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菜根谭》处世哲学,从5个方面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作者是洪应明。这部旷世之作文辞隽永、富有哲理,读后使人豁然开朗。

日本企业家认为,若能学好《菜根谭》终身将受用不尽。

笔者惊喜地发现《菜根谭》里的处世之道,可以给我们的人际关系提供有力的指导。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种魅力无穷的人:他们在待人接物方面非常随和,令人舒服,所到之处,如沐春风,使你情不自禁地想要靠近他们。

他们善于觉察人际往来的微妙互动关系,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此也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的职业道路更平顺,生活幸福指数更高。

人际沟通专家认为“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征,而是一个人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具体体现在表达能力、聆听能力、说服能力、价值交换、个人修养等方面。

那么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菜根谭》里的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升个人魅力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习《菜根谭》处世哲学,从5个方面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

一、表达能力——善于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热心,拉近彼此距离

在对方需要时,送上自己的关怀

“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译文:当别人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从旁边指点提醒他;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说几句话解救他,这也是很大的功德了。

吴丽是新来的同事,第一天来单位报到,人生地不熟。坐在一旁的刘媛察觉到吴丽紧张的情绪。主动走到吴丽身边和她聊天,给她讲解公司情况,带她熟悉周围环境。很快吴丽和刘媛成了好朋友,每当刘媛因家中小孩生病请假,吴丽都会主动帮忙照看工作。

雪中送炭总好过锦上添花。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出一把力,对方一定会长久记得你的好。

在高晓松酒驾被拘期间,他导演的新电影《大武生》首映,宣传势单力薄。刚从外地回来的韩寒得知情况,一路狂奔到现场帮高晓松撑住了场子。

主动适时地表达自己的关心,对于维护人际关系也很重要。李笑来有个习惯,他会不定期主动联系朋友,聊聊近况,为的就是让对方知道自己始终把他们放在心上。

秉持真诚友爱之心与人坦诚相处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菜根谭》处世篇

译文:君子的心事,就如青天白日那样坦荡明朗,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事。

坦诚相待,能增进彼此的了解,让人觉得和你交往有安全感,值得信赖。人都有自我保护意识,更倾向于和了解的人交往。而总是藏着掖着的人,让人不敢轻易接近。

小说家巴尔扎克曾说,“只有打算彼此开诚布公的人们之间,才能建立起心灵上的交流。”

“一念之慈,和风甘露。”——《菜根谭》处世篇

译文:人的心体有了慈悲的念头,就好比大自然有和风甘露。

可见,拥有友爱慈心的人,犹如春风拂面,让人心向往之,也更容易结交善缘。

学习《菜根谭》处世哲学,从5个方面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

二、聆听能力——聆听他人心声,善于觉察他人需求

“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菜根谭》处世篇

译文:不多说话才知道多说话是急躁的表现。

每一次交谈,都是拉近彼此距离,引发情感共鸣的机会。善于利用同理心,觉察他人内心需求并满足,是高情商的表现。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里说,“谈论对方最在乎的事情,是直抵对方内心深处的捷径”。

为此,在与他人交谈时,要学会倾听。不但不能随意打断对方,还要鼓励对方倾吐心声。

具体怎么做呢?让他人感到被重视。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博士说过,人性中最深层的动力之一是“对重视的渴求”。

为此,我们不应自说自话,而要用心倾听,用眼神肯定,用微笑回应。

鼓励对方多说他们想说的话,自己尽量少说。

大多数时候,谈话者只想倾诉,并不想得到意见和建议。因此,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即使对方主动询问,也只需提供想法供人参考,结论由他们自己得出。

除此以外,还要真诚地称赞他人,满足他人被认同的需求。

寻求认同,也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

真诚地称赞他人,满足他人的愿望,一解他人心灵之渴,会使对方感到被理解、悦纳,从而主动敞开心扉。

学习《菜根谭》处世哲学,从5个方面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

三、说服能力——遇事不争辩不强求,多包容多理解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菜根谭》处世篇

译文:区分事物好与坏的心思过于鲜明,那么就不容易与事物相投合;评价人贤良与愚蠢的心思过于分明,那么就不容易与人亲近。

不随意评判他人,不把个人观点强加给他人

同样的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结果就会不同。

何况事无绝对,是非对错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很多问题也会随着时间和境遇的改变而改变。

因此,要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问题,不要试图改变他人的想法,那样只会徒增烦恼。

取而代之的是,

求同存异,寻求共同的话题

“君子和而不同”,与人讨论问题时,应淡化彼此的分歧,寻求共同的话题。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勿强开其所闭”——《菜根谭》处世篇

译文:善于启发人心的人,能够借助对方心中已经明白的地方渐渐开导他,不会强迫对方接受他一时还不明白的道理。

以上渐进达成共识的方法,就是运用了心理学的“相似效应”:先让彼此有种知己的感觉,然后再寻求解决问题。

遇到意见不合,不要过于争论。争强好胜到最后只会输掉尊严和感情。有时候以退为进才是明智的选择。

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智慧箴言所述:“争辩、反驳或许会带来暂时的胜利,但你永远无法通过这表面上的胜利赢得对方的尊敬。”

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德行高的人就像水一样,圆通包容,不与人相争。

争辩不仅不能赢得他人尊重,还会得罪他人。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菜根谭》处世篇

译文:使别人当面赞美你,不如使别人不在背后诋毁中伤你;使别人感到与你初次相交很愉快,不如使别人感到和你长久相处也不会产生厌恶的感觉。

得罪了一个人,就为自己堵住了一条去路。就拿工作来说,树敌太多,即使你能力很强,升职也无门。运气不好遇到小人,他还会想方设法给你挖坑,使事情无法很好地开展。

学习《菜根谭》处世哲学,从5个方面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

四、价值交换——为他人提供价值,夯实“共同成长”的基础

“利人实利己的根基。”——《菜根谭》处世篇

译文:使别人得利是使自己获利的基础。

古人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有所收获就要先付出。

付出和回报只有达到动态平衡,最终实现“双赢”,一段关系才能得以长久维持。

能人与能人之间才能“同频共振”,这是吸引力法则在起作用。只有自己足够优秀,才能吸引到同样优秀的人。正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最近流行的一句话“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就是说,帮助别人成长的同时自己也能受益。而只有能力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共同成长”。

因此,要想拥有高质量的人际圈,我们需要提高自身能力,夯实共同成长的基础。

以上是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提升个人魅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再从人生观的角度谈一谈这个话题。

学习《菜根谭》处世哲学,从5个方面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

五、个人修养——修身养性,修炼平和的心境

《快乐人生——成功的资本》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在书里说,“所谓魅力就是这么一种能力,它是由你的性格决定的。”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菜根谭》处世篇

译文:性格过于偏执任性的人福气少,性格圆通不固执的人福禄多;性格急躁严厉的人寿命短,性格宽厚温和的人寿命必然长。所以君子不说命,修身养性就是立命。

正如吴军博士在《见识》里提到的一段经典的话: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

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追根溯源决定我们人际关系好坏的性格乃至命运,可以通过改变想法来实现。而改变想法的途径正是修身养性

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菜根谭》处世篇

译文:如果能消除心中的矛盾斗争,那么心中就充满祥和之气,自然能时时感觉如沐春风。

只有修炼出平和的心境和利他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进而逐步影响我们的性格,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

学习《菜根谭》处世哲学,从5个方面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

写在最后

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也是幸福的来源。《菜根谭》处世篇里的智慧带给我们许多感悟和启迪,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

-END-

参考书籍:《菜根谭》译者陈实,江西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