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詩人海子:家住農村,賺的錢養了三個弟弟,幾任女友因此分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節選《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天才詩人海子:家住農村,賺的錢養了三個弟弟,幾任女友因此分手

無數人看到海子這首詩中後,無不被其才華深深地折服。

沒錯,他就是被譽為中國當代最有才華的詩人海子。海子原名查海生,出生在安徽省懷寧縣的普通農民家庭,他是家裡的老大,底下還有三個弟弟,是地道的農村孩子。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貧窮的家境讓童年的海子早早懂事。每次放學回家,他總是讓弟弟們先吃飯,而自己只吃剩飯。

農忙時節,他就從學校步行回家,幫家裡幹活。節假日結束返校時,為了省錢,他會從家裡帶一些鹹菜和生米。

天才詩人海子:家住農村,賺的錢養了三個弟弟,幾任女友因此分手

海子的童年,就是在這樣“貧窮而荒涼”中度過的。從他後來的詩中,我們也能看到許多反應他村莊和家鄉的意象,大多充滿了悲涼,如《村莊》,最後一句“萬里無雲如同我永恆的悲傷”,令人為海子內心的孤獨和荒涼而嘆息。

1979年15歲時海子以370分(錄取線310分)考入北大法律系,上大學後海子才發現父母辛苦湊的錢在大城市十分不禁花,他常年一套舊衣服穿在身上,就連乞丐都避著他走……幸虧海子的同學們十分照顧這個“最小的弟弟”,經常借錢給他。

生活的清貧並沒有阻止海子求知的步伐,他沉浸在文化的海洋,哲學、文學、詩歌,海子找到什麼就看什麼,他覺得自己進入了天堂連給家裡寄去的信件都帶著幸福:“北大是所名不虛傳的大學,我在這裡生活、學習得很愉快。”

天才詩人海子:家住農村,賺的錢養了三個弟弟,幾任女友因此分手


當時的北大有著很濃的詩歌氛圍,很多學生都在寫詩,海子也不例外。大學四年,詩歌寫作充溢著海子的生活。1983年7月海子畢業,他被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在校刊做編輯工作。後來又調入政治系,教哲學課程。在這期間,海子寫出了他的成名作《亞洲銅》。

也許是因為童年的貧窮,給了海子難以磨滅的記憶,所以他參加工作後,曾多次往家裡寄財物,還曾把母親接到北京小住。他工作後第一個月拿到90元錢工資,寄回家60元,養家裡的三個弟弟。此外,他還花500塊幫家裡買了一臺黑白電視,而他自己的生活非常窮困。

在海子的房間裡,找不到電視機、錄音機,甚至收音機,他既沒有錢也沒有空閒去學跳舞、游泳、騎自行車。對家庭的擔當與負責,讓他在物質上極度匱乏。

天才詩人海子:家住農村,賺的錢養了三個弟弟,幾任女友因此分手


這或許是他後來感情不順的原因之一。海子的愛情,每一次都是一場災難,特別是他初戀的女孩子,更與他的全部生命有關。

海子生命中的女人,大多是愛上了他滿腹的才華與浪漫。海子作為詩人,生命是與詩歌相溶在一起的。

海子的初戀,是他在中國政法大學當老師時的學生波婉。她活潑可愛,對作為詩人的老師異常崇拜。

後來,他們大膽地相愛相戀,海子度過了他人生中一段最美好難忘而快樂詩意的時間,他為波婉寫下了很多在如今膾炙人口的篇章。

但最後,由於家庭,由於對金錢的三觀不合,他們的關係逐漸疏遠。

波婉的離去,讓孤獨的海子受了傷,他不相信自己一心一意維護的初戀會葬送。他們之間不止一次的說過天長地久;他們之間不何止一次說過白頭到老;他們之間不何止一次許下一生一世的諾言。

天才詩人海子:家住農村,賺的錢養了三個弟弟,幾任女友因此分手


但要失去的終歸還是失去了,就算想留也是留不住的。

他的愛是短暫的,同樣充斥著浪漫與美麗,就如同綻放的煙花一般。

波婉離開的時候,也許,海子是哭泣的,卻無法自救。後來,海子又和兩位有婦之夫有過關係,也曾想過地久天長,可惜,女方終究是有家庭的,在女方家人發現他們的戀情之後,一切因此劃上了句號。

李華,這位海子最後一位感情寄託的人,是他唯一崇拜的中國近代詩人,他將這個女人當做自己的神。他也曾幻想,幻想與神的愛戀。但最終也遭到了拒絕。

整個結局,作為詩人的海子都是悲劇性的,他的生命出現過快樂和溫存,但一切最終迴歸悲劇——海子的悲劇,愛情的悲劇。

除了愛情,海子的自戕,還與他的詩壇際遇有關。

天才詩人海子:家住農村,賺的錢養了三個弟弟,幾任女友因此分手


海子生前,作品被一些圈內人貶得一文不值。他曾去成都旅行,與一名詩人有相見恨晚之感,結果回到北京後,那詩人在民間詩刊上刻薄地說:

“從北方來了一個痛苦的詩人,從挎包裡掏出上萬行詩稿……人類只有一個但丁就夠了……此人現在是我的朋友,將來會是我的敵人。”

海子是邊緣化的,經常被鞭撻的。80年代是一個一言難盡的時代。與一些兄長聊天,他們時常說:“那是憑一首詩就能把女孩哄上床的年代。”

但80年代沒那麼美好,女孩可能會跟你上床,卻未必會嫁給你。海子的遭遇說明了一切。一個才華橫溢的浪人,也只是妹子眼中的達達馬蹄,是過客,不是歸人。當然海子也沒想做一個歸人,他是不肯結婚的。

在距離海子臥軌自殺前兩年的時候,海子第一次將自己的母親從農村老家接來了北京,本想應該共享天倫之樂、母子之情的二人,卻發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爭執,海子的母親知道了他從來不參加校內組織的任何會議或者集體活動後十分生氣,覺得這樣不跟同事、領導往來會影響他的前途和職稱的評定,而海子依然固執地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中。

天才詩人海子:家住農村,賺的錢養了三個弟弟,幾任女友因此分手

再後來的一段日子裡,海子的孤僻性格、父母親友的不理解、現實生活經濟狀況的壓力等等,使得海子的精神狀況慢慢走向了病態,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精神分裂”,在精神分裂的折磨之下,他瘋狂地在無數個無法入眠的夜裡整夜整夜地書寫著他的詩歌。

1989年3月26日,是海子25歲的生日,這天海子帶著:《新舊約全書》、《瓦爾登湖》,《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說選》

四本書自殺,身邊的遺書中寫到“我的死於任何人無關”。

年輕詩人海子已亡逝,他的世界也永不再有“春暖花開”。

塵世的幸福也再與海子無關,所有的春暖花開,他全部留給了世人,他自己則踏著血色的天梯,走向了他心目中的“房子”。

天才詩人海子:家住農村,賺的錢養了三個弟弟,幾任女友因此分手


對海子來說,那裡沒有傷害,沒有歧視,沒有困窘,沒有惆悵。

海子,我們時常忘記你的忌日,但是,我們經常想起你的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