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娛樂圈的奇妙在於,雖然人們常說流量時代馬上要結束,但比起屁股依然黏在並不紮實的“功勞簿”上沾沾自喜的年輕明星。反倒是深覺泡沫已經岌岌可危的置身事外者,看到那些已經快在退潮中露出短板的人氣偶像,總想上去勸一句“這不是長久之計”。

但基於耀眼光環本身的矇蔽性,各種提醒和告誡,說起來都沒有一個已經“撞了南牆”的前輩有警醒意義。連著被推向輿論風口浪尖的明道和邱澤,便是很好的前車之鑑。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再也演不了男一號的“明道們”

15年前對著明道的劍眉星目流口水的花季少女們,一定沒想到,他回到觀眾視野的方式,會是如此不勝唏噓。

在演技比拼節目《演員請就位》上,他輸給了比自己小14歲、名不見經傳的新人陳若軒。

聽到結果後,臺前對喊著“道哥加油”的觀眾說“沒事”的明道,幕後採訪時卻落了淚。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顯然,被節目邀請才接到今年第一場戲的明道,並不想失去這為數不多的展示機會。

當年的他從不缺戲演。自從04年第一部《天國的嫁衣》就成了當紅小生;05年的第二部偶像劇《王子變青蛙》,就直接開啟了風靡一時的痴情霸道總裁風潮,紅遍兩岸三地。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可如今呢?聽到朋友拉著自己手說的那句“明道,我覺得你可能沒辦法再演男一號了”。

比髮際線消退得更快的,是他39歲時的自信心:“我不演男一號不要鼓掌。”“坦白講我沒覺得這麼樂觀。我可能這幾年就是沒有什麼太成功的事情,連我都有點看不起我自己了。”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看不起自己”幾個字一出口,任誰都難免心頭一酸。

被單均昊影響了青春的少女們更是開始高呼“不允許你那麼說自己”,不忍看到那個曾統一了一代女孩擇偶觀的男人,要如此自怨自艾。

以一種更不光彩的方式,被推向輿論風口浪尖的臺灣老牌偶像小生,是38歲的邱澤。

雖然大家都在嘲諷他的“渣男屬性”,那你永遠無法否認有本事把楊丞琳、唐嫣、陳喬恩一眾當紅女演員都發展成緋聞女友的邱澤,曾經也是秒殺一片的類型。

殊不知情史越來越多,口碑越來越差。突破自我的《誰先愛上他的》證明了演技,但也再也換不回曾經芳心縱火犯的地位。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就這樣,當年的兩人罕見地回到熱搜,當年的觀眾卻沒了曾經的悸動。

這並不稀奇。和他們一起為臺灣偶像劇打下一片天的男主角們,現狀也沒有光鮮亮麗到哪裡去。

發展最好的,也就是37歲的阮經天了。他好不容易靠著《艋舺》和《軍中樂園》成了影帝,進軍內地接的資源也一部接著一部,卻少有出彩的。

去年的《扶搖》算是小出圈了一把,但奈何古偶造型實在有點兒違和,楊冪如今也不是誰跟她搭戲都能紅的女明星了,導致阮經天的名字依然和紀存希畫著等號。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而同樣37歲的鄭元暢,雖然當年更火,卻也好久沒接過知名的一番男主了。

曾經總是護著小笨蛋周全的“江直樹”,這兩年老是被質疑換臉。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也有人徹底銷聲匿跡。

被稱為“高配邱澤”的賀軍翔,光靠《惡魔在身邊》中騎著機車呼嘯而來,摘下安全帽露出英氣眉眼的那一幕,就牢牢紮根在了偶像劇史冊;曾和明道齊名“為演總裁而生”的立威廉,則是不油膩的職場boss無二的人選,永遠帶著溫潤的微笑和蘇到爆炸的英文發音。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這兩位能查到的最新消息,都是“好久沒露面,卻突然發現連女兒都生了”。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艱難的自救之路

在高峰期突然消失,對曾經的男一號們來說,倒也不失為件好事。

畢竟活在觀眾最美好的回憶裡,總比話題只伴著悲慘和不得意而來,顯得體面一些。

正因為落差太大,看到沒戲演的“明道們”,大家的情緒之複雜同樣不是“心疼”兩個字能概括得了的。

一種是鳴不平。

“沒被選上就沒被選上吧,他早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白月光了。”

“能有一個單均昊活在萬千少女的青春裡,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如你所見,在很多親身經歷了臺偶巔峰期的觀眾眼裡,明道的歷史地位可不是當下的窘境能動搖得了的。

甚至在2019年的B站上,《王子變青蛙》裡明道的臉都會被瘋狂表白的彈幕擋到嚴嚴實實。畢竟就算是00後小鮮肉的粉絲,感嘆起當年大前輩的顏值起來,依然是五體投地。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而他們塑造的“霸道總裁”、“叛逆男孩”和“高冷學霸”們,也至今都是娛樂圈裡最經典的、最標杆的、最有說服力的,甚至說是吊打如今90%同類型男主角的存在。

因此儘管他們擅長的東西已經不流行了,可一代人白月光的身份還在,就算落寞也帶著萬千少女青春無處安放的悲傷。

可正如白月光這個詞,永遠和“回不來”畫著等號。網友為他們哭訴“娛樂圈潮起潮落,更新換代的速度也太快了”的時候,也多少帶著些必然如此的無奈。

一個殘酷卻赤裸的問題是:“總說沒有合適的角色給他們演,可他們究竟適合演什麼?”

沒人能否認,當年明道和立威廉的霸屏,是五分演員、五分人設的功勞。他們是最適合演霸道總裁的人沒錯,但角色絕不會一直在。

因此自從2010年臺劇開啟斷層期,《一把青》、《我可能不會愛你》和《我們與惡的距離》等新作完全拋開了瑪麗蘇模式,臺灣一線小生就徹底被演技更百變的吳慷仁取代。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而即使是影視寒冬也依舊顯得格外有錢的大陸市場,套路也在一茬茬變,霸總劇、IP劇、仙俠劇、電競劇……

10年來風潮都不知道變了幾回了,想讓最擅長的角色自己找上門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大環境的變化下,有人心態很穩,抱著守株待兔的觀念以不變應萬變。比如演了一輩子偶像劇的言承旭。

因為年輕時外形條件實在鶴立雞群,中年時期不管是髮量、還是身材管理也跟得上。眼看著對面的女主角早就從70後的大S、80後的佟麗婭、變成了90後的沈月,到了不惑之年的他依然堅守在小言裡。

事實證明,42歲的偶像劇男主角不會有“西門大媽演少女”的搞笑感,但凹陷的臉頰、不再少年感的眼神難免有些尷尬。

當年據傳要和一線小花趙麗穎配戲時,還被全網嘲“過氣”了好久。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也有人很著急,帶著自我審視的困惑去適應時代。雖然沒搭上新媒體流量快車,但總想著再做點什麼,才能不被拋棄。

鄭元暢就曾叫著林依晨,上過當時流行的真人秀競賽節目,也算喚起了一波回憶殺。

但很快就熄火了也證明,童年濾鏡可以救他們一時,但救不了一世。當“江直樹”已經潛移默化地變成自己走不出的影子,觀眾更不可能走出來。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但或許是童年回憶太深,又或許是實力還不足以撕掉他們身上的老標籤

那批臺偶劇男主當年也來內地開拓過戲路,但隨著他們的新聞標題不是“古裝太出戏”、就是“演技太落伍”。

粉絲都心酸地承認著可塑性不夠強的事實。然後開始替他們懊悔,為什麼沒能在當時資源和條件都好的年紀,試圖去尋求些轉變。

反倒當初的女主角們在蛻變。

要麼就是像林依晨一樣,靠著難得的高素養學霸身份跳出了傻白甜的標籤,要麼就是像王心凌、楊丞琳、張韶涵等本來就是歌手的女演員一樣,走另一條後路依然有保障。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火燒到尾巴了,別隻顧著心疼前輩

本山大叔曾在《鄉村愛情》裡留下過一句金句:“自己沒能力就說沒能力,還說大環境不好,你到哪兒哪都大環境不好。”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這句話用來吐槽如今境況尷尬的明道,其實狠了點兒。

畢竟作為難得沒靠背景和抱大腿走出來的窮苦男明星,能在偶像劇中拼出一席之地,確實證明了他們曾經是一代人稚嫩眼睛裡“全世界最帥的男人”,演技也從來沒有低於過及格線。

但顯然,娛樂圈是個功利導向的地方。也因為夠功利,想要維持住既有的關注和資源,就得永遠給的出新東西。

畢竟熱情追捧過的觀眾往往是這段時間嗑得上頭,但消費者斷糧了,就沒有任何義務在原地等待,自然會轉向新的目標。

由此,別說這批82年左右的老臘肉了,哪怕是如今最紅的小鮮肉,大起大落得更刺激,就更得警惕“劇拋”和“選秀拋”的命運。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當老牌偶像劇男主到了40歲,會的依然是20歲的那一套,觀眾都從少女心變成姨母笑了,留給他們的機遇真的不多;

更何況,當年20歲的明道會的東西,還不知道比後輩們高到哪裡去。

這個道理其實人人都在唸,但在已經被或真或假的吹捧裹挾到了雲端流量圈,“改變”永遠是個火燒到尾巴也不著急的事情。

所有人都以為自己是幸運的那個,能獲得粉絲長久的喜愛、資本長久的青睞,也同時被眼下的光環禁錮得想轉型都動彈不得。

當然,就算是已經逼近不惑之年的一批童年男神,也不是沒有方法走出過氣怪圈。

在中國的環境下,男演員多少還是在職業壽命、角色選擇上更佔優勢的。

從以往的成功例子看,不管是從翩翩公子金燕西、變成妖孽廠花的陳坤,還是從裡婆媳劇的男三、到開闢出專屬風格的雷佳音……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你會發現少女粉越來越少的成熟期,其實正是男明星最好的轉型時機。

趁著顏值和體型還在、又有積累的經驗和名氣,跨過去了就是新高峰,跨不過去也不至於落得名聲掃地,大不了錨錨勁再跨一次。

但要是沒有演技的突然開竅和飛昇,想要成功轉型,一是少不了足夠的鑽研和投入。

比如明道在《演員請就位》上的那段毒匪戲,就被李少紅導演批評拿槍姿勢不專業,“應該抵住頭,要是這麼打槍的話,得把胳膊甩走了”。

觀眾或許看不出這些小細節的差異,但對真正手握好資源的導演而言,“誰更讓人放心”往往就會成為給不給出機會的關鍵。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而就像明道覺得面子放不下,猶豫要不要參加節目時,他老闆反問的那句話:“你面子在哪,在我口袋裡嗎?”

若還沒有達到那個一擊驚豔的水平,那至少得放下身段的意識。

畢竟世界上沒有一個演員是能從20歲紅到70歲,每一年都能接到主角的。

有些人能拋開老資格心態,在年輕人擅長的領域玩得風生水起。比如同樣是爆紅過的偶像劇男主,前兩年靠“朱碧石”翻紅,如今又當網紅、上街舞節目的羅志祥;


沒戲演的“明道們”給小鮮肉的那些警示


也有人厚積薄發,像劉奕君、王勁松一樣等到四五十歲才有機會成為新電視劇裡的黃金配角。

正是因為中間磨鍊的時間夠久,太過超人的實力讓他們一出演就能當整部劇的“戲眼”,也開闢了近些年國劇的老戲骨時代。

憑藉一部成名作可以保住幾年的光環,但蠟燭燃盡火苗就會漸漸熄滅,很多人懶得尋找新光源,想盡辦法想讓蠟燭燒德慢一點;

殊不知,最好的方式永遠是找到一根更耐燒的新蠟燭,再一次點燃。

這也算是如今被心疼沒戲演的“明道們”,能給當今年輕明星的一條警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