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與吹牛

殺豬與吹牛

殺豬與吹牛

文要:吹牛皮;死豬不怕開水燙;這傢伙是個刺頭,頭難剃呢!

進入農曆冬月和臘月,就是農家菜豬出欄的季節,當然,也是屠夫忙活的時候,農家和屠夫約定好日子,屠夫帶著燙豬用的大木桶,以及屠具,來到該農戶家,這頭豬這幾天會吃的比較好,宰殺的豬肉就比較好吃上口,頭天農戶還會讓它喝點酒——上路酒,他們認為這樣豬毛比較好推脫。

……豬當然會嚎叫……屠夫將豬的前蹄和後蹄各自捆住,縷縷豬脖子,手拿類似匕首一樣的殺豬刀,一尖刀戳下去,捅破心,血噴湧而出……在豬後蹄上方割破豬皮,用通條捅進去儘量的遠,多次捅儘量多的豬皮部位,取出捅條,換上吹氣的管子,一邊吹一邊拍,將豬吹得氣鼓鼓的,用繩子紮緊,不要把氣漏了!吹豬已經很不容易了,那時的豬,也就是100多斤,大一點的,也就是200-300斤,如此炮製“吹牛”那是要何等的本事!

豬皮下面脂肪多,牛皮下面可沒有什麼脂肪!豬肉普遍是連皮賣的,而牛肉是不連皮賣的,當然有多方面的原因,總之能把“牛皮吹起來”是低概率事件!因此

“吹牛皮”意味著“說大話”本身就是來源於生活。 將殺豬盆裝好開水,把豬擺進去燙,並不時翻身,這樣又產生了一個成語:“死豬不怕開水燙”

還有俚語:“哎呦,倒像是燙豬啦”!表示洗澡水太熱了。 為什麼要吹豬和燙豬呢?就是為了脫豬毛順當,但是豬頭的毛還是難脫,於是又有了俚語:“這傢伙是個刺頭,頭難剃呢!”其實就是“豬頭的毛最難脫”的延拓。 農村往往是一家殺豬,一村家家吃肉,這樣,大家錯著日子殺豬,是個好方法,但是,臘月裡殺豬的農戶往往會留一塊後坐子到春忙時吃,要吃時,割一刀,這是鮮肉,沒有經過醃製,很是方便,讓人太不好理解了:“鮮肉不放鹽,裸露掛在草屋的樑上,肉的上面用紙遮擋防灰塵,為什麼能完好保存幾個月呢?”殺豬的說:“必須是沒有碰過生水的,才能這樣做,菜場上買的肉都不可以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