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搜索流量吧!


放棄搜索流量吧!

【寫在前面】看到這個題目大部分人會感覺我靠標題吸引眼球。你能認真讀完我相信你有不一樣的感觸。在這個信息高速傳播的時代你的認知是斷層的,碎片化的。某種意義上講有部分人已經開始不健全了認知不健全、學習碎片化、社交網絡化、情感分裂化。

信息傳播方式是很快但是面窄了。你以為你在看想看的信息其實是平臺在左右你看什麼信息。

千人千面個性化推薦某種程度提高了信息價值,同步奪去了我們很多選擇的權利。你喜歡的,往往是帶毒的,會固化你的思維,會鎖定你的視角,會影響你的認知。

正文

今天不是批判千人千面個性化推薦機制的只是萬物有利就有弊。

你得到了情有獨鍾也就失去了風情萬種。

對於商業千人千面是給我們節省了時間基於個人的信息包推薦有用的東西。

迴歸正題:為什麼要放棄搜索流量?

搜索流量體量已在2018年雙十一時就不在是主流流量,隨著標籤權重的遞增,手淘首頁流量,手淘猜你喜歡流量這種推薦式流量的價值也不低於搜索。

目前很多類目及類目TOP還在刷刷刷。也正是因此很多同學會說我這個類目都在刷,談別的沒用。在現階段的“場景”中刷還是有效果的。

從18年下半年以來已發現很多人已經開始以付費為主,小補為輔。

甚至於很多同學開始玩高價值信息流閉環的運用了。

你還在說:“嘗試了很多,這沒用,那沒用”。

最近又有同學說:刷9999大額玩法又有效果了,又流行了捆綁單、套餐玩法等等,萬變不離其中就是解決坑產值和買家支付人數套路。

結果扣48分的店鋪一片。

這兩個指標(坑產值和支付買家人數)為什麼一直被“電商人”如此看重。

究其原因應該是2015年以前淘寶忽悠我們太深。

想各種辦法誤導

或者放煙霧彈來迷惑,讓看不清楚坑產作用。

就有小部分頭腦清醒了,你說的天花亂墜最後你還是要考核GMV有GMV就有排名,有排名就有競爭。

競爭最終的核心還是坑產值。

與知乎,各種黑搜撲面而來。

剛開始,效果確實好,一兩撥千金。

很多人賺的缽滿瓢滿。

淘寶也沒閒著一路規則調整應對,加人氣權重,加實時權重,加人群權重等到今天幾乎無計可施的地步。

針對坑產束縛的影響好像一點沒有改變,改變的就是如何刷,怎麼刷的問題。十個淘寶九個刷,還有一個是傻瓜的俗語盛傳。

我不否認刷依然有效,會刷甚至比玩全推廣付費效果更好。

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更何況你能不能活要看淘寶的態度,你能不能賺錢要看競爭對手給不給你機會。

對於刷單的同學你好好想一下:是不是你的競爭對手決定你賺不賺錢,數據有時候再好看又什麼用,對手再傀儡你。

本來商業是靠自己的精明實幹,到頭來你要看別人的臉色吃飯。

突然耳邊想起了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放棄搜索流量吧!


不好意思走神了。

商業就要遵循商業法則:買東賣西,度近遠,調餘缺,辨貴賤,這是基本原則講究的是供需關係。

今天商業發展到今天,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工具

知道我們的用戶人群標籤畫像是什麼。

也就是買給什麼樣的人,有什麼購物意圖的人會買 。

我說:其實淘寶發展到了今天,他一直核心隱藏的指標--展現量,現在是可視化的。

什麼性別、年齡消、費層次、什麼職業,什麼樣的行為軌跡特徵都已經很清楚的展現在你面前,只是你沒有換個角度思考,發現“她”而已。

做生意就應該遵守商業法則少人為干預。

淘寶本身就是在模擬生意系統生態,自己也早放棄了人為干預的階段,基本都交給了大數據。

今天淘寶給予流量的展現規則已經說了不止千遍。

是先匹配標籤再根據標籤匹配展現範圍。

也就是一個消費者搜索關鍵詞是先基於消費者本身信息包裡面包括的信息給匹配,能不能看到你的產品是另一回事。

如果你產品信息包和消費者本身帶的信息包匹配度高才更有機會展現。

這也就是說為什麼要先做標籤入池,再考慮坑產的事情。

那麼談點核心的:

消費者身上的信息包和產品信息包匹配優化的問題

消費者身上的信息包:“包含性別、年齡、消費能力、職業等,最優價值就是近期行為軌跡特徵,瀏覽什麼,加購收藏了什麼,購買了什麼,用什麼樣的途徑進行瀏覽等”。

這些都是系統本身的事和我們無關的是系統再以前就已經分類好的信息類別。

我們所謂的打標,其實就是想通過模擬購物意圖來匹配這個消費者身上的信息包。

這個過程大部分是掩耳盜鈴,難度很大,及要匹配性別、年齡,又要匹配軌跡特徵相同。

所以打標刷單的效果就差之千里了。

其實這個打標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給工具。

一個是直通車,一個是超級推薦。

直通車可以幫我們測試出基礎屬性人群也就是性別、年齡、消費能力、職業等這部分

行為軌跡特徵可以通過直通車關鍵詞和超級推薦關鍵詞購物意圖結合,判斷成交關鍵詞和成交的相關性購物意圖。

從而確認成交流量方向和成交屬性和最相關購物意圖。

用結果反推行為軌跡特徵。

逆向思維的運用,用結果反推導向。

這兩部都做好,不管是用直通車去打標,還是用超級推薦去打標精準度都非常非常的高。

標籤精準是首要前提。

這就像比著葫蘆畫瓢,葫蘆本身好,瓢自然好。

也就是推薦式流量體系下種子用戶人群畫像精準,推薦的人群才會精準。

人群標籤精準了流量價值自然也會很高。

你去找刷手去刷,不管是性別、年齡、消費層次、職業等不可控,就是模仿的行為軌跡也是你意念中的行為軌跡。什麼貨比幾家、點擊幾家直通車、等猜你喜歡有相似寶貝的時候就打上標籤了。

這樣做只是表名你現在有這個購物意圖成交的行為軌跡有很多種,真正成交的人群路徑軌跡特徵怎可能是你模仿了的,自欺欺人罷了。

能找到自己產品的多數是靠某種形式點擊了自己的產品通過足記原理看到而已--這句話可能會得罪一部分人的利益,話多必失。

不能在瞎嗶嗶了。

再說一個消費者身上的標籤是流動的,哪個產品瀏覽的時間長,近期多次瀏覽,加購收藏等軌跡不同產生的標籤就有強弱之分,近期的就會擠掉遠期的,訪問深度高的就會擠掉訪問深度淺的對於“刷標籤單”都是太傻太天真。

真正有用的還是刷進去的坑產值部分。

至於給你流量展現價值,那就因“人”而異。

說這些就是想告訴在玩刷單的這些同學,你每補一單就是對你真實人群畫像的一次傷害。

要有度否則適得其反。

我前面寫過一篇文章《pv價值比uv價值更重要》就是流量展現基於你人群畫像和行為特徵。

“根”壞了--風華正茂也只是一時。

為什麼強調大家要放棄搜索流量

主要大家對這個流量太熟悉且又最陌生。

期望值太高,固化思維太嚴重。

現在不光搜索渠道是千人千面。

手淘首頁、手淘猜你喜歡、我的淘寶、直通車、幾乎所有的渠道都在受千人千面的影響。

標籤亂了全部的流量渠道的價值基本都失去了。

更何況搜索端口已經是白熱化競爭。

競爭激烈成本加大,流量價反而變差。

這真是一個死老鼠壞了一鍋好湯。

很多同學說的好聽做“數據化運營”。


數據分析的數據源卻是“競品”

數據的參考值基於競品數據

什麼競品點擊率、競品加購收藏率、競品坑產值等就出來了。

這種數據利用的思維本身就是錯的,加上數據來源很重要,你的數據怎麼來就確定了價值。

這樣分析數據只會進入一個排名機制

必定人為干預。

不干預難受啊,感覺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運營。

其實數據化運營的真諦是用數據判斷和確認目標和方向。

是用數據產生數據再利用數據的過程。

數據根據“場景”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而不是讓你盯著數值去做超越而是通過數據創造新的價值。

數據給你的不是一個閥值,而是給你一個方向。

不如放棄搜索端口靜下心來真正數據化運營。

通過對人群和購物意圖的不斷測試。

找到自己的真正種子人群標籤。

根據真實的數據反饋看下適不適合拉昇擴大。

數據化運營首要解決問題就是商業最本質的東西--要有利可圖。

如果沒利可圖就不叫生意。

通過第一步數據化運營產生的結果判斷有無可優化的空間。

不是所有的鏈接都可以成為爆款,但是每一個爆款的數據模型基本相同。

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去補單模仿的原因。

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

只有深挖標籤,深挖人群價值是未來3-5年的核心方向。

終極目標就是向高價值信息流應用的閉環系統發展。

阿里系的工具升級和備註說明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第一個運用方向就是人群流轉價值。


放棄搜索流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