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煤改氣”,是國家利民惠民工程,為啥屢屢遭遇“執行難”?

農村煤改氣,意思是指,國家為了改善大氣環境,在汙染比較嚴重的農村地區,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把農民用來做飯取暖的傳統燃料——煤炭,改為用天然氣來替代的政策和措施。其實,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惠農工程,其優點主要有以下幾項。

農村“煤改氣”,是國家利民惠民工程,為啥屢屢遭遇“執行難”?

①有效減少有害氣體排放。在我國農村,尤其是北方地區,農民在寒冷的冬季主要靠燒煤取暖,可煤炭在燃燒中會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有害氣體。而天然氣在充分燃燒後,有害氣體排放量幾乎為零。所以煤改氣對改善大氣環境汙染十分有利。

②有利於改善區域環境。農村燒煤取暖不僅會產生有害氣體,而且會排放大量煙塵和大量重金屬等等有毒有害物質,這些東西對農村地區的區域環境危害是非常嚴重的。而用天然氣替代煤炭取暖做飯,可有效改善農村區域環境,對農民的身體健康也十分有利。

③節約能源,降低農民生活成本。一公斤煤炭的熱量大約在5000大卡左右,而一立方米天然氣的熱量大約在840O大卡左右。也就是說,燃燒一公斤煤炭和燃燒0.58立方米的天然氣所獲得的熱量值大體相當。以每噸煤8O0元計算,平均每個農村家庭一個冬天燒煤要消費至少1000元以上,而燒天然氣取暖,國家會有很高的補貼,一個冬天,每個農村家庭只需支付四五百元的取暖費用。

農村“煤改氣”,是國家利民惠民工程,為啥屢屢遭遇“執行難”?

因此說,農村煤改氣是國家和農民雙贏的政策,是利民惠民的工程。可現實狀況是,農村煤改氣工程,在執行過程中常常得不到村民支持,甚至常常遭到阻撓。這是怎麼回事呢?本來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為啥屢屢遭遇“執行難”的尷尬呢?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農村“煤改氣”,是國家利民惠民工程,為啥屢屢遭遇“執行難”?

①農民燒煤做飯取暖以成習慣很難改變。在我國,尤其是北方農村地區,農民都睡火炕,平時燒柴做飯,冬天燒煤取暖已經沿襲幾千年,冷不丁不讓燒柴燒煤,讓農民覺得很不習慣。事實也的確如此,如果使用天然氣取暖,農村火炕就失去了作用。因為畢竟室內氣溫再高,也不如熱乎乎的火炕睡著舒服。

②農民都覺得天然氣不安全。農村煤改氣工程施工難度不大,所以承包施工工程的大多數都是施工資質很差的個人,所以和正規施工單位相比,在工程質量上很難相提並論。所以村民對這樣的豆腐渣工程十分不滿,認為這些東西是懸在人們頭上的定時炸彈,隨時都會危脅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在施工時農民非常不配合,有的甚至橫加阻攔。

③農村煤改氣牽扯太多的利益關係。許多農村地區在實行煤改氣政策時,牽扯到太多的利益關係。有些農村基層組織也就是村委會為了從中撈取更多的利益,故意隱瞞真相,甚至擅自更改施工方案,大搞不正之風,從而引發群眾強烈不滿。所以在施工時,許多農民採取各種方式故意刁難甚至橫加阻攔,以此發瀉心中的不滿。

農村“煤改氣”,是國家利民惠民工程,為啥屢屢遭遇“執行難”?

因比,綜合以上幾點原因,雖然農村煤改氣工程是國家利民惠農的好政策,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屢屢遭遇“執行難”的窘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