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之——廖姓

廖姓,中華姓氏。發源於古代廖國,在宋代百家姓排第342位。

得姓始祖為廖叔安,為古廖國第一任國君。

姓氏源流

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後裔召伯廖,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中華姓氏之——廖姓

周武王滅商後封周文王之子伯廖於古飂國之地,在今河南唐河南的湖陽鎮,春秋初滅於楚國。子孫以國為氏。由於廖國國小勢弱,也不見於經傳,難以確考。

在召伯廖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廖氏,成為廖氏的一個來源。秦、漢以前,在今河南、河北、陝西等地都分佈有廖氏族人。到了漢朝時期,召伯廖的後裔廖頡擔任過鉅鹿太守,在歷史上。鉅鹿地區的廖氏曾經為當地望族。

源於己姓

出自遠古顓頊帝后裔叔安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

傳說,顓頊娶滕氏奔的女兒女祿氏為妻,生了一個兒子叫老童,廖氏的始祖叔安便是他的後裔。叔安是帝顓頊的後代,夏王朝時被封在飂國為侯,飂,與廖音同,有些古書中也寫作郅、蓼、嫪、廖,那是叔安傳三十七世到春秋時期以後,飂伯高把“飂”字改寫為“廖”字而成為廖氏。飂國,就是叔安的封國,西周初為周吞併。

飂國滅亡後,其王族後裔以及國民有改“飂”為“廖”者,稱廖氏,以念故國,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偃姓

出自遠古顓頊帝后裔皋陶後代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

皋陶為堯舜時代的刑官,皋陶氏族屬於東夷族一支,皋陶,字庭堅,偃姓,為東夷部落聯盟的首領。西周初其後裔被封在蓼,蓼國古城在今河南固始東北蓼城岡,公元前622年被楚穆王所滅。古代蓼、鄝、廖通用,蓼國之後有廖氏,偃姓廖氏的歷史有2600多年。

源於改姓

出自殷商末期宮廷官吏,屬於避難合姓為氏。

中華姓氏之——廖姓

殷紂王執政時,在宮廷中擔任管理冠蓋之官的顏氏、和管理服裳之官的繆氏兩位大夫因之棄官,隱居到維陽(今甘肅武威),兩家居於一處,相親相敬,遂合二氏之字改姓為廖氏,兩家的後代由此合併,世代相傳至今。

出自張姓

入贅廖家而改姓。明代福建人張元入贅廖家,改姓廖,其子孫遂為廖姓。

源於改姓

出自五代時期吳越國劉氏一族,屬於因諡改姓為氏。

唐朝末期至五代時期,吳越大豪錢鏐創建了吳越國,他成為開國第一任君主。由於錢鏐的“鏐”與“廖”為同旁字,為了令轄下皆避自己的名諱,錢鏐便下詔將吳越國中所有的劉氏族人皆改為廖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少數民族改姓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文獻記載:“清朝滿族皇室後裔愛新覺羅氏族人中多冠有漢姓廖氏。”

源於苗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苗族廖氏,源出苗族古老的禾瓜家族,現主要居住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的廖家衝一帶。早期的苗族人有名無姓,到了明朝萬曆年間,有的地區開始出現了姓氏,如在湘西地區就有了“吳、龍、石、麻、廖”五姓。

遷徙分佈

先秦時期,廖姓活動在河南、四川。秦漢時期,廖姓已擴散到河北、湖北。兩晉南北朝時期,廖姓已越過長江進入湖南、廣東、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唐朝時期,中原廖姓兩次南下移民福建,廖姓在南方得到進一步發展。明朝末代廖姓首次移民臺灣。

宋朝時期,廖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約佔全國廖姓總人口的32%。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湖南、湖北、福建、四川,這四省的廖姓大約佔廖姓總人口的69%。其次分佈於江西、廣東,這兩省的廖姓大約又集中了18%。

中華姓氏之——廖姓

宋朝時期廖姓在宋朝時已完成了主體的南下,形成了湘、鄂、川、閩、贛、粵等省份,廖姓密集分佈。

明朝時期,廖姓大約近23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3%,排在第84位。

宋、元、明這三個朝代,大約600餘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廖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慢,江西當時為廖姓第一大省,約佔廖姓總人口的43.4%;當時廖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福建、湖南、廣東這四省,大約佔廖姓總人口的81%;其次分佈於湖北、四川這兩省,又集中了總人口的13%。

宋、元、明這三個朝代,大約600餘年,廖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和南方遷移。廖姓的聚集地區的重心向東南偏移。

遷徙分佈

先秦時期,廖姓活動在河南、四川。秦漢時期,廖姓已擴散到河北、湖北。兩晉南北朝時期,廖姓已越過長江進入湖南、廣東、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唐朝時期,中原廖姓兩次南下移民福建,廖姓在南方得到進一步發展。明朝末代廖姓首次移民臺灣。

宋朝時期,廖姓大約近2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6%,排在第73位。廖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約佔全國廖姓總人口的32%。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湖南、湖北、福建、四川,這四省的廖姓大約佔廖姓總人口的69%。其次分佈於江西、廣東,這兩省的廖姓大約又集中了18%。

宋朝時期廖姓在宋朝時已完成了主體的南下,形成了湘、鄂、川、閩、贛、粵等省份,廖姓密集分佈。

明朝時期,廖姓大約近23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3%,排在第84位。

宋、元、明這三個朝代,大約600餘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廖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慢,江西當時為廖姓第一大省,約佔廖姓總人口的43.4%;當時廖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福建、湖南、廣東這四省,大約佔廖姓總人口的81%;其次分佈於湖北、四川這兩省,又集中了總人口的13%。

宋、元、明這三個朝代,大約600餘年,廖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和南方遷移。廖姓的聚集地區的重心向東南偏移。

當代廖姓的人口近420萬,排在全國第六十一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5%。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廖姓人口由23萬激增到420萬,增長了18倍之多,廖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

姓氏名人

廖扶:襄陽人,一作廖扶,東漢學者,習詩畫。滿腹經綸,精通天文、讖緯風角推考之術,在當時的學術界享有盛譽。

廖仲愷: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

廖昌永:中國歌唱家。1968年10月25日出生於四川成都郫縣,1995年以碩士學位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廖昌永平生不斷榮獲國際聲樂大獎。

中華姓氏之——廖姓


廖一梅:著名編劇。

中華姓氏之——廖姓

廖凡:青年男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