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整治小龍河 打造生態溼地長廊

 昌邑市柳疃鎮境內的小龍河與濰河水系貫穿,自然生態環境優越河裡的水,滋養著一方百姓,見證著時代變遷,承載著文化傳續。

 小龍河整治一期工程全長1300餘米,北側將打造千米健身競速跑道,南側則是休閒步道。在墨池西側,建築工人正在打地基,此處將建龍河書院,書院中將設茶舍、禪舍、書舍,墨池南側則是規劃中的碑廊,記者看到,墨池東側的挖掘機在開闢道路。這是柳疃鎮打造小龍河生態溼地長廊規劃中的“一院、二路、三舍”。

 小龍河邊,姜家堤子村一塊農田邊,工人田君峰正在扎竹籬笆,只見他拿尺子仔細量了,再斜釘竹條,每個空隙的間隔都大小一樣,“聽說這裡要打造的是‘東籬採菊’的景色,景色一定會很美,我這活得幹仔細了才能達標。”姜家堤子村支部書記付寶忠聽到這話就更開心了,他告訴記者,東岸野花西岸柳,蘆花片片魚滿簍。小龍河是他村的後花園,但近幾年有幾處河段堆滿了垃圾,沿河的路也不好走,這次打造好了,將極大地改善村裡的環境,方便村民空閒時閒逛,而且沿河邊的這塊地被租賃了用來打造園區後,村民還多了一份租金收入,“打造小龍河,最受益的就是我們村了。”

 的確,村民是最大的受益者,一個月後會享受到美景,現在施工期間還能來打工,增加一份農閒時的收入。姜家堤子村村民李女士指著眼前的小清河說,她從小在這裡長大,過去小龍河東岸野花遍地,蜂飛蝶舞,兩岸楊柳依依,炊煙裊裊,相信通過這次打造治理,一定會恢復以前的景色。

 據介紹,為了加快對小龍河生態環境的保護,打造生態溼地長廊,昌邑市、柳疃鎮相關部門負責人自10月2日起,經過徒步丈量、實地調研,啟動對小龍河沿線汙染源的集中排查,全力做好生態保護,堅決確保零汙染,並確立了“一院、二路、三舍、四園”的打造思路,一院即龍河書院,二路即1000米健身競速跑道和休閒步道,三舍即龍河禪舍、龍河茶舍和龍河客舍,四園即桑園、竹林、梨園和海棠園。

 “我們計劃奮戰30天,讓小龍河大大改觀,滿足附近居民、村民的休閒娛樂生活,改善流域裡的生態狀況。”柳疃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小龍河是柳疃的“母親河”,小龍河文化是提升柳疃軟實力的重要因素,在環境整治的同時,深入挖掘小龍河文化,讓景觀與人文相得益彰,最大程度凸顯小龍河“人水和諧,文化豐厚”的歷史和人文情懷。“歷史文化挖掘工作對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利於更好的凝聚人心、積聚力量,為加快建設激情、富足、和諧柳疃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