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一方文脉守古村墨香——茶旧沟村


机杼忙,四匹缯布经纬变幻绚丽图案。

黄年糕,黍米磨面诚心蒸出金黄一片。

掌文脉,一方学政拆寺建校有教无类。

茶旧沟,石臼石槽静心安守书香墨色。

燕赵古村落(邢台篇) | 执一方文脉守古村墨香——茶旧沟村


茶旧沟村地处太行山东麓的白云山脚下,村口石碑记载,村子里的沟中有块巨石,形如茶臼,遂得名茶臼沟,后以讹传讹便写成了如今的茶旧沟。

燕赵古村落(邢台篇) | 执一方文脉守古村墨香——茶旧沟村


穿过桥洞,豁然开朗。一片片错落有致的太行山区古建筑群依山就势,布局自然,以石材为建筑材料的古石楼保存完好。一串串又红又亮的花椒,犹如玛瑙,坐在大槐树下,恰有一缕清风吹过心头,犹胜画中之景。

燕赵古村落(邢台篇) | 执一方文脉守古村墨香——茶旧沟村


茶旧沟村中的私塾乃是邢台西部一方文脉所在。据说清末邢台县学政宋玉香便出自这座私塾,他为办新式学堂,需在寺庙上建校舍,为此不惜与僧人将官司打到京城,最终胜诉“拆庙建校”。而他的学生李庆俊创办了坡子峪小学,传播先进思想。并在解放后担任邢台县第一中学校长,为祖国培养了大量人才。应该说没有宋玉香为教育进京告御状,就不会有邢台西部山区走出的万千栋梁。

燕赵古村落(邢台篇) | 执一方文脉守古村墨香——茶旧沟村


和文脉一同保留下来的是古老的传承。四匹缯布是盛行于太行山区的一种民间制造土布。因其在织造过程中使用四匹缯来分辨经线的格式,故称四匹缯 。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的四匹缯布已经逐渐从日用品变为了一种装饰艺术。

当这项堪称“活化石”一般的技艺在我们眼前呈现时,我们恍然间竟有了时光穿越之感,仿佛置身清朝大院之中,穿梭声、机杼声节奏明快,声声入耳,尽享视听盛宴。

燕赵古村落(邢台篇) | 执一方文脉守古村墨香——茶旧沟村


眼前的一片金黄将我们从粗布之美中拉回。这片金黄便是黍米、红糖、蜜枣和红豆制成的黄年糕,味道香甜,口感软糯。以前在村子里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如今茶旧沟村的生活越来越好,曾经只在年节出现的黄年糕,早已成为寻常餐桌上的美食了。

燕赵古村落(邢台篇) | 执一方文脉守古村墨香——茶旧沟村


当我们来到村口的开阔处,眼前忽然出现这样的场景。无论男女,不分老少,在这片开阔处挥毫泼墨,不多时一幅幅书法作品便呈于眼前。

看着这些平日里拿惯了锄头的村民,拿起毛笔即兴而书,把生活写进墨色中,将心情揉进笔锋里。他们是农民,可他们又不像是普通的农民。这里是村庄,但这里却不是一般的村庄。

镂花小窗,题字门额,书香墨色,文脉之地。他们不癫狂,不浮躁,不随波逐流。四百多年的书香之地自有他们的骄傲,若是有人问起为何不弃农经商,回答他们的只有一脸微笑。

燕赵古村落(邢台篇) | 执一方文脉守古村墨香——茶旧沟村


茶旧沟村这本书,就静静的放在那里,等着世人去慢慢阅读,慢慢理解,慢慢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