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历史文化之古器物


邢侯簋

邢台记忆 | 邢台历史文化之古器物


邢侯簋,别称周公彝。该簋是周朝邢侯姬苴为了祭祀自己的父亲周公而铸造的。1921年出土于河北省邢台市,为西周国宝级文物、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该簋高约20厘米,有矮圈足,圆底鼓腹方唇卷沿,在颈腹间有四个对称的兽耳,器身纹饰精美,腹上铸有象纹,圈足上有龙纹。重要的是,簋内的底有铸刻的青铜器铭文,共68个字。记述周王命内史大臣荣记载历史,邢侯服,周王赐与邢国州人、重人、庸人的三城臣民,邢侯感激周王的赏赐,用吉金铸造礼器,即邢侯簋,举行了隆重告祭于周公。

邢台记忆 | 邢台历史文化之古器物


商嵌兽首直内玉戈

邢台记忆 | 邢台历史文化之古器物


商嵌兽首直内玉戈又称商嵌兽首有栏凸脊直内戈。1992年8月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在配合市旧房改造开发公司花园东街住宅小区建设工程进行考古发掘时,在一座墓葬中出土。玉戈长23.5厘米,援狭长,凸脊,前锋锐尖,有阑,直内。援末嵌铜兽首,桐处二圆穿,内上有圆形单穿。经国家文物专家组鉴定,时代为商,国家一级文物。1997年该器入选《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并被收录在《中国文物精华》一书中。

邢台记忆 | 邢台历史文化之古器物


商“耳为父癸”铭兽首鋬兽面纹铜爵

邢台记忆 | 邢台历史文化之古器物


商“耳为父癸”铭兽首鋬兽面纹铜爵又称牛首鋬雷纹地兽面纹铜爵。1992年8月邢台市旧房开发公司南小汪公园东街住宅工地发掘时出土。爵高22厘米,为圆体高杯式,杯体偏长而优美。圜底,壁较直有双柱,三刀形足。腹部饰雷纹、兽面纹。外侧有铭文:“耳为父癸”。长流宽尾。经鉴定为商代器物,国家一级文物。

邢台记忆 | 邢台历史文化之古器物


汉错金四神几何纹长颈铜壶

邢台记忆 | 邢台历史文化之古器物


汉代铜器名。1976年11月南和县左村村民平整土地时,在位于左村村南约200米处的汉墓群1号墓出土。器高28.6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12.8厘米。圆唇,长颈,扁腹,圈足外撇。通体错金工艺。颈部由蝉纹、几何纹、宽带纹、鸟兽纹组成;肩部饰蝉纹、几何纹、宽带纹;腹部由蝉纹、四神纹、宽带纹、几何纹组成;圈足饰几何纹。国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局鉴定组将此文物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邢台记忆 | 邢台历史文化之古器物


汉三轮盘附觞铜温炉

邢台记忆 | 邢台历史文化之古器物


汉代铜器名。1976年11月南和县左村汉墓出土。该器为汉代温酒器,由觞、炉室、底盘三部分组成。总高25.5厘米,底盘长32.6厘米,盘宽23.4厘米。觞为椭圆形,新月形耳,素面;炉室为椭圆形,上部镂刻变形几何纹气孔,下部四周镂刻6个条形气孔,炉室以四兽足焊接在底盘上,底盘为长方形,下置三轮。两端置兽柄拉环。1982年该器物被载入《中国文物精华辞典》。1993年国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局鉴定组将此文物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邢台记忆 | 邢台历史文化之古器物


邢台西周甲骨文

邢台记忆 | 邢台历史文化之古器物


甲骨文。1991年邢台南小汪遗址出土。卜骨为牛胛骨的残片,长8.7厘米,宽3.1厘米。背面有规整的圆钻,钻窝底部三分之一处,有与骨长同向的小凹槽,有灼。卜骨现存卜辞两条。一条原在骨扇中部,仅见一“其”字。另一条在胛骨外缘,共4行10字,由左起读,向右转行,文字译为今文为:(祭祀)停用四匹白色的牝马,改用黄白色的牝马。现收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