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与吹牛

杀猪与吹牛

杀猪与吹牛

文要:吹牛皮;死猪不怕开水烫;这家伙是个刺头,头难剃呢!

进入农历冬月和腊月,就是农家菜猪出栏的季节,当然,也是屠夫忙活的时候,农家和屠夫约定好日子,屠夫带着烫猪用的大木桶,以及屠具,来到该农户家,这头猪这几天会吃的比较好,宰杀的猪肉就比较好吃上口,头天农户还会让它喝点酒——上路酒,他们认为这样猪毛比较好推脱。

……猪当然会嚎叫……屠夫将猪的前蹄和后蹄各自捆住,缕缕猪脖子,手拿类似匕首一样的杀猪刀,一尖刀戳下去,捅破心,血喷涌而出……在猪后蹄上方割破猪皮,用通条捅进去尽量的远,多次捅尽量多的猪皮部位,取出捅条,换上吹气的管子,一边吹一边拍,将猪吹得气鼓鼓的,用绳子扎紧,不要把气漏了!吹猪已经很不容易了,那时的猪,也就是100多斤,大一点的,也就是200-300斤,如此炮制“吹牛”那是要何等的本事!

猪皮下面脂肪多,牛皮下面可没有什么脂肪!猪肉普遍是连皮卖的,而牛肉是不连皮卖的,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总之能把“牛皮吹起来”是低概率事件!因此

“吹牛皮”意味着“说大话”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 将杀猪盆装好开水,把猪摆进去烫,并不时翻身,这样又产生了一个成语:“死猪不怕开水烫”

还有俚语:“哎呦,倒像是烫猪啦”!表示洗澡水太热了。 为什么要吹猪和烫猪呢?就是为了脱猪毛顺当,但是猪头的毛还是难脱,于是又有了俚语:“这家伙是个刺头,头难剃呢!”其实就是“猪头的毛最难脱”的延拓。 农村往往是一家杀猪,一村家家吃肉,这样,大家错着日子杀猪,是个好方法,但是,腊月里杀猪的农户往往会留一块后坐子到春忙时吃,要吃时,割一刀,这是鲜肉,没有经过腌制,很是方便,让人太不好理解了:“鲜肉不放盐,裸露挂在草屋的梁上,肉的上面用纸遮挡防灰尘,为什么能完好保存几个月呢?”杀猪的说:“必须是没有碰过生水的,才能这样做,菜场上买的肉都不可以这样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