创作,因为他始终相信这种植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建筑风格会受到业界及广大客户的欣赏与喜爱。

山东沂南客运站创作是一次现代公共建筑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将汉风古韵融于建筑中,既能让人追忆起琅琊阳都的历史画卷,也感受现代空间带给人的良好便利,此项目荣获山东省2017年度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在沂蒙大地,还有一些姿态奇特的“崮”。它们山顶平坦开阔,峰巅四周峭壁陡立像斧劈刀削一样。陡峭的四壁下,山坡逐渐变缓过渡到山脚下。临沂大学图书馆即取意于此。设计中以其形似“崮”的形象矗立于校园中,建筑周边逐层退台,层层叠叠相互错落,逐渐向中部升起,整座建筑犹如山体般自然生长,既解决了建筑本身的功能需要,又形成了丰富、明确的外部形象,此项目荣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第四届全国民营设计企业优秀工程设计华彩奖金奖及山东省2011年度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全国民营设计企业优秀工程设计华彩奖金奖,2013世界华人建筑师大奖。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新中式建筑的倡导者、探索者

济南龙奥金座这个十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三星级绿色高端办公综合体从空间布局到外部装饰依然延续中国风,对称、严谨、虚实、寓意都刻意表现儒雅和内敛,那些中国传统特色的窗花和纹样处处表现出应有的文化内涵。矗立在高楼林立的济南高新区域更彰显出卓尔不群和典雅脱俗。这也是新中式在高层公共建筑领域里的尝试和大胆实践,推陈而出新。

时事延展,耕耘不断,申作伟创作的“思古之情,求新之念”依然坚定,新中式建筑的探究之路依然错综复杂、漫长曲折。“由传统而出新,是在设计实践中的追求和理想,畅游于传统和现代之间,以平和自然来展现现代建筑的空间和形态;以匠艺之心,用现代的砖石、玻璃和钢筋水泥,精心打造院落空间意境,让现代人的心灵得一份沉静和自然。”申作伟如是说。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他又有大作面世,一起约定,一起期待吧!

图文/ 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