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黨員帶頭群眾接力 眾志成城戰“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昌邑市各社區和農村,黨員幹部衝在前、廣大群眾跟在後,齊心協力、群防群治,在危難時刻共同譜寫著一曲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新時代讚歌。

村支部自願當好“三大員”

“菠菜11斤、黃瓜6.5斤、土豆4斤、抽紙5盒、香皂12塊、感冒沖劑2盒……”2月1日上午9點多,在村口值班的柳疃鎮孫家河灘村黨支部書記孫立峰對著微信群,在隨身攜帶的小本本上一一統計著全村各家各戶的“購貨單”。10點,他換班後,馬上開著自己的小車去購貨了。

這幾天,有村民該去醫院拿藥了,孫立峰不讓出去,而是自己買回來送了去;有村民感冒想去醫院了,他說“不行,我去找醫生開藥”;誰家缺什麼生活物品了,他總是說“需要什麼我立馬去買回來”。這些看似固執、不近人情的舉動,背後是他對村裡老少爺們生命安全的最大守護。同時,他將村裡所有黨員、幹部進行分組,有的負責挨門挨戶到群眾家中宣傳防護措施、注意事項,對村裡年齡大的老人,他專門安排人重點做好心理疏導、體溫監測的工作。

就這樣,像孫立峰一樣的全市“村支書”們無怨無悔奔波在一線,成了老少爺們的採購員、快遞員、心理輔導員,黨群關係、幹群關係一天天地更加融合了。“我們做的這些都是分內事,保障全村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黨員幹部不可推卸的責任。”孫立峰說道。

群眾主動參與“三班倒”

動人心者,莫先乎情。疫情發生後,村(社區)幹部帶頭靠在一線,黨員衝鋒在前,自覺值班巡邏,每日“三班倒”,不分晝夜、無論風雨,全力守護群眾安危。在村幹部的感召下,村民們紛紛加入到抗“疫”隊伍中來。

“我們村幹部五六個人,每天既要入戶測量體溫、送物資,還要定時組織進行全村消毒,從大年初一開始他們一天都沒休息過,我們很感動,必須站出來與他們一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卜莊鎮後河村村民孫志明深有感觸地說。“同時,為做好防控工作,我們集體簽名,作出了承諾:為了全體村民的生命安全,盡心盡力,認真履職,絕不漏掉一個危險因子,全村有我們守護,請放心。”

“後河村的村東、村西、村北三個路口27名值班人員和6名消毒人員全部是自願報名的群眾,現在村幹部有更多的時間全力做好政策宣傳、組織協調、入戶調查工作。”卜莊鎮紀委書記苑曉亮在督導時說道。

企業主動站出來“無人機隨便用!”

瘟疫無情人有情。連日來,很多熱心企業和愛心群眾主動捐贈防護物資、提供防護服務,彰顯了新時代萬眾一心抗“疫情”的良好社會風尚。

昌邑市宏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孫德東,榮獲2019年“齊魯鄉村之星”。在疫情發生後,他主動貢獻出自己的無人機、車輛、機手,對全鎮72個村進行防疫消殺,消殺面積達100多萬平方米。

95後的“機手們”自願放下了手機、放棄了遊戲,專心致志做好“消殺工作”,一個村一個村的奔波,吃不上一口及時飯,來不及喝一口熱水,電池不知用了多少塊,記不清多少次起起落落……。“我們做這些事,感覺比玩遊戲更過癮、更有激情,同時,我們要讓祖國知道,我們95後不再是小孩子,必須要做一支‘霸氣’‘硬核’的團隊,為國家多作貢獻。”機手小張說道。

“山東昌邑海能化學有限責任公司無償提供次氯酸鈉溶液2噸、晨源無紡製品廠捐贈2000餘個口罩、西南村李應自行購買消毒液僱用退役消防車每日對鎮區主要道路進行消殺……”。飲馬鎮黨政辦公室捐贈簿上記滿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捐贈情況。

一句句話語,一串串數字,給這個寒冷隆冬帶來了絲絲暖意,給奮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注入了“強心劑”,也更加堅定了黨群幹群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記者竇浩智 通訊員徐桂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