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的創作世界#我是如何走進頭條的?

年初的時候,朋友知道我曾經在報紙上發表過小“豆腐塊”(散文、通訊之類的小文章),之後又在起點、湯圓等APP上寫過小說,所以建議我去“今日頭條”施展一下自己的“才能”。朋友介紹說,“今日頭條”是一個門檻很低、但人氣很旺、內容很廣且“高手如雲”的自媒體公眾平臺,所有人在這個平臺上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像我這種愛好比較廣泛又喜歡錶達自己思想的人,很適合到“今日頭條”去練練手,說不定一個不小心就成“大V”了。

認識頭條

#2019我的創作世界#

#2019我的創作世界#我是如何走進頭條的?

2019年元月30日,註冊今日頭條賬號,當時用的是“寶慶山人”的網名,8月份改成現在的網名:寶慶山人有話

當初是礙於朋友的面子才註冊的。我知道自己在寫作方面有幾斤幾兩,而現在的年輕人才思敏捷,觀點新穎,文筆犀利,像我這種非科班出生的“老榆木疙瘩”已經out了,況且離開文秘工作十幾年了,很少再寫寫畫畫,懶到連自己公司的文案都交給秘書去做了,每天被各種應酬、談判、會議搞得焦頭爛額,哪還有心思去玩頭條咯。

當著朋友的面,下載了頭條APP,註冊了頭條賬號,然後就擺在手機裡,一直沒有去碰,連頭條APP裡有些什麼東西都不知道。中途(大概是4、5月份)登錄過一次,之後就一直沒有去點過頭條APP了。

9月份的時候,朋友通過微信給我發來一個鏈接,是他在頭條上發的一篇文章,看了看感覺還不錯。再看朋友的頭條主頁,文章的閱讀量、點贊量都有實時數據顯示,“條友”對文章的評價也很活躍,作者與讀者的互動很直觀。而且頭條的頁面很簡潔,所有功能一目瞭然,無需去摸索,直接登入就是。於是試著在頭條上發了一篇文章。文章發佈之後,審核時間很短,幾乎就是即發即見,而且很快就被系統推薦,很快就有了讀者閱讀。再看主頁面被推薦的文章,涉及面很廣,幾乎涵蓋了生活中所有的領域,想看什麼有什麼。不僅如此,頭條還能夠接受所有的體裁:小說、詩歌、散文、社評、雜談、幽默、小品、通訊、新聞、心得、思想、對聯、嬉笑、自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此外還有強大的視頻功能、爆料功能、問答功能、搜索功能……至此,我才算是真正認識了頭條——一個迄今為止,最完美、最強大、最民主、最接地氣的自媒體平臺。

瞭解頭條

真正瞭解頭條是從9月底申請頭條認證開始的。在興趣認證階段,我選擇的是本地資訊領域創作者認證,認證需要通過4個優質問答。剛開始時以為和百度、知乎上答題一樣,只需根據自己的知識點來回答就行了,於是在“悟空問答”裡一頓猛答,結果在24天中回答了近200道題,但卻一個優質回答都沒有通過。而對於自己的答題,不但自我感覺良好,而且有好多題都是被系統推薦進頭條首頁的,但為什麼就不能過優質回答關呢?換做別人或許就放棄了,但我偏偏是一個不信邪的人,當時就想:系統不讓我過,我偏要過!於是花了一天的時間查看已經通過加V的條友的答題,並向他們請教。北京的一個條友給了我這樣一個建議:一、回答問題一定要選擇自己興趣認證領域的問題,否則等於白搭;二、優質回答一定要是原創,否則白搭;三、圖文並茂、合理排版、不涉及時政,可以增加通過率。把握以上三點,一週之內必過。

#2019我的創作世界#我是如何走進頭條的?

按照北京條友指導的方式,我選擇回答了十幾道題,結果兩天之內通過了三個優質回答,只差一個優質回答就過了,可惜,時間只剩下兩天了,恰巧那兩天工作上又有許多棘手的問題要處理,這樣一來就只能等三十天以後再過了。

漫長的三十天以後,第一天我回答了大概五道題,第二天回答了四道題,第三天系統通知三個優質回答通過,當晚一高興,又回答了幾道題,第四天,四個優質回答全部通過。而這一個月(11月)我的粉絲漲的還算快,從100多漲到了800多。

從興趣認證答題來看,頭條對作者的要求是很嚴格的。頭條的入門門檻確實不高,但要在頭條上做出些成績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首先,頭條的扶持機制是相對於原創作者而言的,專業的、垂直的推薦機制,原創作者會獲得很好的推薦,“文字搬運工”在頭條沒有優勢。所以,想在頭條上做出些成績來,無論是文字作者還是圖片、影像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功底,而且要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才行。當然對於新手,頭條的扶持力度更大,頭條學院就是新手最好的學習、訓練場所。加入頭條學院,是每一個玩頭條的新手最佳的選擇。因為,在那裡可以得到很多精確的指導,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豐富自己的知識,可以少走許多彎路。

#2019我的創作世界#我是如何走進頭條的?

愛上頭條

11月13日,我的一篇微頭條《老太太怒砸銀行玻璃門:5萬元存62年變50元!》幾天之內獲得98萬的閱讀量和1500多的評價,這個微頭條給了我意料之外的驚喜。98萬的閱讀量,對於大V來說這沒什麼,區區手指一動,他們就能獲得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閱讀量,但對於一個頭條新手來說,這可是一個難得的成績,雖然這成績沒有半分錢的經濟價值,但是,我的個人觀點被98萬人閱讀了。從條友的回覆和評論來看,我的觀點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自己的思想能夠被別人接受,這應當是每一個自媒體愛好者的共同目的。 能夠通過頭條這個平臺將自己的思想、觀點快速地傳播出去,能夠將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快速地分享給別人,這就是我能夠愛上頭條的真正原因。

#2019我的創作世界#我是如何走進頭條的?

痴迷頭條

11月13日以後,我將頭條APP放到了手機主屏上,原來佔據在主要位置的微信、QQ、陌陌、新浪微博等APP通通往後挪位。每天拿起手機要做的第一件事不再是點開微信,而是點開頭條。每天發的第一條消息,不再是騰訊新聞、微博、微信,而是頭條。晚上睡覺之前,要做的也是從看微信朋友圈變成了看頭條消息。

在我看來,玩頭條就好比是與一大群人坐在一個大圓桌上品嚐一道文化大餐。圓桌上琳琅滿目的菜品都是來自天南海北的條友們自己親手做的,酸甜苦辣,味道各異。在這個大圓桌邊坐著的人,身份沒有高低貴賤,口味可以各隨各願。在這裡,只要能夠遵守“圓桌協定”,便可以自由自在地交換各自的作品,可以自由自在地點評、褒貶。在這裡,沒有人會客氣到令人生厭地“勸酒”“勸菜”,自己喜歡的作品可以隨便點、隨便吃、隨便收藏,而不合胃口的東西可以通通一劃而過。

我想,這一輩子可能都離不開頭條了。微信給了我們通訊、交流、傳遞、支付的方便,微信改變了我們的某些生活方式,所以微信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須品。而頭條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可以改造我們的三觀,可以傳播、交流我們的思想,可以開闊視野,可以抑惡揚善、可以淨化人類靈魂。頭條能夠給我們提供精神食糧,所以,頭條是我們精神生活的必須品。

(原創不易,請轉發、點評支持原創,歡迎不同意見者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