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小知識分享

大家好,今天整理了一下各大平臺網友給我私信的問題,今天做一個整體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您選車及用車。


1、20W的BBA值不值得買?


汽車小知識分享

我只說重點。20萬的BBA不算BBA,但是女士可以考慮。為什麼說它不算BBA?因為A4L奔馳C級都是縱置發動機,前後都有高級懸念。而A3橫置發動機,小變速器,在技術配置上與大眾沒什麼區別。奔馳A級甚至在後懸架上採用非獨立懸架。寶馬1系和X1也沒有像寶馬3系一樣的後驅。

所以總結來說20萬的BBA是沒有靈魂的。但女士可以買,因為女士用車通常不用照顧一個家庭需求,而豪華品牌給一個女性帶來的精緻感是一個普通品牌無法實現的。

以A3為例,它的成交價已經逼近了高爾夫的指導價了,所以對於女性來說可以買。


2、大眾、JEEP、領克、長城,誰的四驅更好


汽車小知識分享

20萬的四驅基本上都是博格華納提供的產品,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吉普指南者採用採埃孚的四驅方案,後輪可以實現100:0的動力分配,所以指南者在20萬預算中四驅是最好的。

大眾和領克採用的是博格華納的Haldex第五代,比較高級。因為別人用的都是博格華納旗下最便宜的四驅HEX TRAC,只能實現50:50的動力分配。

相信大家很驚歎博格華納的市場份額,最主要的原因就產品好。


3、48V混動怎麼樣?


汽車小知識分享

混動簡單的說就是發動機+電機,比較高級的48V混動會把電機和變速器相連,理論上可以在發動機起步加速時可以提供扭矩服務,提升動力。而實際上它能提供的功率太小,無法帶來明顯的變化。而比較低級的48V混動,就像奔馳C上的,它就是一個發動機啟停裝置,原來啟停需要我們停車再熄火,加油再打火,而48V帶來的改變是車輛在滑行中就可以提前熄火,運動中就能打火。對於我們的實際意義並不大,但是對於油耗測試比較油耗。


4、本田隔音不好,買回來自己做隔音怎麼樣?


汽車小知識分享

本田雖然有諸多的好,但是一直被吐槽噪音大。有網友問我自己做隔音行不行?

目前市場上的隔音方案是先貼止震板,再填隔音棉。如果去除噪音真這麼簡單我相信本田也不缺這點錢。做完全車隔音你就會發現錢花的不值,油耗是真的增加了。因為胎噪、風噪、發動機噪它們各自的頻率都不同,出廠的車子雖然噪聲大,但是它們能夠達到一個基本的和諧。如果我們粗暴式的全車隔音,有可能會打破這種平衡。還有一方面是本田不想在這方面多花經費,因為它堅持認為,想買本田的人是衝著發動機技術買的。


5、邁騰1.4T和凱美瑞2.0L誰的動力好?


汽車小知識分享

汽車動力好壞取決於汽車運行中發動機輸出功率的大小,功率=扭矩×轉速×係數。

邁騰1.4T最懂功率要比凱美瑞2.0L要小,這意味著油門踩到底的情況下,凱美瑞2.0L的功率更大、動力更好。

凱美瑞2.0L要達到4400轉才能達到最大扭矩輸出,而邁騰是1750到3000轉即可。假設我們2000轉的用車環境,1.4T的輸出扭矩是250牛米,而凱美瑞的2.0L還不到210牛米。

所以結論就是結合我們日常3000轉一下的用車環境邁騰1.4T的動力要好過凱美瑞2.0。


6、日系的混動為什麼不算新能源?


汽車小知識分享

日系混動

不管是豐田還是本田,它們混動的目的就是為了省油,而不是替代燃油。他們會在發動機比較費油的低負荷和高負荷之間引入電機輔助,然而在比較省油的工況下就會讓發動機自己轉。

確實節能,不發綠牌的主要原因是它不符合使用其他能源去替代燃油的方向。但是插混可以發綠牌,因為它的發展方向是純電驅動,然後不管是插混也好,電動也好,都只是過度產品,不推薦購買。但是它們的存在肯定會促進電池技術的發展。


7、15到20W的預算SUV怎麼選擇?


汽車小知識分享


這個價位沒有混動,合資都是小排量。這個級別的本田CRV動力體驗最好,空間也實用,就是隔音效果差一點。

豐田RAV4,造型可靠,皮實耐用,但是缺點就是跑不快、價格沒有優惠,內飾也沒有高級感。從麋鹿測試看,速度超過70可控性也會變差。

1.4T探嶽,空間、內飾、底盤比RAV4要好些。

所以結論就是,年輕人市區開就選CRV;30多歲考慮探嶽;如果是女士就考慮CHR或者奧迪Q2L。


8、疫情期間發生事故怎麼辦?


汽車小知識分享

不管什麼時候發生碰撞都是需要報保險的,如果事故發生的不大,而且能自行商量解決的也不用麻煩警察叔叔了。可是目前這種特殊的時期,小的碰撞且保險公司不能及時抵達事故現場那就拍攝現場照片,一眼能用。

第一、拍攝事故遠景,能看出事故發生地,能表達出事故的發生地;

第二、拍事故近景,拍出事故近景相對道路情況,要有車牌,初步判定事故責任,儘量多拍幾張。

第三、拍受損部位,能夠讓保險公司初步定損或者明確受損情況,這個時候要多角度拍攝。

最後就是拍攝行駛證正副本、駕駛證正副本、身份證正反面。

以上都拍攝完成後可以通過快速理賠渠道自行上傳照片理賠。


9、CT5、S60和ES怎麼選?


汽車小知識分享


三款車中只有ES在加價賣,但是比動力ES太慘了。比底盤S60和CT5都是鋁合金懸架,而ES是衝壓鋼板,很廉價。為了實現輕量化,ES在鋼板上打釘也沒有捨得更換鋁合金。所以我們PASS它。

S60的主要優勢是雙叉臂前懸,它的主要特點是車輪上下跳動時不會像麥弗遜一樣發生角度變化。

CT5前懸是雙球節式麥弗遜,不如雙叉臂,但是它是後驅,轉向輪與驅動輪分開,這樣的懸架設計可以讓他獲得更好的轉向精度。

最後根據價格方面還是S60更有優勢,結論就是年輕人選擇CT5,馬力足、配置高、操控好;有孩子就選S60,低調環保還安全。


10、車越重越安全嗎?


汽車小知識分享

如果是兩個真車相撞,基本上是大車比小車安全。

首先重車和輕車相撞時碰撞過程更傾向與重車繼續向前行駛,而輕車會比較吃虧。其次,兩車相撞,更高的車駕駛艙會相對低的車更安全。

最後轎車相撞,更長的車有更長的縱梁和空間去吸能,隨意相對也就更安全。

美國IIHS車輛對撞測試結果顯示,豐田、現代兩款小型車,它們在碰撞測試中成績都很優秀,但它們在跟同品牌大車撞擊測試中駕駛艙就非常危險了。

車重差不多的情況下可以重點參考中保研的測試成績,因為那就要考慮車輛的骨架設計和材料了。


11、機油到底要怎麼換?


汽車小知識分享

我看了好多的實驗數據,下面總結幾點。

第一、6個月不一定非要換機油。時間不重要,我看的數據中有兩臺車,都是礦物質機油,一臺15個月3000公里,一臺機油27個月900公里。從趨勢上看,它們的機油沒有問題,還能接著用。所以影響機油更換的一定是里程。

第二、對於礦物質來說行駛5000公里後,機油中大部分的物質都一定失去了效果,需要更換的。再加上市面上機油的質量參差不齊,所以建議大家5000公里換機油。

第三、如果每5000公里換一次機油濾芯,全合成機油大概能用2萬公里,如果用的是長效濾芯能跑1.5萬公里,如果是普通濾芯,那就1萬公里一換即可。

最後就是以上的說法均由實驗數據說明,好過很多推測。


12、到底要不要買混動?


汽車小知識分享

首先豐田的混動不太值得。混動凱美瑞要比燃油版貴2W,也帶來了動力和靜音的提升。但是並沒有比競品車型更好。從車輛花銷來說,也要15萬公里以後混動車型才算轉到,所以你是衝著動力和省油來豐田混動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它只能跟自己比,適用於你想買一輛更好一點的豐田這種心態。

本田的混動對於1.5T提升太明顯了,已經不用計較差價了,而且在市區開也比豐田混動更省油,所以小編個人來說更推薦本田混動。


13、豐田混當好在哪?


汽車小知識分享

豐田混動他有兩個電機去調節發動機的工作點,它的發動機始終能搞笑的把輸出功率一部分拿來驅動車輛行駛,一部分拿來發電,借走了一部分最後效果還比純燃油省油而且動力好。

所以要是沒有一個豐田這樣的高熱效率的發動機就是拿到人家這套混動專利也做不成人家這樣,箇中的設計很複雜,很難設計。

動力方面豐田混動不如精品車型。因為它是自吸車型,而競品多數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其次是結構限制功率小,所以動力不如本田。

豐田THS設計確實巧妙,但是動力不及競品車型也是事實。


14、發動機評比誰更靠譜?


汽車小知識分享


大家都知道沃德十佳發動機,但是它對於我們來說並沒有實際參考意義。首先它評比的是沒過本土在售車型,然後它看中的是單位排量發動機輸出多大的功率。

對於發動機的質量NVH和燃油經濟性可能並不在意。所以你可以發現,經常上榜的都是大排量發動機和本田那種極致壓榨動力的發動機。而質量和NVH看本田就知道了,並不好。

對於我們而言,看“中國心”評比就可以了,這幾年上汽、長安、奇瑞都有發動機上榜而動力一直沒有什麼進步的比亞迪就沒有上過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上榜的發動機不是所有車型都在用。國產優秀的發動機主要集中在10W以上的SUV車型。在這個價位的車來說,國產不輸合資品牌。


點關注不迷路,感謝大家的支持。

如果覺得有用,請大家關注、轉發、點贊和收藏。

我會持續更新汽車方面內容,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有任何問題或者建議都可以私信或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解答大家的問題。感謝大家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