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神韵,对联著奇功——对联中的山水

竹柏旷怀心神共远;

智仁雅乐山水同深。

——题记

山水有神韵,对联著奇功——对联中的山水

对联中有山水,山水皆为对联。

对联中有山水,山水皆为对联。

乐山乐水的智者仁者,皆有觅趣之心。寄情寓山水,颇不寂寞者,皆因山水精神,而山水一经文字之渲染,那意境想不出都难!之所以依山观水,忘乎所以,实乃纸红墨香的桃符惹人心旷神怡,久居而不乏味,畅游而不厌腻,对联之功也。

记得有一副谐趣联:“曲水抱山山抱水;游云依月月依云。”如是僧侣或道士,定是喜爱非常。

说起对联,它起源于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之后,数千年来逐步成为了我大中华独特文化传统的一分子,无不令文人墨客欣然陶醉。

山水有神韵,对联著奇功——对联中的山水

孟昶

但真正开端起始的对联源头,又称对子、对偶、春联或桃符,是来自后蜀主孟昶的门对:“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一副极为工整的对联,应当算是开春联之先河,一直流传至今。

曾闻明太祖朱元璋以对对子为难臣下。不过,还好,君臣的对联为人们增添了一番少有的乐趣:“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能下?地为宣纸河为墨,哪个敢画!”朱元璋喜好对联也曾留下许多有趣的故事。只是在岁月的长河里,人们喜爱大自然,所以对残暴的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作所为均另眼相待。

山水有神韵,对联著奇功——对联中的山水

朱元璋

对联丰富了人们的知识文化,喜爱山水的人们,必定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以期为对对子留下佳话。再者,喜欢山水的人们,最重要的是除饱览风光之外,得狠记几副对联,好拿到朋友家人面前吹嘘:我又游览了哪里哪里……若不信,便将言简意深、平仄协调、字数相同、对仗工整、结构相同、语言独特的心仪的对联朗诵而出。我有过这样的友人,也分享过与友人登山游水的喜悦之情。

我与友人曾沿长江顺流而下,游览过滕王阁。我对初唐时期王勃所写的《滕王阁序》颇为称赏,尤其对他的诗联赞不绝口。只要读过王勃的《滕王阁序》的人,一定都有着最深刻的印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另一句则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的《滕王阁序》因赋文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名传千古。

山水有神韵,对联著奇功——对联中的山水

滕王阁序

辗转至岳阳楼,我与友人则有着相近的共鸣:“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不以物喜,后天下之乐而乐。”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忧后乐激励后来者忧国忧民,直接成为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之文化传承,就像无锡东林书院的这一副读书联所给予我们的启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它带给我们的震撼实足是一种为家国而奋发的强大精神力量。

天下三大名楼,黄鹤楼居首,它是山水精神的直接体现,龟山、蛇山相对,长江浩浩而过,山青水碧,黄鹤归来。

这里有古琴台,有千古知音传颂,是中华人文典范。登黄鹤楼,以四望兮,“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则“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黄鹤楼有一副对联,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山水精神。对联云:“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最能体现黄鹤楼之幽趣的,是这一副对联:“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我因是武汉人,于此将黄鹤楼的好对联再捧上一副:“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

登黄鹤楼,多有文人墨客感慨万千:“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黄鹤楼让你动心了没有?!

山水有神韵,对联著奇功——对联中的山水

山水为对联奉献了无穷的诗情画意,似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此说来,山山水水就不只是蕴含着一个大千世界,而是无限个的大千世界,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哲思与享受,也丰富了人们的想象,也给对联提供了不可言说的写作素材。

游名山大川,我与我的友人常常记笔记,把自己喜欢的对联墨记下来,在闲暇踏青时节,作一番哦吟,“杜鹃花里杜鹃啼,有声有色;月亮湾中月亮明,无言无语。

我也曾为一副长联头疼过,那对联很长却很动心,我记不住,但友人的记忆力极佳,在我窘迫的状态下为我解围,神清气爽地背下了那副——

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如此长联,确为世界第一,其长其辞其山水精神皆为第一。

山水有神韵,对联著奇功——对联中的山水

昆明滇池大观楼

对联是超然的,也是洒脱的。就像山山水水,养人自然,养精神怡然。

所以,得道的人物自然钟情山水居,谓之天然居。如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人。”钟情山水的,耳闻诗仙太白是其中佼佼者。于是乎人们自然以对联来怀念他。

他们所写的对联却也脍炙人口:“侍金銮,谪夜郎,他胸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什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身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原、汉曼卿、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人胸次;踞危矶,俯长江,这眼前更觉天地空阔。试凭栏远眺,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白苎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还有的对联,那简直令人拍案叫绝:“狂到世人皆欲杀;醉到天子不能呼!”狂啊,不狂岂能叫谪仙?!

于是乎,有人就对对子忆念:“有句思谪仙,争看炉火照天地;此山腾傲气,岂惮鼻息吹虹霓。”诗仙狂了,但情义也永存:“酒家何处?杨柳依垂,每当月白风清,胜地也应招子美;潭水依然,桃花无恙,到此心旷神怡,前身或许是汪伦。

诗仙太白一生够了,值了,真够了,也真的值了。有诗圣杜甫日夜诗赋惦念,还有汪伦踏歌而相送,诗仙可谓万古长存。不过也由此看来,短小精悍的对联的确是言简意深。

山水有神韵,对联著奇功——对联中的山水

李白

后人热爱诗仙诗圣,是因为他们为世人输送了甘美的精神食粮,比如这对联,不管是正名对、同类对、连环对、双声对、叠韵对还是双韵对,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所谓“窗外山水堪佐菜,架上诗书可对酒。”有道是:“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徜徉在对联融与的山水中,我们以及国人们或许都不再寂寞。“得山水乐寄怀抱;于古今文观异同。”寄情山水,“人迹是天涯;山水作故乡!

山水有神韵,对联著奇功。乐山水当乐对联,于此,借用一副对联为此篇对诗大赛画一个圈圈:“天遣自由在山水;心结穹庐入云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