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清脆的棒球打擊聲,給村上春樹帶來了嘗試寫作的想法

01

在印象中,村上春樹的名字大概已經連續兩三年登上諾貝爾文選獎的候選人名單了,雖然至今還沒有獲得該獎項,可村上作為小說家的大名早已傳遍世界了。在中國,應當也有很多他的忠實讀者吧。

我讀過村上春樹的一些作品,一開始是純偶然機會,一口氣讀了三本《1Q84》,那時就有點迷糊地覺得這個故事真實腦洞大開的作品,怎麼這樣的作品也能大受歡迎呢?雖說是如此疑惑著,可是他的故事確實很抓人,把人物的命運架空在一種近乎玄幻的世界中,我確實認為不是很正經的文學呢。

後來,年歲稍稍長了一些,看了《海邊的卡夫卡》,可能是有些見怪不怪了,加上年輕時後愛窮根究底和講求真實的性格不復銳利的緣故,竟然覺得挺好看,仍然是近乎玄幻的世界設定,真實世界的種種不可能,到了村上的書中都沒有什麼特別了。

然後我大約明白了,村上春樹原來是一個講故事的小說家。

一聲清脆的棒球打擊聲,給村上春樹帶來了嘗試寫作的想法

02

不知是受他的名氣的影響,還是對其文字產生了好感,總之又看了他寫的《當我跑步時 我談些什麼》,總算是寫真實的世界了,應當是屬於自傳類的題材,書中寫到為了平衡繁重的寫作工作,維持自己的體力,村上春樹堅持通過長跑來鍛鍊自己的身體,而後形成了一種習慣。這是一本很成功的作品,因為我決定也要嘗試一下跑步,我人生中從未堅持過的運動,買好運動裝備後,意外地跌了一交,磕傷了膝蓋,於是跑步的事情就此作罷,好吧,這個不是重點。

在《當我跑步時 我談些什麼》中,村上寫了他成為一名作家的契機,很有一個作家應該有的戲劇性的源起,在我看來,這個通過寫作殿堂大門的故事,勝於書中其他部分。也是我今天要說的重點部分。

前面絮絮叨叨了這麼久,不好意思了。

一聲清脆的棒球打擊聲,給村上春樹帶來了嘗試寫作的想法

03

現下手上沒有這本書,這一段我憑當時的記憶予以講述,可能與《當我跑步時 我談些什麼》有所出入之處,對於這種任性的做法,先表抱歉。

村上春樹從大學畢業後,為了營生,與妻子開了一家音樂餐館類的小店,村上自己很喜歡爵士音樂,或者乾脆說喜歡音樂,於是任性地舉債經營,每日從早忙到晚,累是很累的,但是年輕時的村上並沒有對這種生活心生不滿,換句話說沒有後悔過。我想他這股倔強的勁頭在後來堅持長跑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啊。後來營業慢慢有了起色,債務也逐步還清,神奇的故事即將開始。

一聲清脆的棒球打擊聲,給村上春樹帶來了嘗試寫作的想法

一天,村上去看棒球賽,躺在外場席上,喝著啤酒,十分愜意,一記棒球被球棒擊出的清脆聲,響徹球場,村上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也許我也能寫小說”。村上春樹一定是屬於行動能力很強的人,在回去了路上,他就買了鋼筆和墨水。於是在今後近半年的時間裡,村上利用小店結束營業的時間來寫《且聽風吟》,這是他的第一部小說。完成之後將它作為投稿作品,寄送給某小說評選,他放鬆了心情,對村上而言,他完成了自己彼時在棒球場的心願,就像完成一件任務一樣,之後便拋諸腦後了。正如我對他小說的觀念,有些事情真是可以用“神奇”一詞作為標籤。在村上自己已經忘記投稿評選之事時,他的這部作品獲得了“新人獎”。

一聲清脆的棒球打擊聲,給村上春樹帶來了嘗試寫作的想法

此時村上的小酒店也進入正軌,一切正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村上又做出一個決定,將這個一手建立起來的營生停止,把店鋪盤出去,親朋好友不是很理解他的選擇。總而言之,村上本人就是這樣神奇而又略微冒失地走進了寫小說的大門。

04

我手中正捧著村上春樹《我的職業是小說家》這本書,驚喜地發現他在第二章“剛當上小說家那會兒”中,又一次複述了在棒球場獲得“沒準我也能寫小說”靈感的那一刻,這一次,村上更加確認了這種獲得的實在性,他寫到:

1.說的淺顯些,其實就是“某一天,什麼東西突如其來地閃現在眼前,於是萬事萬物為之面目一變”的感覺。

2.我還清晰地記得三十多年前一個春日的午後,在神宮場外場席上,那個東西飄然飛落到掌心時的感觸;……。當我思考“寫小說”這件事的意義時,總是會回憶起那些感觸。對我而言,這樣的記憶意味這相信自己身上必有無疑的某種東西,以及夢想著將它孕育出來的可能性。

--《我的職業是小說家》村上春樹。

一聲清脆的棒球打擊聲,給村上春樹帶來了嘗試寫作的想法

既便是自傳性質的文體,也有這村上特有的印記,不是嗎?這寫小說之門,在村上看來是“神啟”而來。他是順應這種啟示而行事,似乎一切都如“註定”般自然而然。

05

不知為什麼,在看《當我跑步時 我談些什麼》時,我就相信村上春樹關於他轉入作家職業的敘述,可能一方面是人都喜歡帶有神奇色彩的故事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內心的一點想法,關於成為作家的想法。

村上春樹此時已聞名世界,可是他進入小說領域並沒有遇到多少門檻,僅僅是憑藉自己的想法,就成功躋身於名小說家之列,那麼這種成功應該是可以複製的吧。如同合上書本,腦中突然出現要像他那樣堅持跑步的意願一樣,或許,心中從事寫作工作,通過這種極富創造性工作來生存下去的熱情與希望,也被村上春樹給點燃了。所以,願意相信他所說的。

一聲清脆的棒球打擊聲,給村上春樹帶來了嘗試寫作的想法

但就像我至今都沒有邁開步子跑起來一樣,僅有想法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村上的成功,藉著《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獲得的一星半點新的線索,我想更加冷靜和客觀地進行一番分析:

1.能力的儲備

村上說,年輕時他喜歡讀書和音樂,捧起書來便心花怒放,從初中到高中讀了許許多多的書,大概周圍是找不出第二個的。後來大學時打工,他又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學到了有關人生的種種現象,獲得了一定的智慧。對書本的興趣與人生的閱歷,無形中滋養著村上的寫作能力。

2.時機降臨

我認為在村上在棒球場得到“啟示”時,他已經具備了寫出好小說的才能,就像往一個空瓶子裡注水這個過程,這種啟示,固然有著相當幸運的偶然成分,但追究到底的話,恐怕是他的水瓶裡的水已經滿溢出來,於是潛意識給意識發了一個信號,大概就是這麼回事。

一聲清脆的棒球打擊聲,給村上春樹帶來了嘗試寫作的想法

3.毅力

如同我之前所說,我們在生活的每一天,不誇張地說,在每時每刻腦子裡都在冒出數不勝數的念頭,有一些信號弱一些,無法引起足夠的重視。另外一些比較強大的聲音,衝破其他信號的干擾,直達我們的思維中心,比如:該早點睡啊,該運動一下了,請放下手機,是不是讀點書比較好,寫日記吧……此類等等,或者我們也像村上那樣一時怦然心動,可是我們卻實實在在地錯過了將這些念頭予以實行的機會。

一聲清脆的棒球打擊聲,給村上春樹帶來了嘗試寫作的想法

村上春樹的毅力的種種表述,在其堅持長跑一事中便可窺知一二。其實,他不顧日營生的疲憊,用休息時間,堅持半年寫就《且聽風吟》,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嗎?我認為並不是的,對於閃現一念的堅持,這種執行的毅力,村上春樹絕對是超出一般水準的存在。所以在村上自己的角度看來,他很珍惜那一次靈光一閃,並賦予其特別的意義。從我的角度看來,或許他堅持經營下去,現在也有可能成為一個有實力的企業家,換句話來說,他的成功固然與他的興趣不可分隔,但是他的毅力才是成就他今日榮耀的基石,我認為這麼說並不為過。

4.天賦

第一次寫小說,就摘取了《群像》新人獎,之前毫無創作的經驗,這個恐怕就是屬於具備寫小說的才能的佐證了。如村上所說:“連續三十多年作為職業小說家生存下來,我肯定也並非全無才能。大概原本就有些資質,或者說不同於其他人的傾向。”這個自我評價,怕是過於謙遜了。

一聲清脆的棒球打擊聲,給村上春樹帶來了嘗試寫作的想法

寫在最後

總之,村上春樹就是這樣成為了一名小說家,不斷地給讀者帶來他獨有的寫作風格與讓人驚訝的作品。關於他獲得寫作“啟示”這件事,我們大可把它作為一種隱喻,如果不是那麼在意獲得的途徑,那“也許我也能寫小說”這種信息,是不是也可以作為我們的“啟示”呢?

(此為閒時翻書君一家之言,歡迎關注)

“聲明: 本文圖片來源於“IC photo”或“圖蟲創意”,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